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宋吹》第六百五十九章 沈括二
從這些可以看出,沈括是個全方位的奇才,但是正所謂人無完人,沈括也有著致命的弱點,正是這個致命的弱點使得沈括背負了千年的罵名。

在王安石變法初期,王安石舉薦沈括巡察兩浙農田水利。因為前任在兩浙處事不當引起爭議,宋神宗專門問王安石,沈括靠譜嗎?王安石打包票說,沈括本身是兩浙人,「習知其利害,性亦謹密,宜不敢輕舉」。後來,沈括曾出任三司使,掌管全國財政。在富國強兵的變法口號下,三司使是推動新政的重要職務之一。可見宋神宗和王安石對沈括的器重程度。

這段時期可以說沈括乃是新黨幹將!

王安石悄悄交代了沈括一個任務(這個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但是從沈括的性格等方面可以推斷出,沈括不是一個會主動做這種事的人,後面會分析),找舊黨的茬,尤其是被王安石喻為舊黨智囊的蘇東坡的茬。

此時的蘇東坡因為反對變法,已經被逐出了權力的中心,到地方上去了,而沈括在此期間作為督查被派到杭州檢查水利建設,於是這個任務就落到了沈括的頭上。

我們先來說一下沈括這個人的性格,王安石曾評價說:「陛下試以害政之事,示欲必行,而與(沈)括謀之,括必嘗試。陛下若謂必欲如此,括必向陛下所欲,為奸矣。」又說:「小人所懷利害,與陛下所圖利害不同,不可不察……陛下安可與此輩謀事,言國家之利?」

王安石的意思是說皇帝如果要推行一項壞政策,沈括為了討好陛下,一定會不顧政策的好壞,堅決執行。所以陛下千萬不要跟沈括這種人謀國事啊!

從沈括的生平就可以看出沈括這個人其實就是個典型的技術性人才,只要上面有令,哪怕心裏不願意,也會盡十二分的努力去完成,至於對錯,那是領導的事,我隻做好自己的本份。

其實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這樣的人,在公司對領導敢怒不敢言,一旦領導交代了任務,又會以十分積極的態度去完成,十個技術男大概有八個是這樣的吧!

沈括接到了王安石的任務,到了杭州,見到蘇軾後,噓寒一番,回憶「當日在館閣之事」,臨走時他向蘇軾索要新作,沉浸在昔日舊友醇醪中的蘇軾,向來性情耿直,「為人全拋一顆心」,沒有多想,就把當時許多詩詞近作,包括後來被用來授人話柄的《山村五絕》、《吳中田婦嘆》等均手書一份給沈括。其中就有引發文字獄大案的《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二首-其二》——「……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

回到京城後,沈括就把蘇軾的詩籍整理出來,斷章取義,添油加醋,再呈給皇上。內容廣到整理、註釋蘇軾一百多首詩詞,例如蘇軾《詠檜》中歌詠檜樹道:「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蜇龍知」,沈括註釋道:「皇帝如飛龍在天,蘇軾卻要向九泉之下尋蜇龍,不臣莫過於此!」

這就是沈括被後人詬病的「告密事件」!

王安石大概也沒有想到沈括居然會以這樣的方式來找茬,要知道在趙宋,那是不以言獲罪的,官員敢當面與皇帝爭執,甚至因為皇帝的獨斷專行,要求辭官,更有甚者連死都不怕,直接在朝堂上與皇帝叫板!最著名的俞古痛罵宋光宗荒淫無度和宋理宗被大臣比作商紂王。

光宗自繼位以來,「宴遊無度,聲樂無絕,晝日不足,繼之以夜」,私生活不檢點。

一位叫做俞古的太學生,因見天有異象,便上書皇帝,以非常嚴厲的語氣斥罵宋光宗荒淫,造成天出異象。光宗震怒,下了一道聖旨,要將他抓起來流放方州郡,由地方官吏管束。

但群臣堅決不同意,稱「言事無罪」,俞古上奏的是朝廷之事。光宗隻好將對俞古的處罰改為「送秀州聽讀」,即送到秀州的學校,在官方監護下繼續讀書。

一位叫王伯大的士大夫對理宗說:「今天下大勢如江河之決,日趨日下而不可挽。陛下親政,五年於茲,盛德大業未能著見於天下,而招天下之謗議者,何其籍籍而未已也?議逸欲之害德,則天下將以陛下為商紂。」就差直接說宋理宗是商紂、周幽那樣的荒淫之君、亡國之君了。

沈括大概也是想以這樣荒唐的舉動來向新黨表明,你們安排的任務我做了,至於皇帝怎麼看,那就是皇帝的事了。

在不以言獲罪的趙宋,宋神宗看完詩稿後根本不為所動,覺得這不過就是尋常的詩歌而已,哪有沈括所說的誹謗和批評啊!

蘇東坡也沒放在心上,甚至還在寫給劉恕的信上,自嘲道:「不憂進了也。」意思是不愁沒有人把我的作品進呈禦覽了。

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五年之後,王安石罷相,新黨後繼無人,這件事又被新黨重新挖了出來,效仿沈括,把蘇軾的《杭州紀事詩》曲解得神鬼共怒。比如蘇軾說:「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他們認定蘇軾是在指責興修水利的這項措施簡直一塌糊塗。蘇軾說:「豈是聞韶忘解味,邇來三月食無鹽」,很明顯,這是他在諷刺禁止人民賣鹽。最終,這些人認定,蘇軾不僅與政策對著乾,而且譏諷皇上,罪大惡極,應該處死刑。

這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也是較早的文字獄,這在不以言獲罪的趙宋實屬罕見,也由此可見新舊兩黨的黨爭到了何種慘烈的地步,要知道以言獲罪是把雙刃劍,你在對付別人的時候,別人也能用同樣的理由對付你,若是有可能,大概新黨也不願意打開這潘多拉的魔盒吧!

如果說就是這樣,沈括也算是為新黨立過功的,現在新黨得勢,梁師成又怎麼敢報復沈括?難道就不怕新黨隨之而來的報復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