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琅琊榜史料本》每14章精講07:普通土斷/朝堂論禮
蕭繹開始全權處置普通土斷的工作。

普通土斷實際上是蕭統主持,但是蕭統為了檢驗蕭繹的能力,便把普通土斷的重要職責交給了蕭繹,在把普通土斷的任務交給蕭繹時,蕭統安排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給蕭繹,那就是賀琛。

賀琛是個很有詭辯能力的人,本來蕭統把賀琛安排給蕭繹,是為了蕭繹遇到了一些老賴的時候可以好解決問題,但是蕭繹似乎沒有理會到蕭統傳達的一個很重要的態度

「那,老七,你是不是該想想,還有沒有別的人啊?這流民一多,許多世家門閥都想把流民納為奴僕,流民的命運是十分的悲慘的啊,那些世家,表面衣著光鮮,背地裏,說不定把收為奴僕的流民大卸八塊,也指不定啊,除了有功的,貪汙的,那既有功又貪汙的,那怎麼算?此外,還有見了流民可憐,發揚善心,把他們都收納起來,那又怎麼算呢?」

蕭統告訴蕭繹,有些人在侵吞土地的過程中背景是很複雜的,比如說他們是有功的將軍,這些人不能查的太急,而最後蕭統還表達了一個更重要的態度,那就是有些見到流民可憐,吞併了部分土地把他們收養起來的人。蕭統沒有直白的告訴蕭繹,這其實說的就是他自己。

但是蕭繹還真的沒聽明白,這裏蕭繹查人,查了三個人,第一個是武將夏侯夔,夏侯夔的兒子夏侯洪貪汙,所以蕭繹跟著夏侯夔去抓兒子去了,但是這一走,麻煩來了,由於蕭繹是循例詢法辦差,所以蕭繹把這個意見傳達給了賀琛,賀琛連續叫上兩個人,一個是慶國公蕭淵朗,另外一人就是太子太保周玄清。

慶國公是琅琊榜原著中濱州侵地案的主角,這本書中,慶國公侵地案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是這次的普通土斷,第二次的侵地案將導致一位梁朝極其重要的將領死亡,這裏我先按下不表。

慶國公狡辯,賀琛叫了懸鏡司的人跟著去查,倒是這個周玄清,麻煩就大了。

周玄清也吞併了土地,他是太子太保,也是昭明文選的編修者之一,但正是這個關係,導致了蕭繹在普通土斷中的寸步難行。

琅琊榜電視劇中,周玄清通過朝堂論禮擊敗了禮部尚書陳元直,把禮部尚書搞倒台了,這裏呢,論禮的話題是請人家吃飯講什麼禮儀,當然了,很多榜黑黑這部劇,津津樂道的就是這部劇的朝堂論禮環節沒拍出來,就是一個蒙太奇鏡頭,加幾個背影,接著梅長蘇燒完牌子後陰詭地獄裡攪弄風雲了。

「陰詭地獄裡攪弄風雲」這句話這本書中梅長蘇會說,但是沒電視劇看著這麼奇怪,非要把手放炭盆裡搞自虐惹哭胡歌小迷妹,劇透一下,這裏是第四部分「侯景之亂」中,梅長蘇跟蘇綽抱怨自己逃到西魏後沒有一兵一卒可以帶,只能去管內外侯官(南北朝的監察機構)的一句牢騷話而已。

回歸正傳,這裏的朝堂論禮很有意思,所以本章解析這個環節。

周玄清說「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我土地上的佃戶,租稅可是二十稅一,此乃政寬之道,把他們約束在我的莊園之中,努力耕種,此乃濟猛亦寬之道,當前朝廷有黃籍的人,多半不能踐行十稅一的原則,我如今二十稅一,百姓富庶,自然日後可收十稅一的要求,怎麼就說我犯了國法啊?」

首先「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出自於《左傳·昭公二十年》,隨後周玄清對賀琛說,我收了這些老百姓,踐行了二十稅一的原則,所以老百姓壓力沒這麼大了,整個國家這麼多的百姓沒辦法踐行梁朝的稅收制度,所以我的做法是富民之舉,以後自然可以踐行大梁的稅收標準,怎麼就是犯了國法呢?

賀琛的反駁是這樣的「周老先生,您這是偷換概念,朝廷有典章,要求把流民重新集合起來,安置在合適的土地之上,按著朝廷的制度辦事,您這麼說,倘若人人仿效,那誰還把國家的規章制度看在眼裏啊?」

這裏作者寫這本書用了很多很現代化的語言,因為作者做的項目企劃,很沒時間寫這些東西,不好意思,以後會改。

這裏的話賀琛的意思是,把流民重新安置,是國家的規章制度,國家有制度了,如果人人學著你這樣搞,不管想法是好是壞,以後誰還把國家的法律政策看在眼裏?

周玄清不承認,賀琛告訴他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未也。我想請教一下周老前輩,何謂之德?何謂之財啊?」

這句話出自於《禮記·大學》意思是:君子首先要考慮的是德行。有了德行就有了民眾,有了民眾就有了國土,有了國土就有了財富,有了財富就有了國用。德行是本,財富是末。

這句話賀琛問的周玄清不知道怎麼回答,其實,遵紀守法,就是本,這句話後面還有一段話就是「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這句話意思就是:輕本重末,就會從老百姓手上掠奪財富。這樣一來,國君聚斂財富,百姓就背離而去;國君布施財富,百姓就重新歸來。如果國君說出了不正確的話,百姓就會有有所反駁,如果國君的財富來源不正,那麼就不會從正道走出去。

這話周玄清其實是聽得明白的,他知道他這麼做,實際上就是在破壞國家的法律,因為他收留流民,雖然是得到了蕭統的意見,但是蕭統是真心想為老百姓辦點事情,但是當時大梁扭曲的社會制度導致了蕭統想通過國家的正當手段來獲得土地的時候就會異常困難,這個情況下,蕭統必須找個代理人,他不能親自出面去吞併土地,這樣的任務就交給了周玄清。

但是這話淺顯易懂,雖然聚集流民墾荒會給國家帶來大量的財富,但是由於你是違背國家法律來聚集財富,所以這些財富來源是不正當的,那麼自然就不會從正道走出去,相反,別人還會學你這麼做,這樣一來,人家未必有好心,你的好心最終只是害了大梁。

周玄清不能直接反駁,只是叫賀琛來他家,他到時候告訴賀琛

賀琛便言

「沒錯,就是禮物,用禮數來圓這個人情,晚輩不才,不願意收受前輩的禮數。」

這話說得周玄清大怒,周玄清資歷很老,畢竟他是蕭統的老師,氣的受不了,跟賀琛要來一場朝堂論禮。蕭衍也來了,不過蕭衍沒有表態。

周玄清告訴賀琛「君子尊讓則不爭,潔敬則不慢,不慢不爭,則遠於鬥辨矣;不鬥辨則無暴亂之禍矣,斯君子之所以免於人禍也,故聖人製之以道。」(出自《禮記·鄉飲酒義》)

「我說,賀大人,你要和我辯禮,便是要和我鬥辯,就是要和我爭鬥,君子本就不應該爭鬥,你如今這麼做,何來君子的禮節道德呢?」

賀琛反駁道

「所謂鬥辯,是鬥毆還有不明不白的官司,我身為普通土斷的土斷官之一,打的,是為了朝廷的官司,且鄉飲酒之禮,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聽政役,所以明尊長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

「我請周老前輩來前殿問話,自然要遵守禮節,這就跟請人吃飯是一個道理,六十者坐,當今周老先生六十三,我為周老前輩提供座位,這是我對老前輩的尊重。賓必南鄉。而南方者夏,夏之為言假也,養之、長之、假之,仁也。西方者秋,秋之為言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北方者冬,冬之言中也,中者藏也。是以天子之立也,左聖鄉仁,右義偝藏也。」

「如今國家要土斷,名單之上的成員,都有藏匿人口的嫌疑,這不是我賀琛自己定的,大人,您也知道請人吃飯的禮儀,賓必南鄉(向),此乃仁也,但您知道,為什麼要把土斷的問話大堂,放在前殿嗎?」(以上古文均選自《禮記·鄉飲酒義》)

周玄清反駁起來,他告訴賀琛

「國家的土斷跟禮數有何關係?你不聞《王製》有言『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析言破律,亂名改作,執左道以亂政,殺。作淫聲、異服、奇技、奇器以疑眾,殺。行偽而堅,言偽而辯,學非而博,順非而澤,以疑眾,殺。』賀大人,如果你連朝廷指定的國家制度都和一個禮字扯上關係?你是不是假借論禮之名,行篡改國家法度之事嗎?賀大人,你該當何罪?」

賀琛告訴周玄清

「西方者秋,秋之為言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西方是秋的位置,所謂秋,就是收斂的意思。按照節令進行收斂,這就是守義,從古至今,德主刑輔,先禮後刑,此乃古今先例,禮者,天地之序也,前殿君者面東,正賓者面西而坐,如今,我接了聖旨,代表國家向您問話,我就必須為了陛下負責,群臣首尊聖上,面西而坐,便是對國家的守義。」

「從古至今,只有守義者,可以守仁,無義,何來仁,無仁義,何來大禮?沒有禮節,也就沒有道德了。」

這話把周玄清給氣暈了,群臣大罵賀琛,但是被蕭衍叫停了。

蕭衍十分支持土斷的繼續,因為這個時候,不論周玄清值不值得尊重,都說明一個問題:大梁的土地兼並已經到了非一般嚴重的程度,而國庫也已經空虛到無法支撐下去了。

而且,如果蕭衍處罰賀琛,那意味著他包庇了周玄清,也就是法不責眾了。

此刻,在池州賑災的蕭統聽說蕭繹土斷查的範圍非常廣闊,什麼人都查,還查到了周玄清的頭上,嚇得咬起了牙來,他趕緊叫周玄清把那些吞過來的土地交還給國家,幫蕭繹圓一個面子。

另一方面,賀琛土斷也斷不下去了,他被群臣毆打,是謝玉叫停了這群官員。

蕭統覺得不對勁,他趕回了建康,見到蕭繹,蕭繹很不開心,為什麼大梁的官員沒有他說的那些「赤子之心」呢?

蕭統很是護短,他還是護了護這個衝動的弟弟,告訴他周玄清聽話了,同時,蕭統表示

「該交的,還是會交,土斷困難的根本不在於此,官員,世家等位於地方,雖有田產,部曲,家奴,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把土地交還給了國家,也只是意思意思,我現在擔心的是,你們管的太急太嚴了,這樣一來,他們可能會竊注黃籍,製造各種虛偽的土地產權證明。」

但是蕭繹有自己的理由

「可是,土斷要是一個一個針對的查,太慢了啊,既要從禦史台還有懸鏡司調查犯罪記錄,又要派人去實地勘察,那其他人做各種非法之事豈不是更加便當?」

蕭繹意思是,按蕭統的說法來做,這樣太慢了,說不定別的人會在搞把非法土地合法化的違法犯罪行為。

此刻,蕭衍覺得想要強行收回這麼多被吞併的土地,是很麻煩的,就這樣,蕭衍做了中國歷史上當皇帝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之一:出家。

蕭衍去同泰寺出家了,他以修繕同泰寺為由跟方丈提出要天下人捐款,方丈不答應,說這樣子搞勞民傷財(歷史上同泰寺其實貪的厲害,這裏劇情需要),但是蕭衍堅持要這麼做,同時表示要出家,暗示了一下理由後,同泰寺方丈表示:贖金十萬貫錢,也就是一億錢,而且是銅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