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烽煙漫》第二十章 郝忠仁
倪天行收回邪王鎧、拔起逆天寶刀,想起小邪王飛刀還插在倭寇的屍體上,便去拔回來。此時,一大隊人敲鑼打鼓吹著嗩吶過來,倪天行一看,原來是杭州王如永知府帶人來犒勞。王如永道:「各位英勇的抗倭義士,今番倭奴進犯,全賴各位金華杭州兩府的英雄好漢,錢塘縣近郊的百姓的傷亡才能減到最低。諸位都是大明的熱血男兒,漢家的好兒郎!現下本府特備薄禮慰勞各位,望各位不要嫌棄!」

邪王門眾人和魯俊理也不理,朱大典卻帶著金華府鄉勇一擁上前爭相領取。莫志旭哼了一聲道:「這朱大典,方才又說要做一個報國為民的好官,現下又要這貪官的犒賞,說一套做一套,非好漢所謂!」仇無盡道:「算了,魔頭哥,朱大哥不要其他鄉勇也要,他們從金華府長途跋涉過來拚命驅倭,報酬拿點就拿點唄!」倪天行正要從倭寇口中拔出飛刀,王如永走過來道:「這位好漢是我杭州府錢塘縣本地的英雄?下官身為此地的父母官與有榮焉……」

倪天行想起王知府先前閉門不納,自己娘親和情同手足的師弟才因為身死,莫小媚也因此被倭寇擄劫,一陣怒氣湧上心頭。還沒等王如永說完,倪天行便從倭寇口中拔出小邪王飛刀,頭也不回,手一揚,帶血的飛刀射出,從王如永鬢邊掠過。劫隼飛出,把飛刀叼回來,停在倪天行肩上。王如永正說間,突然看見倪天行肩膀一動,紅光一閃,一陣腥風掠過,自己的鬢邊一涼。

王知府大吃一驚,用手一摸,自己鬢邊一縷頭髮被飛刀刀鋒削斷,當即倒抽一口冷氣,被僵在原地,再不敢言語了。朱大典看見這邊局面尷尬,便過來打圓場道:「賢弟,這些都是王大人一番心意,也算是獎罰分明啊。愚兄這邊人多,貴派不要,愚兄要了!」倪天行「嗯」了一聲,心想:「本以為朱大典是個豪傑,原來卻是個貪婪之輩,此人非我友也!」便轉身和一眾師弟並魯俊回錢塘縣城內,領回那數百難民回昊天鎮。

這朱大典乃明末數一數二的大貪官。據《東南紀事》記載,他在任鳳陽巡撫期間,貪婪凶暴,千方百計搜刮勒索民財,婪索財賄,其窮凶極惡之狀,被人形容為「乳虎蒼鷹」,「四府僚屬,囊橐皆盡,人擬其富可敵國」,靠貪墨積累億萬資財;但在隆武二年,朱大典被隆武皇帝派駐金華府防守,堅守二十三天后金華府城破之時,和總兵何武、副總兵吳邦睿三人,來到火藥局舉火引燃火藥,以身殉國。巨貪朱大典的慷慨赴死,人性複雜由此可見一斑。朱大典雖有過貪墨劣跡,但在國破家亡之際,卻能捨生取義,保全氣節,戰火中倖存下來的金華百姓,論及朱大典之死無不懷念。

再說那邪王門眾俠安頓好一眾難民,倪天行又派師弟們和倪家莊莊丁幫難民重建家園。魯俊不理李開疆之言,堅決留下在杭州府錢塘縣,幫邪王門尋找莫小媚。李開疆也只是勸了幾句,因為他自己也不喜歡蔡氏指使他穿州過省買胭脂荔枝。倪天行因為抗倭時喝止過莫志旭尋妹,心內愧疚,騎馬走遍浙江一省,尋找了大半年也沒莫小媚蹤跡。隨著時間流逝,莫志旭對尋回胞妹越來越無望了。邪王門眾人為了感念魯俊幫助抗倭和尋找莫小媚的情分,便和魯俊結為異性兄弟,倪天行為大哥,魯俊排第二,莫志旭、仇無盡等一直排行下去。

現下對那邪王門眾人尋找莫小媚一事不提,回頭再說這這李開疆,等到萬曆四十二年四月,看見魯俊也沒能尋回莫小媚,覺得非走不可了,便帶著魯俊離開杭州府錢塘縣,騎快馬到廣東採摘荔枝。二人離開錢塘縣的時候已經是四月,那就須趕在七月份初秋之前到得嶺南採摘,於是二人從沿海省份,快馬加鞭,過了福建,避開湘南粵北的五嶺,從潮州府進入廣東五月中旬了。過了珠江的支流東江,進入了廣州府東莞縣已經快到六月份了。此時二人被一座大山擋住了去路。此山山體狀如蓮花。

魯俊勒馬對李開疆說:「李兄,不知道這山上有沒荔枝,如果有,我們早早摘了回去交給郝夫人,了了一件事。」李開疆道:「我乃遼東人士,對嶺南作物不甚了解,也不知道這荔枝是不是生長在大山大嶺裡,得進山看看才知道啊。」二人拉馬就要上山。正欲動身,遇見一樵夫慌慌張張地擔著柴走下山來,兩人便問樵夫道:「這位大哥,請問此山是什麼地方?山上可有荔枝否?」那樵夫張口便說道:「你哋米問咁多嘢啦,快快趣趣逃命啦!」那樵夫說得是一口粵語,二人壓根聽不懂。

二人馬上拿出紙筆,那樵夫搖搖頭:「我唔識字噶!」一擺手,挑著兩捆柴便急急忙忙下山去了。李開疆、魯俊二人大惑不解,隻好繼續往山上走。來到山麓,二人只見有幾間茅草搭成的低矮房子,門全部鎖上。魯俊上前拍門,沒人回應,推門又推不開。李開疆不甘心,仔細一摸,其中一間茅屋隱隱還有一點熱氣透出來,應該是不久前還有人在裏面生火煮食呢。於是李開疆便在一睹用茅草柴枝砌成的牆上撥開茅草鑽了進去。魯俊總覺得如此沒問過主人家便擅自進入別人家裏,於理不合,但也無法,隻好跟著進去。

二人進得去,只見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婆子從灶邊站起來,顫聲問道:「哎呀,你們倆是什麼人?進我孤老婆子家作甚?」魯俊聽得此婆婆乃北方口音,便上前作揖道:「婆婆休慌,我們是山西來的客商,到廣東來採摘荔枝,運回山西去賣。就想問問婆婆這裏是什麼地方,這山是什麼山?山上可有荔枝?」老婆婆見得魯俊說話和氣,心中稍定。李開疆問道:「婆婆,您的家人現都去哪了,為何青天白日都關著門?怎麼我們方才正想上山,山上有位樵夫慌慌張張下山,不知道山上發生何事呢?煩請婆婆告知。」

婆婆道:「老實告知客官,老嫗家中之人都全被抓去了。這裏是東莞縣長安堡,位於東莞縣城西南,屬廣州府轄地。這座山山體狀如蓮花,故此名叫蓮花山。此為西條北行主山,分二支:第一支西北行為天平山,折東北行為大石牯山、牛屎坳山、蓢基嶺,那附近便有荔枝;西北行為曲嶺,北行為桂子嶺,西北行為狗門嶺,至增埗村各山,這附近便是白蓮教佔山之地。因為最近官府要圍剿這白蓮教,故此此山百姓都能避則避啦。老嫗年老體衰,都實在走不動了,在此聽天由命等死罷了,莫連累他人。」魯俊怒道:「是誰抓了老婆婆的家人?」

老婆婆道:「!我家人今早都被官兵抓去,說要給他們燒火做早飯。老嫗沒用,就沒被他們徵召去。哎,其實以我這老太婆說,山上白蓮教這夥大王也就是二十多年前在贛南粵北造過反,來了這東莞蓮花山後也沒惹過事,與當地官府老百姓都相安無事,為何無緣無故又去圍剿他們呢?」魯俊默然,心想:「這大明朝的官兵在浙江打倭寇的時候沒能耐,在廣東欺壓百姓卻是大顯身手!」這下魯俊卻是冤枉了大明官兵了,在浙江剿倭不力的確是官兵的不是,但在廣東欺壓百姓的卻不是真官兵,此話怎講?待說書人一一道來。

原來這這GD省廣州府東莞縣西南部有座蓮花山,山上有座白蓮峰,乃是白蓮教總壇所在。時任教主楊順我和左護法楊者昌為前任教主王子龍的兒子。這王家是為大宋楊家將乾兒子八郎楊延順,即王英之後。兄弟倆皆武功高強,習得祖上楊家槍法,也都善使匕首。哥哥楊順我使一把鈎鐮槍,但側重使用匕首,藏有當年專諸的魚腸劍,人稱短劍聖手。兄弟楊者昌更是厲害,專使一柄紅纓梨花槍,有臂力,兼習漢末三分蜀漢五虎上將趙雲子龍的「百鳥朝鳳槍法」和開唐越國公羅成之「五虎斷魂槍法」,江湖上稱之為神槍太保。

說起這白蓮教,本是源於佛教的凈土宗,相傳凈土宗始祖東晉釋慧遠在廬山東林寺與劉遺民等結白蓮社共同念佛,後世信徒以為楷模,稱之為白蓮尊者。南宋紹興年間,吳郡崑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白蓮結社的基礎上創建新教門,稱白蓮宗,即白蓮教。早期的白蓮教崇奉阿彌陀佛,提倡念佛持戒,但又號稱「在家出家」,號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種半僧半俗的秘密團體。但後來官府日益壓迫,特別是蒙元佔了華夏江山後,白蓮教信徒改信「彌勒降生、白蓮救世、天下太平」等,紛紛起來反抗官府外族。

到了元末,明太祖朱元璋藉助白蓮教勢力起兵,打下大明江山。登基後朱元璋又以白蓮教有妖邪之說,蠱惑人心為由嚴禁白蓮教。從洪武朝開始,白蓮教一直和朝廷對抗,成為歷代皇帝的大敵。到了萬曆十七年四月上代教主韶州府翁源縣人王子龍並護法南雄府始興縣人李圓朗在江西龍南起事,並進兵廣東南雄府,但後來因兵力不足而被鎮壓下去。王李二人僥倖帶著倖存的教眾逃難,逃到廣州府東莞縣,覓得這蓮花山。二人覺得這東莞蓮花山名字與白蓮教有緣,二來地處蠻荒,朝廷勢力難以企及,於是便佔了這蓮花山,打算東山再起。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