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宋吹》第五百九十一章 瘋狂的香水十
秋七月,負責監察百官的禦史台官員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接連上章彈劾蘇軾。彈劾的導火索正是上表中的這兩句話。認為蘇軾是攻擊朝政,反對新法。還從蘇軾的其他詩文中找出個別句子,斷章取義,羅織罪名。比如「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兩句描寫兩株檜樹挺拔不曲的雄姿,抒發自己不為權貴折服的豪邁感情的詩句,被他們作為指控蘇軾對神宗」不臣「的依據。

神宗都大為惱火,親自批示,七月二十八日,台吏皇甫僎攜吏卒急馳湖州勾攝蘇軾。

當時駙馬都都尉王詵與蘇軾交情深厚,秘密遣人告訴當時任南京幕官的蘇轍,蘇轍立馬派人往湖州告知蘇軾。當時皇甫僎快馬如飛,但是由於兒子生病在潤州停留半日。故蘇轍人馬先到,蘇軾提前知道消息後立即告假,由通判祖無頗權攝州事。皇甫僎到達湖州後,態度十分強硬的將蘇軾押解赴京。

蘇軾被下獄了,與蘇軾關係密切的親友,如蘇轍、司馬光,甚至連過世的歐陽修等20人都受到了牽連。

烏台詩案一出,凡是與蘇軾有關聯的都受到了牽連,梁府為了撇清,將梁師成母子趕出了梁府,梁師成的生母也因此一場大病撒手而去!

年幼的梁師成千裡尋父,歷盡千辛來到了東京,而蘇軾此刻還在大獄生死未知。

新黨還在窮追猛打,想通過打倒蘇軾牽涉進更多的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禦史舒亶不但認為牽連入案的王詵、王鞏都罪不容誅,甚至因收受譏諷文字,不申入司的張方平、司馬光、范鎮等也都該殺頭,其言曰:「收受軾譏諷朝政文字人,除王詵、王鞏、李清臣外,張方平而下凡二十二人,如盛僑、周邠輩,固無足論。乃若方平、司馬光、范鎮、錢藻、陳襄、曾鞏、孫覺、李常、劉攽、劉摯等,蓋皆略能誦說先王之言,辱在公卿士大夫之列,而陛下所當以君臣之義望之者,所懷如此,顧可置而不誅乎?」

不過蘇軾的那些友人們也沒有放棄,舊黨更是竭力營救,一旦蘇軾被殺,就代表了舊黨全面敗退,曹家聯繫上了光獻太皇太后曹氏!

蘇軾陷獄之初,太皇太后已在病中,接連幾日,看到皇上神色頗不愉快的樣子,便問:「官家何事數日不懌?」

「更張數事,皆未能就緒。有蘇軾者輒加謗訕,甚至形於文字。」

「莫非就是軾、轍兄弟?吾嘗記仁宗皇帝當年策試完畢後,回到宮來,喜道:朕今日為子孫得太平宰相二人,雖我老矣,已不及用,朕將留遺後人。」

太皇太后問這二人現在何處,皇上對以蘇軾現方系獄,曹太后說:「以作詩系獄,得非受了小人中傷。攈至於詩,其過甚微,吾已病矣,不可再有冤濫,致傷中和。」說著,這病中的老太太流下淚來。

神宗天性純孝,事兩宮,晨昏定省,必恭必謹。聽了太皇太后的話,心中一震,一邊恭答道:「謹受教。」一邊也流下淚來。

十月間,太皇太后的病勢已很沉重,神宗要大赦天下為太皇太后求壽,太后說:「不須赦天下兇惡,但放了蘇軾就夠了。」

十月十五日,皇上以太皇太后「服藥」,降詔:「死罪囚流以下,一律開釋。」

十月二十日,太皇太后光獻曹氏崩逝,蘇軾以罪人不許服喪,「欲哭則不敢,欲泣則不可」,故作輓詞兩首,其第二章自維身世,非常沉痛。如曰:「未報山陵國士知,繞林松柏已猗猗。一聲慟哭猶無所,萬世酬恩更有時。夢裏天衢隘雲仗,人間雨淚變彤帷。關雎卷耳平生事,白首纍臣正坐詩。」

這個時候,神宗皇帝已經決定對蘇軾從輕處理,只是缺少一個台階。

皇帝也是要面子的,之前烏台詩案搞得這麼大,牽連了這麼多的人,連將門王家的家主王詵都牽連進去了,若是沒有一個台階,皇帝的面子往哪裏放啊?帝王的尊嚴還怎麼維護啊?

皇帝的心意又如何瞞得過宮裏的那些人,況且神宗皇帝根本就不想隱瞞自己的心意。

要說宮裏的關係,自然非將門莫屬了,而將門正是舊黨的主力!很快,消息便傳到了蘇府!

趁熱打鐵的道理,百姓都知道,又何況是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蘇府。

蘇府決定趕緊為皇帝送上一個台階,而此時前來認父的梁師成便成了蘇府送上的台階!

在古代,施行的是「株連製」,所謂「株連製」,簡單來說就是,一人犯罪,全家遭殃(受株連)。一些年紀尚小的族人,往往就會被凈身入宮,做了太監。

蘇府的台階便是將前來認親的梁師成送到宮裏凈身來表示蘇家已經認識到錯誤了!

於是,年幼的梁師成便稀裡糊塗地就這麼進宮做了太監!

皇帝得到了台階,蘇軾知道自己的錯誤了,親生兒子都送進宮來表忠心了,為了顯示皇帝的寬宏大量,那麼自然也要從輕處理了。

十二月二十九日,神宗就自禁中特遣馮宗道赴禦史台覆按本案,歸報後,即行定讞。所為處分是:

一、蘇軾責授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充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令禦史台差人轉押前去。

二、絳州團練使、駙馬都尉王詵,追兩官,勒停(勒令停職)。

……

在梁師成進宮後,心懷愧疚的蘇家通過將門的關係,在宮裏大肆宣揚梁師成的孝義,這本來就是書香門第的拿手好戲,於是梁師成在宮裏成了孝義的象徵!

要知道在古代,百善孝為先,在古人心目中,一個孝順的人再壞也壞不到哪裏去,梁師成也因此在宮裏脫穎而出,最後被向老太后看中。

向老太后本來就是書香門第出身,對著梁師成有著天然的好感,況且梁師成進宮救父與那賣身葬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更是為宮裏津津樂道,乃是孝義的象徵,日後託付梁師成照顧自己那兩個不成器的兄弟也放心。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