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烽煙漫》第八十章 如何是好
李健輝、羅心怡夫婦向謝安民、鄧清和楊帆感激一揖。朱常鴻上前賠禮道:「方才是小弟的不是。但賢伉儷既然行俠仗義,扶助弱小,何苦委身白蓮?何不歸正,此乃大道。」羅心怡反問道:「白蓮教又如何?趙宋亡於蒙古,神州陸沉,幾近百年,太祖皇帝應時崛起,也是藉助白蓮教,驅逐元夷,再造山河,光復大義,拯救黎民於水火。」朱常鴻道:「這個我自然知道,但後來大明立國,驅逐胡虜,天下太平了,白蓮教依然妖言惑眾,煽動叛亂,禍害社稷,又是何道理?」

羅心怡一向能言善辯,也從不忍氣吞聲,當下便駁道:「本教教旨乃去惡行善,教眾之間人人互助,本就和釋道並無大異。但官府欺壓良民,何時能少?又何處能少?遇到有教友和良民百姓遭官府冤屈欺壓,本教勢必和官府相抗。到後來動刀動槍,也沒法了。這和行俠仗義之舉如出一撤。殿下,試想一下,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誰願意去打仗?但如果連活下去都成為奢望之時,百姓不反又能怎樣?你作為皇族貴胄,自然不曉得民間疾苦。但你想想當初太祖皇帝如果得到溫飽,何嘗想反抗元廷?統治者不反思自己的施政是否有錯,倒來怪責百姓反抗,是何道理!?」朱常鴻聽到臉紅詞窮,低頭不語。

李健輝甚至妻子脾性,但也知道朱常鴻多是不了解白蓮教教義,當下圓場道:「殿下,拙荊言辭偏激,殿下莫記在心上!」朱常鴻嘆了口氣道:「不,心怡女俠說的都是道理,如果真的有百姓因活不下去而鋌而走險的話,的確是我朱家的不是。」說完便向李氏夫婦並丐幫眾人下跪道:「眾位之不幸,都實乃朝廷之責也!凡我朱姓子孫這皆應認錯道歉!」說完了又磕了個頭。李氏夫婦並丐幫慌忙扶起朱常鴻,齊聲道:「殿下不必如此,折殺我們。」朱常鴻起來道:「眼下我們要到貴州討平安賊。待小王他日回朝,必定稟明聖上,施行仁政,福澤蒼生。」眾人皆道:「此實乃國家之福,百姓之福也。」

此時一個文官一個武官騎著馬帶著兵丁過來。朱常鴻低聲對李氏夫婦說道:「並非小弟嫌棄賢伉儷的出身,但為免不必要惹到的麻煩,兩位還是先把胸前的白蓮花收起來吧。」李氏夫婦聞言照做了。那一文一武的官員來到,朱常鴻抬頭一看,那文官穿的是七品官服,想必是大興縣知縣耿彥;武館不是別個,正是楊帆的父親,金吾衛指揮使楊茂。原來楊家祠堂離縣衙門不遠,耿彥知道自己衙門的捕快肯定不是這夥匪人的對手,雖然沒有上前幫忙,但眼見那夥匪人包圍楊家祠堂,使人趕快去知會楊茂。

楊茂知道兒子楊帆被自己遣去祭祖,現下聽說有匪人包圍祠堂,恐防兒子有失,便召集兵馬前來捉拿匪人,卻不曾想到匪人已退去了。楊茂到了,認得二位殿下和郡主娘娘在,慌忙對耿彥道:「耿大人,前面是九皇叔夏王和神劍駙馬兩位殿下、石寧郡主,我們得下馬參見。」二人慌忙下馬向朱常鴻等行禮。朱常鴻扶起二人道:「楊都督剛剛在整個春節統領完金吾衛禦林軍拱衛皇上,今早又帶並前來捉拿賊人,實在是辛苦了。」

楊茂忙道:「賊人懾於殿下神威,微臣的兵馬還沒到便已遁走了,卑職何辛勞之有?」朱常鴻道:「退賊之功不在小王,全賴令郎之力!」於是朱常鴻便把楊帆如何智退恆山、嵩山派匪人,保住丐幫夫人之事說出。末了,朱常鴻還贊了一句:「楊公子相助非親非故之人,大仁也!面對一群持劍兇徒而不懼,大勇也!單憑三寸不爛之舌把賊人擊退,大智也!都督有子如此,夫復何求?」朱常鴻本來還想說:「為白蓮教朋友作證,大義也!」後來想到避免為李氏夫婦惹麻煩,便不說了。楊茂聽得當今皇叔稱讚自己兒子,受用非常。

朱常鴻轉頭再對耿彥道:「這位大人便是本地知縣耿縣令吧?」耿彥忙道:「正是微臣。」朱常鴻冷笑道:「大明良民被匪人追殺,還敢在縣衙附近行兇,耿縣令統兵來得還真『及時』啊!」耿彥聽出朱常鴻話中的反諷之意,嚇得下跪磕頭道:「微臣辦事不力,罪該萬死!」朱常鴻道:「難怪大興縣是丐幫的總舵,要不是耿知縣治國有方,哪來這許多的乞丐!?」耿彥聽得冷汗直流,心想:「先前山西巡撫和布政使就是被這位千歲彈劾降的職,我只是個芝麻大的七品縣令,恐怕也劫數難逃了......」

朱常鴻見耿彥嚇得不敢說話,便道:「小王覺得方才丐幫謝幫主說得對,要是當官的管治得好,誰想出來當乞丐?不知道耿大人覺得這話有沒道理?」耿彥聽得這話,知道朱常鴻的意思,當下便道:「微臣願意用半年的薪餉為大興縣的丐幫弟子添衣加食,以補過失。」朱常鴻聽得便笑道:「那就麻煩楊都督父子照看此事,小王討平安邦彥歸來路過大興縣,會前來詢問丐幫中人此事執行得如何的。」楊家父子和耿彥齊應遵命。

卻說楊氏父子和耿知縣各自回去,謝安民等丐幫眾人力邀眾俠到丐幫總舵中一聚。眾俠婉拒不得,便跟著丐幫眾人來到一土地廟前。幾個丐幫弟子出來向謝安民稟道:「啟稟幫主,李副幫主的遺體我們已經安頓好了。」眾俠進內,只見土地廟內已設為靈堂,棺木中的李保國正是當日眾俠在介休縣碰見的那位肥乞丐。鄧清嘆息道:「原來這位李副幫主也是深藏不露之人,當初原老鏢頭救助他的時候我們也隻以為他是個尋常乞丐罷了。」鄭翠翎道:「上次李副幫主一躍跳上元寶樓二樓帶走熊兆玨,師姐就是應該見識了李副幫主的身手了吧?雖然身材臃腫但身手卻矯健得很!」

謝安民苦笑道:「天下人都賤視乞丐,老乞丐知道......」鄧清慌忙道:「我不是那意思,謝幫主誤會了......」鄭翠翎馬上上前給李保國上香,跪拜道:「李副幫主大仁大義,令人欽佩!」鄧清知道鄭翠翎這是為自己打圓場,也跟著師妹給李保國上香跪拜。眾俠也一一在李保國棺木前上香跪拜。輪到李鸞嬋跪拜時,陳小虎、葉知秋幾個互相使了個眼色,上前對謝安民道:「幫主,我丐幫事務繁忙,不可一日無副幫主啊......」

謝安民一聽,道是這幾人想要爭奪副幫主之位,心中不快了,心想:「李保國的屍骨未寒,你們就要搶奪副幫主之位,成何體統?」口中冷冷道:「別再貴客前失禮......」陳小虎道:「幫主,兄弟幾個的意思是,咱們想立峨眉派的李姑娘為本幫副幫主!」此言一出,卻出乎謝安民、李鸞嬋和眾俠之所料。鄭翠翎心想道:「這幾位長老倒是挺有意思的哈,還真想聽聽他們為何要擁立一個非丐幫中人為副幫主。」

此時謝安民也道:「老乞丐想聽聽幾位兄弟的意思......」葉知秋道:「李姑娘無意中救助了本幫幫主夫人,可見李姑娘和本幫緣分非淺,此其一;謝夫人和李姑娘非親非故,李姑娘卻能捨命相救,正正符合本幫的俠義道,此其二;我們都知道,李姑娘正奉實名找尋《製勁訣》,而本幫弟子遍佈天下,正好是李姑娘尋找秘笈的好助力,此其三。」謝安民聽了,不住點頭。

李鸞嬋卻急忙擺手道:「小女子年少無知,難以擔當此大任......況且方才幾位長老都說,貴幫事務繁忙,小女子又有師命在身,恐怕難以從命......」甘慶笑道:「無妨,本幫替李姑娘儘早找到《製勁訣》,李姑娘便能安心做本幫的副幫主啦,哈哈哈!」蕭永也捧上丐幫的信物福壽缽道:「李姑娘收下此缽,便能號令天下群丐,到時候尋找《製勁訣》完成師命便如虎添翼了!退一步說,李姑娘找到《製勁訣》後,覺得當本幫的副幫主麻煩,到時候再辭去副幫主一職,把福壽缽歸還本幫也無妨啊。」

李鸞嬋還想說些什麼的,羅子璿道:「丐幫已把話說到這份上了,拚命妹子如果再推辭便是看不起丐幫了。」鄭翠翎也道:「李姑娘沒看見恆山派、嵩山派那夥匪人都在尋找《製勁訣》嗎?如果不想讓這武林至寶落入奸人手中為禍蒼生的話,李姑娘還是接受丐幫這份情義吧!」鄧清也來道:「李保國副幫主姓李,嬋姐也姓李,這不是老天的意思讓嬋姐繼任丐幫副幫主麽?」李鸞嬋見狀,情知無法推託,便收下這福壽缽。丐幫弟子大喜,都來參拜新副幫主。

謝夫人對謝安民道:「都是救命恩人,李姑娘就做了副幫主,夫君打算如何報答白蓮教的夫婦恩公啊?」謝安民對李氏夫婦道:「既然夫婦恩公二人都住在大興縣,以後大興縣丐幫總舵便是恩公夫婦二人的家,只要是兩位恩公叫到,即便是刀山火海,凡我丐幫弟子都萬死不辭!」李健輝道謝了,羅心怡卻默然不語。謝安民道:「莫非羅女俠不信老乞丐的話?」

羅心怡道:「謝幫主乃當時豪傑,我當然相信謝幫主的話,但我夫婦二人之心願,恐怕謝幫主也難以幫忙了......」謝安民道:「羅女俠不妨一說?」羅心怡便把當年廣東東莞縣蓮花山白蓮教教毀人散之事說出,還說出毀教元兇之一紅封教的後台便是鄭貴妃在大興縣的娘家鄭國泰、鄭養性父子。謝安民聽說李氏夫婦的仇人是皇親國戚,便默然不語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