快點來登入喔~!!
《烽煙漫》第三十三章 地道
原來皇長孫朱由校的生母王選侍是太子眾多選侍中的一位。另外,太子還有兩位李選侍,一個就是後來得李康妃,還一個就是後來李莊妃。為了區分這兩人,太子就把李康妃稱為西李,而李莊妃則被稱為東李。王選侍所生的朱由校是長子,母以子貴,地位僅在太子妃之下。太子妃病逝後,王選侍便成了太子宮中地位最高的一個。西李對王選侍既妒又恨,仗著得朱常洛寵愛,經常凌辱她,有一次竟將她毆打致死。結果朱常洛不但沒責罰西李,還把年幼的朱由校交給西李撫養,把次子朱由檢交給東李撫養。

自從梃擊案發後,太子一直想知道梃擊案的審訊結果如何,張差的背後主使是誰,奈何萬曆一直對內宮封鎖案情,因此宮中人等對此都一概不知。太子幾次追問親軍都衛府都統梁軒,梁軒也是三緘其口。五月十九日,梁軒巡邏經過慈慶宮,看見太子的近侍王安扶太子上了轎。送走了轎子後,王安看見梁軒走過來,上前行禮道:「梁都統有禮。」梁軒看著太子的轎子遠去了,便向王安還禮道:「王老公有禮。」

王安走近,低聲問梁軒道:「上回那位巡城的劉禦史恐怕礙於鄭貴妃的情面,不敢審訊張差吧?」梁軒大吃一驚,左右看了看見沒有人,急忙把王安拉倒廊下問道:「王老公你如何得知此事?」王安不慌不忙道:「日前劉禦史還向咱家訴苦道,審訊吧,怕得罪鄭貴妃;不審訊吧,怕得罪太子殿下。煩惱非常……」梁軒:「這劉禦史真是的,陛下說過,案情不可向內宮透露!」

王安笑了笑道:「有啥不可透露,此事已在慈慶宮通了天了,昭儀皇孫、東西二李、客氏進忠,哪個不知?」梁軒嘆氣道:「現在已經不是劉禦史在煩惱此事了,已經是刑部侍郎張問達煩惱此事了。」王安點頭道:「噢噢,對,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會審了!」梁軒搖搖頭道:「三法司都應付不了此事,已經是十三司會審了啊!」王安道:「啊,那就是把全國十三個省的刑部郎中都召回京城審理此案?」

梁軒道:「對,所以把案件審理清楚了,張差乃是白蓮教支教紅封教的護法,紅封教總壇在薊州井兒峪,教中還有副教主馬三道,李守才、孔道兩位護法。紅封教的發源地原來就是大興縣!」王安不動聲色道:「看來紅封教的教主就是鄭貴妃本人了……」二人正說間,突然有人從慈慶宮走了出來,怒容滿面。梁軒一看,大驚失色。此人不是別個,正是太子朱常洛!

原來此為王安計謀,先前王安已從尚善監彭志處得知,梃擊案案發當天看見鄭貴妃的貼身太監龐保帶著張差進宮的,便猜度此時肯定與鄭貴妃有關。於是王安便打算用鄭貴妃來試探梁軒。然後王安便和太子定計,讓范苑萍穿著太子的衣服上轎,讓梁軒誤以為太子已經離開慈慶宮。太子本人在慈慶宮門後偷聽,梁軒把王安拉倒慈慶宮廊下所說的,太子聽得清清楚楚。梁軒為人耿直,做夢都沒想到太子和王安算計自己。

當下太子一言不發,怒氣沖沖地上了轎往乾清宮去了。梁軒慌了,先前皇帝想群臣千叮萬囑不能讓太子知道此事,想不到還是自己透露了風聲。於是梁軒急急忙忙追上前跟著太子去,一邊走一邊解釋是自己口誤,懇請太子殿下原諒。太子一邊走一邊罵道:「先前鄭貴妃早已恃著父皇寵愛,要讓三皇弟坐這太子之位。幸好父皇聖明,不忘組訓,本宮才有幸被封為太子。不想十數年過去了,那貴妃居然還死心不息要對本宮不利!」

到得乾清宮,宮人告知太子,萬曆到坤寧宮找王皇后去了。太子一聽,心中道:「也好,父皇一向寵信鄭貴妃那賤人,此次正好讓皇后評理!」想罷便起轎轉往坤寧宮。梁軒一邊跟前去坤寧宮一邊心想:「我得跟著太子前去,向皇上稟明是被王太監算計,並非我嘴疏。」正走著,梁軒看到鄭貴妃的轎子也過來了,不禁失聲叫道:「鄭貴妃的轎子!」太子一聽便喝令轎夫加快腳步。

當時萬曆正在坤寧宮和王皇后商量如何處置梃擊案的審訊結果。王皇后被萬曆冷落了多年,一心效法李太后,對朱常洛多關心。今日突然見萬曆來到,連忙上前迎接問道:「今天是什麼風把皇上吹來見臣妾?」萬曆把梃擊案的來龍去脈詳詳細細告知王皇后。王皇后猜到萬曆此行為何,便道:「此事臣妾亦做不了主,必須當著太子殿下講明。」萬曆一聽,甚為難堪,一邊是自己的愛妾,一邊是皇儲太子,真的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判案。忽報太子前來,萬曆心中大驚道:「太子肯定是到過乾清宮知道朕來了坤寧宮才過來的。此時前來,莫非案情太子已知悉?」

通傳後,太子朱常洛進了宮,向萬曆和皇后跪拜請安後,起來便道:「父皇、皇后,兒臣覺得,張差所為,必有主使!」皇帝一聽,橫了跟著太子進來的梁軒一眼,梁軒正要開口說明事實。正在此時,宮人傳話:「鄭貴妃到!」未等萬曆傳見,鄭貴妃闖了進來,頓足戟指指天發誓道:「如果此事真為奴家所為,就讓奴家死一萬次!讓奴家全族受誅!」萬曆一聽,勃然大怒道:「這是皇室大事,你家人的命值幾個錢?你即使全族死光誰會稀罕?」

萬曆為人謙和,朱常洛一輩子很少看見父皇發如此大火,當下還是覺得不如自己息事寧人,當下便改了口風道:「兒臣覺得此時應該就是張差一人所為,就在他身上了結好了。」萬曆深愛鄭貴妃,方才那話一出就已經擔心刺激了愛妃,但自己太子被行刺一事茲事體大,所以處理起來也容易上火,故此氣話衝口而出。本來就後悔萬分、騎虎難下的萬曆聽到太子說出如此體貼的話,就順著台階下來,連忙說道:「哥兒說的是!」(註:明代帝後等長輩稱皇子「哥兒」。)

鄭貴妃見皇帝太子都已寬恕自己,但無論怎麼說,張差都是自己的貼身太監龐保、劉成帶進宮的,心想一來為了討好皇帝和太子,二來為了給個交代,便道:「臣妾身邊的兩個狗奴才帶人進宮行刺哥兒,萬望陛下處罰。」萬曆點頭道:「著內官監太監韓本用待人前去緝拿!」梁軒跪稟道:「陛下,此時乃卑職本分,請陛下把此時交予卑職辦理。」

萬曆哼了一聲道:「你也別想摘出去,你到井兒峪去,把馬三道、李守才、孔道三人捉拿歸案!如有一人漏網,殺無赦!」鄭貴妃聽了心中一驚,不過想道保帥就要忍痛棄車,也就不敢作聲了。梁軒聽了更是後腦一涼,他摸了摸脖子道:「陛下,讓卑職一人搗毀幾十人佔領的紅封教恐怕力有不逮……況且聽聞總壇井兒峪易守難攻……卑職不是貪生怕死,而是恐怕捉拿不得紅封教妖人,有辱皇命……」

萬曆點頭道:「對此朕已有主意,朕寫一道詔書,你就可以到營州右屯衛,找指揮使朱國彥,讓他出兵助你剿滅紅封教。」稍後,萬曆寫成聖旨,讓梁軒領著出宮。梁軒出了大明門,撞著韓本用和一名捕頭一人一個押著龐保、劉成回宮。梁軒上前招呼道:「韓老公,憑你的本事,居然還會讓這二人逃出了宮?」韓本用笑道:「這二人事先聽得風聲,化妝逃跑,幸好這位六扇門的洪一貫洪捕頭和咱家同力抓拿此二賊。」

還沒等二人說完話,韓本用髮指,點中二人穴道。洪一貫罵道:「你們還說不關你們事?不關你們事為何你們身上有紅封教妖人的衣服?」說完把幾件紅封教的衣服朝龐劉二人臉上扔過去。梁軒道:「閣下應該就是六扇門南七省總捕頭洪一貫捕頭?」洪一貫連忙抱拳還禮道不敢。韓本用問道:「梁都統何往?」梁軒便把皇帝讓他領旨前往井兒峪討平紅封教一事說出。

還沒說完,只見洪一貫突然跪下,淚如泉湧道:「求梁都統帶小弟一同前往!」梁軒和韓本用都慌了手腳,連忙扶起洪一貫。洪***:「小弟並非想要和梁總管爭功,而是要為兄長報仇!」梁軒不明其意,洪一貫便把杜學仁如何在蓮花山被白蓮教殺害一事說出。

梁軒聽得沉默了一陣,點頭應允:「杜捕頭慘死,愚兄明白洪捕頭的心情,正好愚兄愁一個人拿不下那井兒峪,洪捕頭願和愚兄前往,剿滅那白蓮支教紅封,再好不過!」洪一貫便把龐保、劉成一併交予韓本用。梁軒撿起地上的紅封教衣服,和洪一貫回到六扇門取馬,便和梁軒一同策馬前往薊州。一路上,洪一貫便和梁軒說起先前自己在蓮花山知悉的白蓮教內亂之事,梁軒記在心中。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