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梁寒郡的日記書》不是我的(2023.1.25)
很炸裂,最終是活下來值得喝彩,還是精彩的人生值得讚歎,亦或者抱得美人歸令人羨慕?雖終將化為塵土,但不得不讓人五味雜陳,蕩漾的心久久不得平復。

第一頁和三國就很像啦!先看完了金瓶梅,再看水滸,相輔相成。

很多無知的行為,都是從自詡有知開始。

很多年輕人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是十八般兵器都學,還是隻學一個。於我而言,學幾個主流的,有用的,就可以了,太少不夠,太多則顯得繁瑣了。

沒個老小,三更半夜的時間就該用來磨練武藝,哈哈,確實確實,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在四大名著中,水滸是最能體現民眾生活的,文字也是最白話的。

若我有劍,也會斬盡這不平之人,哈哈哈,假設吧!當時的社會黑暗,可總是有這麼多好漢為民除害,一時語塞。橋段還是很熟悉,所以有些說不出來話的感覺。

在當時的社會裏,人的出路並不多,思考的東西就更有限了。似乎是人像牲口一樣被使用著,像動物一樣被關在籠子裏,然而有得一口吃,便也知足。反觀我自己,我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呢?我也不知道,無休無止的慾望始終困擾著我,但是我已經不焦慮了,既然有問題,還是解決問題,這是從古至今不變的道理。

故事很簡單,想讓別人信服,自己得有本事。

嗯,這本書買的還是不錯的,讓我學會埋伏筆了,明裏暗裏的寫一點出來,讓後面的故事不顯得太突兀,同時也說明寫大綱的重要性。

燕子糞,蜘蛛網,破敗的場面都用小本本記下來。

樹倒猢猻散,這其實是一個陳述句,說的都是事實,奈何忍不住內心的淒涼。可能是我心裏悲傷,於是看什麼都悲傷罷。

我很好奇,什麼時候自己變得這麼多愁善感了,本來已經被埋葬的情感,如今還要翻出來看一看。也罷也罷,讓這些情感慢慢畢業吧。

電視劇為了刻畫人物的性格,同時為了劇情和打戲更加豐滿確實用了不少心思,水滸可能是加戲加得最多了,相比之下原文就有點白,有點快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不必細說。但想有錢,得有本事。

風颳得緊了,雪下得密了,雪下得更緊了,這個也體現著林沖的心情變化,妙筆,妙筆。同時也為林沖能從大火裡活下來埋下伏筆。

過個生日搜刮民脂民膏,強人不來搶才怪呢!

但其實重點不在這裏,在一山不容二虎,要是一個小團隊兩個人說了算,那事情就不太好辦了,於是楊志失去了生辰鋼,反觀對面,一心一意,有共同目標,天時地利人和,把生辰鋼劫去了。

而運送的士兵、百姓,有哪個不叫苦?與公子王孫的奢靡享受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我再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嘖嘖,雖說時代不一樣,但是也很安逸。

楊志雖武藝高強,然而行為難以服眾,不體察人情,將自己孤立,也為失敗增加了幾成幾率。

唉!這麼熱的天,販棗子能賺幾個錢?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都顧及得不周全啊!

弱肉強食,底盤最後還是得給厲害的人。

臉上刺字,呵!也是永久的疤痕吶!

奇正相生,最後立功的還得是賭場,因為銀子上面應該有生辰鋼三個字。只能說,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唔!不好評價王倫,以前覺得他自私沒什麼本事,嫉賢妒能,而如今心裏也沒什麼偏見,他也只是個人而已啊!

人的事情吶!說不清楚,也不怎麼糊塗,人之大欲也,是人最根本的本性,也沒什麼好說的。同類相吸,所以最重要的還是估計自己有什麼籌碼,可以向哪個方向去,最後再吸引對的人吧。

反正說得都在理,我也得笑納。

民之純樸與官之狡詐形成鮮明對比。也為後面的農民起義,地方割據的局面。

有一種上輩子看過水滸傳的感覺,原來是自己先看過了金瓶梅,而且版本都不一樣哈哈。都是不一樣的,服務於要表達的主旨。

放刁把濫哈哈哈,這個辭彙和擺爛還是不一樣的。

梁山上確實好漢很多,然而有幾個卻真的,比如母夜叉孫二娘和菜園子張青,然而,也不好評價吧,我是不太喜歡。原著和網上的東西有些出入,可能是我有點偏激了,畢竟是文學作品,很多東西還是要把眼光放大來看問題的本質。

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該吃吃,該喝喝,該睡睡,該走走,雙臂有千斤力,讓這些歹人嘗嘗鐵一般的大拳頭,這才是真正的男子漢,武松!

也就是打來打去,你打我我打你。

還是如此,影視劇要一個好看,所以刻畫人物形象動作下了一些功夫,而書中為了突出主角的厲害,打壞人的時候只是描寫外貌環境來告訴讀著這個壞人有多厲害,然而打的時候動詞一氣呵成,來襯托主角的厲害。

壞人為什麼菜也很言簡意賅,被酒色所傷。不提也罷。

有時候也會為壞人們操心,有時也會擔心他們的路,其實也都實屬無奈。所以說人性本惡,以法框之。

自古文臣克制紅顏,紅顏克制武將,武將克制文臣,這個張大人還是很懂的。

從這個事情來看,武松有勇有謀,這詞說了好多遍了,不說了。

人在屋簷下,該低頭低頭,等風聲一過再做理會。

水滸還是有些血腥的,不適合小孩子,然而我從小看到大,雖說沒有影響,卻多少也是有的。罷了,隨緣吧。什麼地方該用正,什麼時候用偏,什麼時候用新,還得斟酌一下。

很多地形地貌之類的描寫我是寫不來的,沒見過,或者不熟悉,就不太喜歡寫,也寫不好,寫起來太生硬就先不寫了。

讀得越多越覺得天下是一個砝碼的天下,天平要求得平衡,天下才會太平。

不去思索,畢竟我覺得自己的生活也挺糜爛的,現在是要放下包袱,開動機器。

這本書還是太血腥了,不適合看,隻適合看影視作品。

宋江的性格很大方面來自他儒學思想,也因為他父親的緣故,家庭的緣故,無可奈何。

怎麼不認識宋江的都要取宋江性命,要救宋江的來得都那麼恰到好處呢?但是大家都是敬重宋江的,隻一提名字就如雷貫耳。

水滸最多的是酒色財氣,人情世故,少不宜讀,老矣不宜,但讀之,一時因為是四大名著,家喻戶曉,二是學寫作等等。施耐庵是羅貫中的老師,而學著又必從師。

這幫人都用黑店收集情報呢?

模仿別人字跡和雕刻工藝告訴了我們,我們不能憑藉能與勢來賺錢,想要賺錢,必須有功,也就是要乾好活兒。

人物如此之多,是如何穿插著把他們都加進來的呢?分段寫,詳略得當很重要。但是把整本書串成串的是一個一個故事,在故事的串聯過程中以人物為線,順便進行任務的塑造,難度很大。

待要逃難時,卻恨爹娘少生兩條腿。言簡意賅,包羅萬象。

好漢們也未必全有家小,這其中的道理,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心裏琢磨一下就好了。

天閑星,入雲龍公孫勝,真是修道之人,四下詢問竟然無一人知曉,真是隱士也。同時道行武藝兼備,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何為帥才?古時興軍打仗,統帥武藝最高強,亦有能讓人信服的名望。比如羅通,還有就是宋江了。而我們平時說的帥才,什麼打架本事都沒有,只會指使人,充其量是眼睛看得明,嘴巴勤快,又積極一點,就借勢做個小統帥。其實也不該貶低什麼,只是做不得大將軍,大統帥,小打小鬧罷了。

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踅摸。不錯不錯,知道這兩個字是怎麼寫了。文鄒鄒的,寫下來一點也不土,說出來有點像方言就土了。

原著裡的李逵和電視劇的真不太一樣,一殺起來就收不住,紅了眼。

四大名著作個對比的話,水滸傳是最白話文的,三國演義則是文言文偏多,西遊和水滸類似,偏深一些,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中最難理解的一本(對我一個男生來說一定是如此了)。但是要說哪個最深刻,我覺得各有千秋,所涉及的方面角度,眼光所及大小都不一樣。

很值得一讀啦!

李逵和張飛的形象類似,讓人又愛又恨,在很多地方確實也需要這樣的人才。果然,是不能千人一面吶!

果然這本小說也有神仙在裏面,不能以常理來看。濫殺無辜也應了這天殺星了,受些磨難才可動心忍性。

為什麼文臣要天天讀書?為什麼武將要天天練武?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待用之時,捨我其誰?

水寨的地形優勢太明顯了。

好漢們大多都知道及時雨宋江的名號,而不怎麼知道托塔天王晁蓋,雖然晁蓋是梁山頭領,而久後必歸宋江。還記得影視劇裡,宋江說要去哪,眾兄弟沒有一個不願同往,而晁蓋要出門,還得親自點將。這背後的道理,不得不叫人慨嘆。得天下者需得人心,否則,不過是廟堂裡的木頭罷了。而心,是用心換來的。

時遷的本領為眾多好漢不恥,所以排位也基本上是最後了,然而時遷的本事能好好利用,偵查情報等等,勝過十萬雄兵。

避實擊虛,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然此為正兵,需防奇兵。

怎麼感覺梁山泊是個桃花源,這些人的家眷什麼的都往這裏帶。不對,更像是個避難所,諾亞方舟。更像是一個主流發展小遊戲,把一切都擄上山。

終於發現詩句裏面相同的辭藻了,這樣的話,寫詩確實要有意地尋找一些素材,同時還得有時間去琢磨作詩之理,欣賞詩的美感,明確想表達的事物與情感,才能寫出好詩來。

晁蓋的謀略也不行,還不帶軍師,其實看本事的話是做不了山寨之主的。

這就發現用人調度上,宋江更勝一籌。

將帥統兵,非甚至兵行之艱辛,沒當過陣前士卒,即便再有謀略,也不能體察士兵在打仗時的心理變化,便做不到用兵如神。

山寨大小頭領那麼多,重口難調也實屬無可奈何。

李逵說話從開始話糙理不糙,妙哉。

梁山泊的眾好漢就像一個拋物線,從最低到最高,再跌落到地面。

文筆如鬼,讓人一會兒熱一會兒冷的。但每個人物性格的塑造都很到位,穿插得也很合理。

當故事的時間跨度比較大的時候可以寫一個人重新來到一個地方的不同感悟,一可以穿插環境描寫,而來也可以塑造人物新的性格,預兆著將要發生的事情。

總說智多星無用,不是沒有明亮的星,而是自己忘記了看天。總說及時雨送江,不是沒有滋潤的雨露,而是自己沒有去耕種。雖然社會環境是很難去動搖的,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很多都是我們能做的。

無用匹夫總喜歡用語言壓製別人,做事來毛手毛腳毫無兵法可言,失敗了求爺告奶,兩面三刀。

第七十六章,作者對整個梁山好漢,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做了一個最完整的描寫,寫了不下二十首詩,把每個人描寫得既相似,有各有特色,作詩功底自不必說,這個腦洞什麼的也太大了。真·腦洞。應了那句話,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招安之後,梁山就要走下坡路啦。

在最得意的時候要注意給自己留一些後手和餘地,要是把牌全交出去,沒有了主動權,被算計的話,只能追悔莫及。

作者在招安之後特意多次強調了,無話二字,與前文的歡恰形成對比,提現了眾兄弟招安後的悶悶不樂,又無可奈何的心境。

沒羽箭張清總能用石子立奇功,然而這也會拉仇恨,所謂淹死的都是會水的。剛扔出石子,就中了一箭。

收穫的道理對以後的生活,其實也對遊戲都有用處。就是兵種要搭配,比單一兵種強太多。

去一個新地方要摸清地形,不能不知地利就用兵。這也就是為什麼梁山軍的攻城能力強於朝廷的軍隊。

站在對面想問題,戰力也會增加,多算勝,少算不勝,何況不算乎。

你看我是北夷,我看你是南蠻。呵呵呵!

不小心跳著看了後面,為什麼征討方臘死了那麼多,而前面無人陣亡呢?為什麼突然會死呢麽多呢?到了結尾,高潮迭起!越是死亡,越是揪心,越是悲壯。也體現作者的寫作功底。

原來原來影視劇做還是刪減了很多片段,要是不看,真的不知道。

果然突轉的劇情必有伏筆,仙人蔘破天機,卻不能泄露,愚人自封,安能解語?羅真人這幾句話,直接預言了梁山好漢的結局。

和天龍八部好像,但是確實差得又多了。結局的效果似乎一樣,而又不怎麼一樣。其中似乎又有天命所佑,又似乎是天命不佑。

初看行文如流水,如鬼魅,變化莫測,但是看得多了,便識得此陣,看清了其中玄妙。都是套路啊!

紙上談兵說得就是我了吧。那也得看哪個方面,也得看我逞沒逞能。

一句話道破天機,邊關多荷戟,宜瑞不宜多。不像是一首詩,更像是一種訴說。但是也具有美感。

癡人的夢往往最善良,想的是什麼?天下清明,水深火熱中的兄弟,被奸臣蒙蔽的聖上,受苦的母親。

來複習一下孫子兵法。可勝者攻之,抓住敵方破綻,一舉殲滅敵方主力,是為了不讓敵方有喘息的機會。不可勝者守之,敵不可勝,戰局演化千變,另敵軍失敗的幾率增加,同時保存自身實力。

越看越覺得梁山上的好漢各個是真英雄,真漢子。想一想我自己,嘖嘖,不好評價。

天定姻緣還是很浪漫的。

打架之餘又穿插一些奇怪的事情,讓人看著不那麼審美疲勞,家裏閑嘮嗑的感覺出來了。搞一個世外桃源來,預兆英雄的命運。

切磋時不分勝負的都是良將,但是只有能打的武將好不足以取勝。

我會問自己,我為什麼不呢?因為我不會,所以我才會。守著吧。

主線與分支鋪開的也很巧妙。

公孫勝和安道全的buff加成很明顯。

打完王慶之後,108星宿就被拆開了,結果打方臘第一戰折了三個地煞。再加上北方人去南方水土不服又折了一批人。

陸續地戰死了很多人,難道也昭示著詔安就沒有庇佑了嗎?兄弟們開始離奇死亡了,將星隕落,天命難違。

接著皇帝又把安道全召回去了,沒有雙buff,死得就更多了。打得越來越費力,甚至開始一換一。可憐的星宿啊!

宋江剛說完武松成了廢人,武松就給他來個單臂擒方臘。原來是影視劇改的,原著裡沒有嘞。

神偷時遷還是很帥的,偷東西自然不出名,然而到了水泊梁山,又招安,平叛亂,充分利用自己飛簷走壁的絕活,終於成就了別人無法替代的神偷。

腦袋裏總閃著祝彪的影子,可能是人物塑造得太好,忘不掉了吧!現在已經打到方臘了喂!

噫籲嚱,人生何處不歡喜,雖然終是一場空,然不枉一生英雄氣。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