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知宋事》第五十七章 衣冠文明
「那是國家本身出了問題,比如朝政腐敗,內亂頻發,即便外族不取,也有揭竿而起,甚至臣子篡位。秦、漢、唐以來,莫不如此。」

二人一番交流,至此竟有一種惺惺相惜之感,一度忘了年齡、地位之差。

在趙二面前,即便是前任宰相趙普,也從未達到這種境界。

接下來,崇簡說話更加隨心所欲。

「當然,還有一種危險的行為,放棄武備,構陷武將,自廢武功,硬生生把大好江山拱手送人。」

這正是趙二在乾的事,將來趙小三會接著幹下去,很有點不讓異族染指中原花花世界誓不罷休的勁頭。

阻止趙小三,就是阻止這種趨勢的蔓延。

「小子,就不怕大宋江山同樣二世而亡?」

趙二的思維又有回到原點的跡象。

「官家登基以來,已經做了一些防範,不過天下事往往過猶不及,晉王一旦繼承大統,違背中華自古以來嫡長子繼承制度,防範之心更甚,最後可能硬是把大宋搞成一個麵糰團的富家翁,誰都能來揉捏一番,甚至削兩刀。」

這就是開掛的思維了,沒有預知的能力很難想這麼遠。

不過他這話,倒讓趙二聽得進去,因為他並沒有否定趙二上台後一系列維護家天下的小動作。

心想,這小子年紀不大,倒還懂得設身處地為人著想。

「你這是要朕走中庸之道啊。」

趙二不由感嘆。

「對啊,治大國若烹小鮮,關鍵是拿捏火候,掌握平衡。」

崇簡適時跟進。

「平衡?有意思。」

趙二玩味著這個詞。

「況且晉王其人做事不擇手段,急功近利,恐怕一旦登基,顧不得涵養天下,就會急著向契丹開戰,企圖以收回燕雲十六州來向天下人證明自己的正統。」

這又是站在先知的角度看問題。

「你是說他不會老老實實等著朕的選擇?」

趙二關注的重點不同,想起趙小三可是參加了陳橋兵變的傢夥,也許老早就不甘心做個王爺。

崇簡很想說這是必然,但此刻還是含蓄地沉默。

不是怕,是覺得這樣效果更好。

「只要國家不自廢武功,大位傳承平穩,按照既定方針先南後北,收回燕雲十六州自不待言,甚至有可能建立與前朝天可汗相媲美的功業。」

崇簡另起話頭,開始在人君面前畫大餅,很有點反客為主的勁頭。

「哦,說說看。」

趙二來了精神。

「以中原為基地,盡得西蜀之富庶,江南之繁華,依廣州、明州(寧波)等地開海禁,盡得水陸貿易之利,而北地苦寒,國勢勢必一日不如一日。此長彼消之下,何事不可成?」

崇簡進一步闡釋。

「對啊,只要穩住就行。北地苦寒,必然多窮凶極惡之徒,只要不給那些人行險一搏的機會,自然會越來越好。一旦急功近利,必然誤國誤民。」

趙二想起自己建封樁庫的苦心,可能被趙小三破壞,自然心裏大不爽。

「所以官家真不要太匆忙,或者給某些人太多的幻想,到時候恐怕不好收場。」

趙二沒有回答,此刻內心卻很不平靜。

他一直覺得崇簡不簡單,所以有意識地讓他與兩個兒子親近,是想為下一代培植一點勢力。

至於能起多大的作用他也沒想太多。

及至後來發現崇簡的能耐是多方面的,也只是有些好奇而已。

但今天這一席話,讓他真正對這個在自己眼前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刮目相看。

這麼老到的見識,是一個年輕人應該具備的嗎?

他不是來自於西蜀偏僻之地,據悉幼年還生活在民間嗎?

是從哪裏獲得這些見識的呢?

莫不是上天給朕派來的諸葛亮、王猛一類的人物?

那也不對啊,年齡就差了許多,這一場君臣機遇,莫非應在德昭或者德芳身上?

很有可能是德芳,這小子講義氣,傻人有傻福。

這一刻,他提攜趙光義的心是真淡了。

「聽說你現在了不得,不僅成了士人領袖,還成了坊間最受歡迎的人?」

趙二突然話題一轉,問起了崇簡的近況。

「什麼領袖,最多就是個意見領袖,那還是通過那幾本書獲得的一點影響力,和臣本身沒多大關係。」

崇簡聽見領袖二字,知道犯忌,連忙加以否認,並且靈機一動,用了一個後世聽得比較多的詞來替換。

其時,他的後兩本書《三國英雄傳》、《將門風雲》都已經流傳開來,獲得了許多人的追捧。

這些追捧的人中,上有公卿宰相、讀書士子,下有商賈農人、販夫走卒。

加之有德芳這個小迷弟,皇城之內也颳起了一股傳奇話本風。

一股鐵血英雄、馬革裹屍的男兒氣概在中原漢兒間傳遞開來,成為時尚。

「朕看了你的書,都覺得熱血沸騰,特別是《將門風雲》,恨不得躍馬橫槊、揮師北上。你說你一個蜀地小子,念念不忘北伐復國,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幽燕遊俠兒。」

趙二作為被自己兒子拉入宮內讀者群的一員,發表了自己的書評。

現在許多人,包括趙二都意識到,所謂的師門寫書人,大抵是崇簡杜撰出來的,真實的作者就是他自己。

崇簡心道,別急,書中的主角還在北漢做劉繼元的臣子,你這輩子恐怕無緣與他打交道,還是讓我來替你好好接納他吧。

楊業,金刀令公,等著我吧。

遺憾,書中無法提及你的真實姓名,請你原諒。

這一刻的崇簡,很想馬上回去把《說嶽傳》改寫出來,好把這股掃北雄風接續下來。

「臣是個漢兒,很知曉目前的宋、遼之爭,既是漢兒生存空間之爭,更是中華衣冠文明流傳之爭,並非中原與北地之爭那麼簡單,容不得絲毫馬虎懈怠。」

崇簡這話,可以說是站在歷史的高度,超越了這個時代。

趙二聽了,不由得擊節叫好。

接下來他的問話,就變得比較溫和了。

原本這問話的內容是非常敏感的,答錯了崇簡難以過關。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