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宋吹》第六百一十五章 千年約戰七
一身白衣飄飄的張安安來到場上,大喝一聲:「劍來!」

只見兩名力士抬著一把黝黑的大劍,三步一喘,緩慢地上來了。

張安安上前很是輕鬆地抓起大劍,大聲說道:「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此乃我張家玄鐵重劍,重約九九八十一斤,昔日我張家先祖以此劍縱橫天下,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敵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劍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這是《神鵰俠侶》裏面,獨孤求敗墓前的一段話,實乃裝逼神句,被無恥的張安安搬過來了。

那把所謂的玄鐵重劍也是假的,九九八十一斤也是在吹牛,真要這麼重,張安安這渣渣能提起來才怪呢,兩名抬劍的力士也是特意安排的,不這樣顯不出玄鐵重劍的分量啊!

金牌解說劉混康面露驚色,喃喃自語:「千年之前,江湖傳聞有一高人,以一柄重劍敗盡天下英雄,人稱孤獨求敗!莫非竟是張家先祖?」

另一金牌解說智清大師介面說道:「老衲也有所耳聞,這位高人之所以被稱為孤獨求敗,一人一劍行走天下,欲求一敗而不得,英雄束手,長劍空鳴!想不到竟是張家先祖!」

劉混康和智清大師若隱若現間不經意而流露出的隻言片語令人不禁對其神思遐往,張家先祖欲求一敗而不得,黯然歸隱,簡直道出這絕代高手,睥睨天下,傲世群雄的威風,也道出其內心的寂寞與蕭索。

當張安安緩緩舉起玄鐵重劍,眾人的一顆心也不自覺地提到了嗓子眼,孤獨求敗張家先祖的後人花花惡少張安安究竟有乃祖幾分風采?

張安安指向醜牛傲然說道:「你若是能接我一劍,此戰,張家認輸!」

醜牛面露凝重之色,大喝一聲,高舉烏龍棍,架住了張安安隨手劈來的玄鐵重劍。

金牌解說員也開啟了解說模式。

劉混康率先指出,張安安看似隨手一劈,其實暗藏諸般變化,已經封死了醜牛所有的挪移閃避空間,逼著醜牛只能硬接一劍!

智清大師更是面露嚮往,喃喃自語:「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智清大師就自己的領悟與劉混康交流了起來,張家劍法已經摒棄了花裡胡哨的招式,直指劍道本心,料敵於先機,逼著對手只能進入自己的節奏,所謂大工不巧便是如此。。。

只見場上張安安神色自如,還調整了一下姿勢,向著小娘子的方向擺了一個帥氣的POSS,而他的對手醜牛則是面露猙獰,連吃奶的勁都用上了,還是抵擋不住張安安玄鐵重劍的重壓,身子居然漸漸沉入地下!

最終,醜牛還是抵擋不住玄鐵重劍,半個身子都已經沉入了地下,要知道這可是皇宮大內,地上可是青石板啊,也由此可見,玄鐵重劍的威力!

江湖豪傑關注的是另一面,醜牛的武功之前大家也已經見識了,沒想到醜牛武功如此之高,天殺星李逵在其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若非醜牛選擇與李逵硬碰硬,李逵早就敗於醜牛之手。

如今看到醜牛半個身子沉入地下,更是驚嘆醜牛功力深厚,皇宮大內的青石板地面都被醜牛壓破了,這得多麼深厚的功力啊,反正自己是絕對做不到的。也由此可以推斷出,張安安的武功究竟有多高了!

醜牛終於頂不住了,一口鮮血噴出。

趙佶也及時上前:「還請張兄住手,醜牛非張兄一招之敵!」

張安安這才提起玄鐵重劍,醜牛如獲重負,接連幾口鮮血噴出,整個人都萎靡不振,被子鼠等人上前接走。

這一切都是張安安精心設計的。

玄鐵重劍是假的,五斤都沒有;醜牛腳下的地面也是挖空的,只是鋪了一層浮土外加一塊做過手腳的石板;醜牛噴出的血也是假的,是口中含著的血囊,咬破即可。

但是這一切觀眾不知道啊,紛紛驚嘆張安安的武藝高強,果然基數大了,口味不一樣的便有了,居然有那麼好幾位如花似玉小娘子為張安安大聲在喝彩了,這可把張安安樂得嘴都合不攏了。

不過隨著趙人吉的緩步上前,為趙人吉的喝彩之聲明顯蓋過了張安安的。

一身勁裝的趙人吉來到場中,向著張安安非常有禮貌地答謝道:「多謝張兄手下留情,留醜牛一命,人吉在此謝過!」

「今日你我一戰,千年恩怨一朝定,張兄剛才雖然輕鬆獲勝,不過依人吉看來,張兄只怕也損耗了一些功力。」趙佶繼續說道:「人吉有個提議,不如你我管家先戰一場,可否?」

「敞亮!趙家太敞亮了!」金牌解說員劉混康伸出了大拇指,大聲贊道:「趙家連這點便宜都不願意佔啊!這是故意讓雙方管家來上一場,給張公子恢復功力的時間啊!」

在兩位金牌解說員的調動下,觀戰群眾是紛紛報以掌聲。

在掌聲中,趙默默和梁師成這兩位管家也來到了場上。

如果說之前李逵和醜牛的打鬥是力量對拚,那麼趙默默與梁師成的打鬥就是技術比拚了。

只見趙默默與梁師成展開身法,遊走不斷,一擊不中遠遁千裡,各種絕招信手拈來,猶如兩只花蝴蝶穿梭於場上。

兩位金牌解說員說得是口乾舌燥,這邊剛說完「這是驚鴻一擊,暗藏七七四十九般變化」,還沒來得及分析變化,場上已經是「撫琴按簫,失傳已久的撫琴按簫」。。。

到了最後,兩位金牌解說員已經懶得再解說招式了,轉而說起了趙默默。

要知道趙默默侍奉先帝,被賜名趙先生,這在京城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了,那麼問題就來了,趙默默怎麼會是張家管家呢?

這是一個破綻,一個非常大的破綻,張安安和趙佶兩位編劇得把這個破綻得補上啊,於是一段先帝年幼,想起祖訓,派人向張家求助,於是張家派出了趙默默守護先帝的橋段出爐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