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知宋事》第八十二章 巡視
小潘到底出身不凡,對與大宋匹敵的大遼皇帝、皇后(後來才成為太后),一開口就直呼其名。

人不輕狂不少年,不錯,有我的風範,崇簡在心裏讚許。

「如果我們不掉頭向北,而是出海後繼續向南,就是正宗的下南洋了。再往西走,經過佔城、真臘、天竺等國,可以到達大食、波斯諸國。」

崇簡進一步解釋。

再進一步,還可以到達非洲,崇簡在心裏加了一句。

當然,我們不抓奴隸,但可以友好開發。

他對這個時代的南亞、西亞諸國並不很了解,只知道許多地方還未開化,只能大致說出自己知道的名稱。

那兩個小子就更是懵懂了。

劉承珪如同聽天書,潘惟吉在市舶司呆了一段時間,當然知道這些國家的名稱,但哪裏知道海路怎麼走。

二人不由得對崇簡由衷欽佩。

「按理說,你不是生於偏鄙西蜀,長於東京汴梁,除了大江、大河,一輩子沒見過海嗎?怎麼一來,就比我還了解海外番邦?」

終於,潘惟吉有些不甘心,欽佩之餘發出了疑問。

「嗨!我在西蜀鄉間私塾學習的時候,早就見過海域圖,不僅知道這些近海的狀況,還記得一些遠洋的景象,比如五大洲四大洋,今後有機會帶你們去見識見識。」

崇簡見問,乾脆裝逼到底,免得今後他們再有疑心。

五大洲四大洋都搬出來了,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聽得另外兩人一愣一愣的,對崇簡的敬仰之情,那也是一發不可收拾。

「你那個鄉間,究竟在哪裏啊?」

潘惟吉有些絕望地問道,心想,自己從小養尊處優,雖說受到限制防範,但受教育的條件應該是一流的。

如今,竟然趕不上一個西蜀什麼民間私塾?

「那不過是一個偏遠的山村罷了,其間,倒是有許多為避戰亂的中原隱逸之士,我的老師就是這樣的人。」

他這一解釋,連劉承珪都提起了興趣,一副好奇要打聽的樣子。

這人可是掌握著武德司,真要動了心思,還不得把自己查個底掉?

好奇害死貓啊,崇簡見勢不妙,立馬岔開話題。

「你二人可知,我們這條海路,除了能夠到大遼,還能到哪裏?」

「遼東嘛,肯定還可以到高麗。」

說到陸地的線路,哪怕沒去過,劉承珪也門清。

「呵呵,對,還有呢?」

「日本也在那個方向?」

潘惟吉對日本商人的描述還有點記憶,揣測著問。

就這樣,幾人在海上看著日升日落,討論著海域地理,由南海向著東海而去。

遠望著影影綽綽的大陸,崇簡等三人以猜測到了什麼地方為樂。

其間有外商船隊與他們交錯而過,看見這麼三艘巨艦,又掛著「宋」字樣旗號,自然心生敬畏。

一般都是慌忙打著旗語致禮,更有派出小舟到旗艦來送禮結交的藩商。

所謂伸手不打笑面人,但在劉承珪和潘惟吉看來,崇簡卻表現得有些奇怪。

在這個方向來來往往的藩商,除了走私的遼人,就是高麗人,日本人。

接待那些意圖交好的商人,崇簡總是耐心詢問其國內情況。

但明顯的,他對高麗和日本的關心遠遠高於對遼國。

尤其是對日本,那是反覆詢問,一再確認。

什麼天皇,平安時代,聽得潘、劉二人莫名其妙。

老實說,除了跑船的商人,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連日本在哪個方向都搞不清,潘、劉二人也不例外。

只有崇簡自己知道,一旦東方大陸如願穩定,自己必然是更向東邊行,第一目標就是日本。

只是現在離這個目標還遠,但不妨礙其未雨綢繆。

其間當然還有不少大宋商船經過,見到本國強盛的大兵船,多數感覺與有榮焉,覺得今後在其他國家商人面前都更有底氣。

當然,這些來往船隻大部分是駛向廣州港,或從廣州港駛出。

就這麼一路行來,這一天,少有露面的船老大來見崇簡。

「在下請示大人,是否需要靠岸。」

船老大屬於造船務,按理應該和潘惟吉那個系統沾邊,但他知道誰是話事人,所以直接請示崇簡。

這些半官身、半匠人的跑船人,原本就屬於南漢劉鋹的臣民,現今雖說歸順大宋,但總還有些微妙的抵觸。

所以這船老大卻不像那個水軍都頭,平時沒事,絕不往上湊。

「哦,可是淡水、糧食缺乏了,需要靠岸補充?」

崇簡問道。

「倒還可以支撐一陣,走的時候準備得比較充分。」

「那是為何?」

「到了平海軍地界了,靠岸就是泉州。」

崇簡這才警覺,居然進入台灣海峽了。

「那邊可是流求?」

崇簡問的流求,是那個時候台灣島的名字。

「是,大人高見。」

船老大也流露出佩服的神色,覺得這位年輕的大人見多識廣,不輸於自己這老跑船人。

這麼說,已經到了南海與東海的分界處。

那就去看看這中國古代又一重要港口城市吧,崇簡決定。

據歷史記載,這裏似乎比廣州發展得更好,相當長時期內,是中國第一大港口城市,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好,咱們就去看看。」

崇簡這話一出,潘惟吉和劉承珪都很踴躍。

大船開始改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接近西海岸。

大船駛進了海灣,看看就進入了泉州港口。

不出所料,這裏早已成了大碼頭,帆檣林立,船來船往,一點不輸於廣州。

難怪陳洪進以漳、泉二州加十幾個縣就能自立,關鍵是海上貿易帶來太多財富。

人一富,就要作妖,有了經濟地位,就要索取政治權力。

這後世的邏輯,想必在這個時代也不差。

三艘大船一駛進港,立刻萬眾矚目,引起了轟動。

這麼大的船本身少見,船上還高高飄揚著「宋」字大旗,自然非同小可。

船老大跑來向崇簡請示。

「碼頭上有旗語問詢,該怎麼回答。」

「告訴他們,我們奉官家之命,巡視大宋領海,啊,就是近海一帶,路過泉州,過來加加水,補充食物等儲備,順便拜訪下平海軍節度使。」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