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宋吹》第六百二十八章 軟宋開始有點硬了六
學渣張安安是大喜,還以為真的是自己的一句話使得大宋君臣要滅夏了,還以為自己這個穿越者推動改變了歷史,其實如果張安安把西夏換成了大遼,只怕就沒這麼容易了。

大喜之後的張安安又有點怕了,大宋君臣要積極滅夏,有那個實力嗎?自己從成吉思汗的死因推斷出西夏可是一直存活到了蒙古人崛起,是亡於蒙古人之手的。千萬不要自己推動了一把,然後大宋被西夏拖垮了!

張安安很是擔心,悄悄問高俅現在的大宋有這個實力嗎?要知道自己來地球祖星修鍊,不好過多的干涉,如果大宋不顧實際情況強行此事,到時候反而弄巧成拙,自己不但不好向父母交代,說不定連與趙夢月的婚事都得告吹。。。

張安安這是把話說在前面,你們別特麽鬧個笑話出來,到時候還來求我出面,我可不方便出面(其實沒這個本事),家母本來就覺得趙夢月是個亡國公主,有點不滿意,你們和西夏一仗再打輸了,家母說不定會覺得你們爛泥扶不上牆,我和趙夢月的婚事都要再起波瀾,你們可想好了。。。

這事已經不是高俅能做主的了,趕緊連夜進宮彙報。

趙佶很猶豫啊,要知道影響戰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大宋現在也只是佔據了戰略主動而已,西夏也不是沒有翻盤的可能,一旦戰事不利,影響到了張安安與小妹的婚事,那就得不償失了。。。

趙佶連夜將蔡京等人召集進宮商議此事。

蔡京這幾個老相公是堅決的主戰派,因為自己年事已高,等不起了。現在長生有望,一旦拖延,自己沒挺到滅夏就嗝屁了,那不還得冤死啊!

蔡京等人一邊承認一旦戰事不利,是有很大的可能引起聖母的不滿,長公主的婚事會起波瀾,但是只要張安安堅持,聖母一定會妥協的;一邊指出,仙尊之子曾說過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目前我大宋在已經佔據了戰略主動,形勢一片大好的形況之下還不敢堅決地與西夏一戰,老天爺會不會認為大宋如同殷商後裔一般是扶不起的爛泥!

蔡京等人說得很有道理,容不得趙佶不慎重考慮,打吧,萬一戰事不利,只要把張安安哄好了,還有挽回的餘地;不打,萬一被仙尊聖母老天爺爸爸認為自己膽怯,婚事照樣要起波瀾!怎麼辦?

趙佶突然靈光閃現,如果自己這邊先與西夏開戰,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用老辦法死磕西夏,一邊先把小妹與張安安的婚事給辦了,如果小妹運氣好,一旦懷上了仙尊乖孫孫,自己再讓小妹掛帥親征西夏,仙尊聖母老天爺爸爸能坐視不理嗎?仙尊老天爺爸爸不敢保證,聖母會捨得小乖孫孫嗎?只要聖母捨不得,來個天註定,那麼大局就定了。。。

這個想法趙佶隻敢深深埋在心裏,萬一被仙尊聖母知道自己打上了他們乖孫孫的主意,只怕是要出大事的,不過自己可以先安排小妹與張安安先把婚事給辦了,後面就得看自己的演技了,對於演技,趙佶現在經過幾輪綵排之後,已經信心爆棚。

「打!」趙佶一錘定音:「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對於趙佶的這個決定,蔡京等人是舉雙手贊同,長生之法只有滅了西夏才有,穩紮穩打才是最有把握的,一旦操之過急,戰事失利,時間反而拖得更久!

大宋君臣既然統一了穩紮穩打的意圖,高俅自然又要跑一趟了,向張安安求個佔據道德至高點的法子來。

同時,蔡京也被趙佶派了同高俅一起。

蔡京是張安安和趙夢月的媒人啊,確定婚期這種事得媒人出面啊。

趙佶拉著蔡京一再叮囑,一定要把婚期儘快定下來,這是關係到國運的大事,長公主只有進了張家,我大宋才有保障!

第二天一早,蔡京和高俅便雙雙來到張府,可惜被牛二告知,老爺已經進宮了。

總編劇總導演張安安很看重這次千年約戰啊,平時習慣睡懶覺的張安安一反常態,在排練期間每天都是早早就起床了,然後就是帶著相關人員進宮找趙佶一起綵排了。

蔡京與高俅只能也進宮去找張安安了。

找到張安安後,高俅便向張安安表示戰爭的不確定因素實在太多,為了防止一旦戰事不利,聖母不滿,能不能先把婚期給定下來,只要張安安與長公主生米煮成熟飯,大宋這邊就在無顧慮了。。。

這話本來應該是蔡京說的,但是誰叫高俅與張安安交情好啊,蔡京千求萬求,答應了高俅好大一個人情,高俅這才答應了下來。

張安安可不願意這麼早就進入婚姻的墳墓,現在青樓的大門已經被自己的才華給打開了,這次千年約戰之後,自己的人氣肯定是進一步提升,青樓聽曲的美好日子已經在向自己招手了,自己難道要帶著新婚老婆逛青樓嗎?張安安臉皮再厚也做不出這種事情來啊!三年守孝期這個時間就正好嘛,逛了三年的青樓,自己該玩的也玩了,到了那個時候正好收心成婚!

張安安面露難色,守孝乃大禮,如果自己與夢月倉促成婚,只怕家父家母會認為趙家不尊禮儀,自己身為仙尊之子,如何還能做宇宙表率?況且,我張家的彩禮-美洲大陸還沒找尋到,這個彩禮不到如何能成婚?

古人講究的是百善孝為先,守孝便是孝道的一種體現,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無一例外,一旦違反了,那是要被天下人恥笑的。

不過也有例外,倘若父母過世的兒子是當朝武將,又恰巧在父母過世時在前線作戰,那麼,他可以不遵守這項規定。不過,即便如此,皇帝也會出具「移孝作忠」的證明,要求將軍在戰事結束後回鄉服喪。在京劇中我們偶爾會看到這樣的武生行頭——半邊白袍,這種行頭就代表此人是服喪期間因特殊情況而上戰場的慰留武將。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