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梁寒郡的日記書》《我的大學》讀完(2022.4.3)
要知道,每個男人需要的東西不多,一塊麵包,一個女人。嗯,不是很多!嗯?不多嗎?

人在最困苦貧窮的時候,就是站在了一條十字路口之上的時候。一條會讓你變得可憎,變成自己討厭的人;另一條路,是成為自己喜歡的那種人,最後自己活成了喜歡的人的樣子。所以我不用說愛,我的靈魂已經破碎湮滅了一半,而修補的材料,是她的靈魂。我不再是我,我是誰呢?我是這世界上的另一個她,如吸血鬼般,見到真的她,我就會灰飛煙滅,因為我不是,不是她啊!

高爾基:「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我:「我撲在麵包上,就像高爾基撲在書籍上!」哈哈!我是個俗人,俗到愛吃麵包,隻吃麵包就安穩地活下去;可惜我又不是俗人,你用麵包根本就沒法收買我,除非是詩、是歌、是畫、是酒、是花。好人會喜歡我,壞人卻一定害怕我,那樣該多好啊!

三部曲第三部,內容漸漸成熟,所包含的哲理也深刻起來了。高爾基的前20歲的生活,就是最普通的大眾的一個底層無產階級勞苦大眾的平凡生活。

我老聽見他們說「常有的事」、「都可能發生」、「司空見慣」這些詞兒,所以,我覺得這些人今夜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什麼都已經經歷過了,以後再也不會發生什麼別的事情了。

我覺得很多東西就是矛盾的,不會的時候,每前進一步都是心跳加速的,神秘感讓我們樂此不疲。這就是學習的過程,重複。隨著重複次數增加,我們成熟,卻變得無聊起來,哈哈,你說,完全舒服的地方在哪裏呢?Noway.要學會在夾縫中生存,不光要生存,還要懂得放鬆,懂得變慢,懂得裝傻。

後來又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人,然而他們只靠大自然給予的才能吃飯,不想進一步的提高自身的能力。麵包,麵包,他們的生命僅僅依賴於麵包,食不果腹,依然不放棄熱愛。像幽靈一樣,骨瘦嶙峋,捉襟見肘,但就是鋪在那畫板上,畫著。

我想起那句話,詩人的筆,武士的劍,只要不死就不會放下。

高爾基見過不少為了追求真理而以身殉職的偉大聖徒,我也見過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平凡英雄,我的感覺與他一樣,我可能記不住他們的名字,然而他們神聖紫色的靈魂,永垂不朽。

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我也在問,為什麼呢?

無限的循環,我不想再去想了,我是個體,考慮總體的走向毫無意義。

高爾基也自殺過,何況是我們這樣如此平凡的人類呢?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苦難,但,一個人可以被毀滅,絕不會被打敗。

成大事者,需經歷別人沒經歷過的事,體會別人沒嘗過的苦痛,才能為別人所不能為,做別人想也沒想過的事。

所以我一直很快樂,把生命中發生的所有事情都看成好事情,我不去問螞蟻,也不去問大象,不必讓別人為我趟雷,也不用吸取前車之鑒,也不聽一家之言,也不會被一葉障目。我不需要活成別人的樣子,就做最好的自己。

可能我今天心血來潮,我就唱個歌,我就看本書,明天我不喜歡了,我就躺在被窩裏哪也不去,多逍遙自在呢?

人總是有局限性的,總是會有得不到的,總是會有做不成的,總是會有遺憾的,最重要的是,晚上粘枕頭就睡,那一天就沒白忙活。

我甚至有時想體會那種隻為生命而生命的感覺,就像戰士一樣,不為戰役的勝利,只是單純地不想死而揮劍。

以前寫東西是為了抒發內心的陰暗,祈求別人的憐憫,但是我現在變了,很多東西思路不同了,痛苦少了。我現在想做的,僅僅是對生命讚美、謳歌。

當我對一件事情傾注所有,我的理智就逐漸降低,好像是它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意識,不斷的侵佔著我的世界。我疲憊不堪,卻又受不了別人的指指點點。有時候,真的,放棄一些大的但已經不喜歡的東西,雖然它值錢,雖然買它的時候很貴,但扔了它,你會快樂,你會豁達。

若到了沒有精力的時候,只能被動地抓著什麼不放的時候,我想,我會放手,徹底,乘風,揚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