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烽煙漫》第一百零七章 自己人
成文林聽得「製勁訣」三字,雙眼發光,但想到自己無論如何也搶不過天下八絕之一的慧眉師太,也變死了心了。想到慧眉師太要藉助安邦彥之力對抗朝廷搶回羊皮複本,成文林覺得這理由投奔安邦彥也算說得過去,畢竟離峨眉山最近的反明勢力便是安邦彥了,而自己把天下八絕之一的武功高手帶回去給安邦彥,同時也帶回了黃王寶藏的消息,自己得到的好處也不會少,於是便請慧眉師太騎上大象。安效良拉過成文林低聲問道:「老成,這老尼姑可靠不?」成文林道:「當然可靠,我和老桓兩個人合起來也不一定是她敵手呢!」

安效良伸了伸舌頭,也一同招呼慧眉上大象。慧眉問道:「騎上大象幹嘛?大象走得多慢啊!」安效良說道:「師太有所不知,這六衝河雖然是烏江最大的支流,但只要騎上這大象趟過去就可以了。」慧眉點頭,呼上郭鳳娟也上大象。祝世簫問道:「師太,這位姑娘和師太是怎麼稱呼?」慧眉道:「她叫郭鳳娟,是貧尼的徒弟,也是貧尼的俗家親侄女。」安效良聽得,覺得郭鳳娟一身行走江湖的行頭,也同意把她帶回去了。

回到織金,進了軍營大寨,祝世簫安置好戰象,安效良、成文林便帶著慧眉、郭鳳娟、羅子璿進了大廳向安邦彥復命。安效良喊道:「叔王,萬千之喜啊萬千之喜!」安邦彥道:「知道知道。賢侄趕路為為叔借得戰象回來,辛苦辛苦!」安效良把羅子璿一起拉上前來道:「不止於此,叔王,侄兒還給您帶回了武當派的仙丹!」安邦彥大喜,急問道:「仙丹何在?這小道童又是何人?」

安效良便讓羅子璿獻上玉凈瓶。安邦彥打開瓶蓋一看,裏面有四五顆紅色的藥丸。安效良道:「武當派的創派祖師張三豐便是成了仙的人,號稱「猶龍六祖隱仙寓化虛微普度天尊」。明朝歷代皇帝都苦苦尋覓張三豐求長生不老之葯,今兒讓侄兒找到獻與叔王。祝叔王壽與天齊!」安邦彥狐疑道:「這武當派一直深受明朝榮寵,如果真有這仙丹,為何不獻與朝廷!?」

羅子璿道:「大王,常言道『寶劍贈壯士,紅粉佩佳人』。看那明朝的歷代皇帝,不是殘暴不仁便是昏庸無道。把仙丹獻給這種皇帝,此舉與禍害蒼生何異?」安邦彥取出一顆仙丹,嗅了嗅,但還是不敢吃,把安效良喚到身旁道:「這要先讓那小道士吞服。」安效良把仙丹轉交給羅子璿道:「大王開恩,賜小道童同服仙丹,共享長生!」羅子璿笑著拜謝道:「謝大王賜葯!」說完便把仙丹放到口中,仰頭吞下。

安邦彥也不敢馬上便服用仙丹,看見安效良還帶進來一個尼姑和鵝黃色衣衫的女郎,便問道:「賢侄,那二人又是何人?」安效良道:「這位師太是當今天下八絕之一,峨眉派掌門慧眉師太。另外一位是她的徒弟郭鳳娟女俠。」安邦彥想到兩個婆娘能有啥能耐,但又不好意思拂了侄兒顏面,於是便呼來手下送上一條金條,想打發慧眉師徒走。侍從便聽令,用托盤裝著金條上來。

慧眉看見那金條,三四寸長,手指粗,知道安邦彥看不起自己了,於是把金條拿在手中,用力一握,一揉。張開手時,眾人一細看,不由得大吃一驚:好端端的金條成了一坨。慧眉把那坨金子扔回到托盤中,冷冷地道:「謝謝大王賞賜!」按照慧眉高傲的性格,要不是為了鄭翠翎的計謀,早就拂袖而去了。安邦彥看見,相信了慧眉果然有八絕的能耐,便一邊賠罪一邊安排宴席為三人接風。

宴後,安邦彥看見羅子璿服了仙丹後兩個時辰了仍然安然無恙,席間還喝了酒,於是便安心地服下仙丹。服下仙丹後,安邦彥果然覺得精神大振,通體舒爽,大喜過望,馬上吩咐安排三人住宿。接下來幾天,慧眉、郭鳳娟、羅子璿三人在軍營中四處遊盪,除了安邦彥休息的帳篷外幾乎都逛遍了。眾蠻兵也知道這三人是安邦彥跟前的紅人,也沒敢阻攔。況且郭鳳娟不時用鐵笛子為蠻兵吹奏,眾蠻兵當兵以後就甚少看見過女子,何茉莉模樣倒標緻,但性格毒辣囂張,哪像這位鐵笛仙子般溫柔?

在三俠來到安邦彥軍營中三天后,郭鳳娟又在門口吹奏笛子給衛兵聽。衛兵正聽得如癡如醉之時,突然一個身穿破爛、滿面泥漿的小乞丐前來乞討:「各位長官,好心施捨個發財錢吧,小乞丐幾天沒吃東西了......」一眾衛兵被打擾了聽曲的雅興,都大怒捋起衣袖來趕小乞丐。郭鳳娟忙道:「稍等,人家一手無寸鐵的小童,為求一頓飽飯吃罷了,何必留難他呢?我也是貧苦出身,知道挨餓的滋味。來吧,小友,姐姐給你些銀兩。」

說罷郭鳳娟走過去,在小乞丐手中放幾錠碎銀子。小乞丐拿到銀子後千恩萬謝,歡天喜地地離去了。眾蠻兵都稱讚郭鳳娟不僅樂藝高超,還菩薩心腸。

當晚快到翌日子時時,郭鳳娟在安邦彥軍營中散步,不知不覺來到了軍營東北角的戰象棚前。看守戰象的蠻兵看見郭鳳娟來了,都雀躍起來了。有蠻兵看見郭鳳娟腰間還插著鐵笛子,便道:「在此看守戰象好生無聊,鐵笛姑娘,給咱們吹個曲子唄!」郭鳳娟笑道:「眼下夜漸深,此時吹笛子恐會擾人清夢。」蠻兵求道:「無妨無妨,吹個柔和的曲子便可。」郭鳳娟便從腰間拔出鐵笛,悠悠揚揚地吹起來了。此時有一群巡邏的蠻兵路過,看見看守戰象的蠻兵都在聽郭鳳娟吹笛子,都習以為常地走過了。

郭鳳娟看見巡邏的蠻兵剛走過,笛音一轉,笛聲的確柔和,纏綿悅耳,但眾蠻兵聽後頓覺全身倦怠,心想這大半夜別人都去睡了,自己卻要在此看守戰象,自己閉閉眼睛會回神也不是很過分,心念這麼一動,更是目酸口澀,精疲神困。一眾蠻兵便或者坐下或者趴下,紛紛睡去了。原來這郭鳳娟有此一絕招,一曲《地藏頌音》,運用內力吹奏,攝人心魄,可讓人瘋狂亦可催眠。郭鳳娟擔心看守戰象的蠻兵瘋狂大吵大嚷會吵醒其他已入睡的蠻兵,故此催眠了看守戰象的蠻兵。

郭鳳娟看見蠻兵都倒地了,向遠處一招手。那邊遠遠觀察著的慧眉和羅子璿看見郭鳳娟的手勢,掏出耳中布條,便跑了過來。慧眉師徒左手捂住蠻兵的嘴巴,右手拔劍把蠻兵捅死。如此一劍一個,不一會兒看守戰象的蠻兵便都歸西了。慧眉師徒看見看守的蠻兵全都了帳後,便帶著羅子璿在暗角躲起來。

三人藏好後,羅子璿便掏出原先藏在道袍中的五雷神機,是世界最早的連發轉輪槍了,戚繼光在北方戰線防衛蒙古軍隊的發明。這種五雷神機是一支有五管單兵火繩槍,管用鐵造,各長一尺五寸,重五斤,圍柄而排,有準星,管內裝葯2錢,鉛彈一枚,共用一個火門,槍管可旋轉,點火射擊後轉到下一火門,平射可達一百二十步(每步五尺)。當下羅子璿朝著最外面的戰象開了一槍。

那戰象中了一槍後雖然不致命,但也狂性大發,吼叫著沖了出來。巡邏的蠻兵聽得槍響,正不知道什麼回事,突然看見戰象狂暴著向自己沖了過來,都手忙腳亂,紛紛避逃。羅子璿看見五雷神機轉過火門了,便快速向第二頭戰象射擊。第二頭戰象吃痛,又吼鳴著沖了出來。此時已經有蠻兵看見是羅子璿開槍的了,開始有人彎弓搭箭射羅子璿。慧眉師徒舞劍撥開射來的箭。羅子璿知道事不宜遲,又開了第三槍,第三頭戰象又沖了出來,又撞死撞傷不少蠻兵。

正當前來圍捕三俠的蠻兵越來越多之際,突然戰象木棚火光衝天,剩下的七頭戰象驚慌吼鳴,亂沖亂撞出來,同時軍營外東南西北四角的欄柵都燒起火來。頓時蠻兵軍營亂成一鍋粥,只聽得十象狂奔之聲、吼鳴之聲震耳欲聾,山搖地動;蠻兵呼喊、潑水救火之聲此起彼伏;時不時夾雜著羅子璿的五雷神機的開槍之聲,蠻兵都司喝令指揮之聲,眾俠喊殺之聲交織成一團,慌得那些蠻兵官兵,蒙蒙查查的,披著被,朦著頭,喊的喊,哭的哭,一個個狂逃亂竄。不消慧眉、郭鳳娟和羅子璿動手,被十頭戰象踩死撞死了大半。

原來當初鄭翠翎在七星關時看見蠻兵趕著戰象前往織金時便覺得戰象難以力敵,只能智取,想到當戰象進了蠻兵軍營後可以讓其自亂陣腳。但蠻兵軍營戒備森嚴,只能派人潛入用大殺傷力的火器打傷大象至其發狂,剛好眾俠中唯一使用火器的羅子璿不曾被蠻兵認得,便讓羅子璿假扮武當弟子向安邦彥進獻仙丹為名混入蠻兵軍營。羅子璿的五雷神機相對短小,易於收藏在道袍之中,三眼火銃難以收藏且容易惹得安邦彥懷疑,便不帶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