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宋吹》第六百二十四章 軟宋開始有點硬了二
趙宋每一次新帝上位,便會忍不住西夏的挑釁,和西夏來上一仗,局面也沒有得到改善,基本上都是守得住,打不出去,一出去便是大敗!

直到哲宗上位之後,與西夏爆發了第四次大規模戰爭。

如果純以斬級的數量來計算,1092年的洪德城戰役並不算是宋軍很大的勝利,將傷亡和斬級扣除之後,所獲更是有限。

可是,這場不大的戰術勝利,背後代表著不容低估的戰略意義。

環慶路經略司經過慎重的研究,挫敗了西夏傾國而來、以壓倒性優勢打擊宋軍一路的戰略。宋軍不但保存了所有州、軍、城、寨,更在宋夏戰爭中唯一一次擊破西夏的「中寨」、即中軍禦營。同時,這一役也是宋軍爭回戰略主動的一個裡程碑。此後,再經過延安之役和平夏城戰役,西夏就轉落於下風,宋軍達成了慶曆以來築城橫山、建立鞏固前治的戰略構想。

這一役的成功和府州折氏的後起之秀折可適傑出的指揮水平分不開,而路帥章楶對彈性防禦所作出鮮明精闢的演繹,更是功不可沒。

大宋取得了戰略主動,西夏如何能忍?

1098年,西夏小梁太后親自出馬,起傾國之兵,號稱百萬,實際兵力四十餘萬,向著平夏城撲來,試圖一舉將其攻克。

西夏軍撲向了平夏城,連營百餘裡。小梁太后在這一戰中使出了渾身的解數,她首先製造高車填平宋軍的壕溝,到了城下,又用「飛石激火」猛攻城池。

夏軍晝夜不停地猛攻了十三天,然而,平夏城依然固若金湯。這時,夏軍的糧食已經供應不上了。老帥章楶乘機發起反擊,殲滅夏軍兩萬餘人。

小梁太后沒有辦法,隻得再次撤軍。撤軍途中,天降大雪,人馬凍死無數。

小梁太后吃了敗仗,一肚子火氣竟然朝著遼國發去。她寫信抱怨遼國沒有及時出兵夾擊宋朝,並且請求遼國繼續給她更大的支持。

遼人對待西夏的態度歷來都是狗不聽話,那就換一條,哪怕這條狗是太后!

遼道宗耶律洪基十分生氣,決定除掉小梁太后。他派遼使去下毒。

1099年,小梁太后被遼使毒殺。

然後在遼皇地調停之下,大宋也沒辦法乘勝追擊,於是兩國關係這才緩和,有了這次的西夏使節團。

宋夏的第四次戰爭雖然大宋獲得了戰略主動,但是在西夏人眼裏,那就完全是大宋的運氣好,與實力無關,小梁太后雖然去了,但是英勇的西夏武士還在,早晚有一天會將大宋打得屁滾尿流!

所以當這次宋朝皇帝要給西夏使節團賞賜,西夏使節覺得受到了侮辱,士可殺不可辱,你這應該是賠償,得十萬貫!不然我英勇的西夏武士就自己動手來拿!

大宋現在已經掌握了戰略主動,若非遼皇調停,大宋早就想打過去了,自然不會慣著西夏使節了,本來看你可憐,給你點賞賜,你不要還訛上了,若非我泱泱大國不斬來使,就沖你這話,就別想走出我大宋!

西夏使節也是傻眼了,以往只要自己這邊硬一點,最後大宋都會屈服,可是這次大宋不按套路出牌了,西夏使節也是欲哭無淚,你哪怕打個折,給個三五萬貫的賠償,我這邊也就算了!

大宋君臣這次之所以一改作風,如此強硬,一方面是大宋現在已經取得了戰略主動;另一方面,張安安也是個關鍵。

趙佶不是想要長生之法嘛,這次趁著綵排的時候,見張安安心情好,便隱晦地暗示了一下,結果被張安安罵了個狗血噴頭!

「你這個天子兄弟我認了,大遼那邊的那個天子兄弟我也認了,可是我特麽什麼時候又冒出來了一個西夏兄弟?家母說了,你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實在是太丟我張家的臉了,什麼時候把西夏滅了,長生之法自然就有了!」這是當時張安安的原話。

張安安這不是沒有長生之法嘛,可是趙佶這小子又盯得急,一逮到機會就旁敲側聽,很煩人的,偏偏張安安還不能裝聾作啞!於是張安安便想到了這個辦法來拖延一下。

學渣張安安曾經聽說過一代天驕,那個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的死因!

這個故事比較香艷,張安安記住了,也因此推斷出了西夏至少滅亡在金人之後。

張安安也來到大宋也有段時日了,從旁人的口中知道了西夏國主自稱天子的事了,於是就冒出了這麼一個想法,趙佶你小子有本事就在我有生之年把西夏給滅了,那我張安安認栽,不然的話,就不要在我面前逼逼了,南北美洲堪比九州的大陸都滿足不了你,還想要長生之法?我特麽自己還想要呢!

趙佶雖然被張安安罵了個狗血噴頭,但是卻大喜過望,長生有望啊,長生有望啊!

趙佶為此連夜召集朝廷重臣商議此事!

對於長生,古今中外只要稍微有點權勢之人都有著無與倫比的渴望!秦皇漢武就不用說了,是個人都知道其對長生的渴望,天可汗李世民更是死於了求長生的路上,誤服了進口的阿三仙丹而亡!

大宋君臣現在一聽長生有望,那還猶豫個什麼啊,乾啊,不就是西夏嘛,乾死他娘的!

乾不幹已經是不用討論了,在長生面前,妻兒都可以拋棄,西夏算什麼?

大宋君臣討論的是怎麼乾!

經過大宋君臣激烈的討論,最後達成一下共識:

首先,從仙尊之子張安安的口中可以分析出,天道老爺是不認西夏這個天子的,不然仙尊之子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而且還很厭惡,不然聖母也不會是這樣的態度了!

那麼滅掉西夏就是順應天意!

這一點很重要,古人就信這一點!

其次,在大宋君臣看來,先帝在位的時候,與西夏一戰,大宋難得的掌握了戰略主動,這說明天道老爺是站在自己這邊的,已經幫自己這邊殲滅西夏創造了條件!可是在遼人的乾預下卻沒有取得進展,這一點是很失敗的,難怪聖母會表現出不滿!

所以為了打消聖母的不滿,取得長生之法,自己這邊一定要積極行動起來,要讓聖母看到自己這邊的決心和成果!

最後,大宋君臣覺得殲滅西夏一定要取得大義名分,佔據道德至高點,絕不能有半點瑕疵讓仙尊聖母老天爺臉上無光!

至於說如何佔據道德至高點,對於蔡京這些人來說,無非就是眼珠子多轉兩下的事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