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宋吹》第七百二十章 武林大會四十二
李乾順還出兵幫助遼平息了拔思母部的起義,處死曾為梁太后策劃擾宋邊境的嵬保沒、結訛遇二人,並遣使向宋朝上謝罪表,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分別向遼、宋表達了誠意,這才得到苟延殘喘的機會,但是危機只是得到緩解,並沒有解除,只要一天李乾順沒有娶到契丹公主,那麼西夏國內的那些黨項貴族們就不會死心!

西夏李姓能做西夏國主,那是有遼人撐腰,那麼現在遼人不願意繼續信任西夏李姓,其他的黨項貴族都看到了希望,做狗,我也行啊!

而且這事還真有先例,當年李元昊在遼人的扶持下得以建國,南征北戰所向披靡,河曲之戰中,更是擊敗禦駕親征的遼興宗,算是徹底惹怒了遼人。

遼人隨後略施小計,便使得西夏陷入內亂,戰場上無敵的李元昊死於次子寧令哥之手,在李乾順親政之前,西夏國事盡落後族之手,可以說西夏李姓完全成為了傀儡。

可是小梁太后詮釋了不作不死,使得遼人不再信任後族,西夏的大權又回到了李姓手中。

但是李乾順知道,這個權力只是暫時的,遼人一旦有了人選,自己的下場會很慘。

所以李乾順在母后被遼人毒死的情況下,還拚命向遼人大表忠心,以求取得遼人的信任。

能不能娶到契丹公主,便是遼人是不是繼續信任並支持西夏李姓的最明顯的政治信號,但是隨著求親使節團的被拒絕,西夏國內的黨項貴族都看到了希望,遼人不信任西夏李姓了。

權力的交替是殘酷的,李乾順明白,一旦其他黨項貴族取得了遼人的信任,那麼自己的末日便到了,所以為了能娶到契丹公主,鞏固自己的政權,別說是二十一萬貫,就算是再多的錢,李乾順也只能答應下來。

蕭奉先的使者也沒有讓李乾順失望,表示如果蕭大王只是收回成本,那麼蕭大王最多不在李乾順求娶契丹公主的道路上作梗,如果蕭大王這筆墊付的錢能按照當下印子錢的演演算法收回,那麼心情更加愉悅的蕭大王肯定是要為李乾順說上幾句好話的。

李乾順自然是選擇了按照印子錢的演演算法了,蕭大王是當代遼皇的小舅子兼心腹,只要能為自己在遼皇面前美言幾句,西夏李姓重得遼皇的信任還不是小菜一碟?

在蕭奉先使者帶來的宋人帳房經過一番複雜的計算之後,得出一個整數五十八萬貫!

這筆帳,李乾順認了,可是李乾順雖然是西夏國主也一次性拿不出這麼一大筆現金啊?

蕭奉先的使者是經過包定指點的或者說這件事完全就是包定在運作,蕭奉先只是配合等著收錢,自然帶著解決方案來的,沒錢可以用物資低啊!

隨著出使大遼的西夏使節傳回國內的好消息-遼皇已經鬆口了,正在甄選婚嫁的公主!李乾順當即讓包定派來的帳房們開始清點西夏境內的各種物資,只要能娶回契丹公主,化解迫在眉睫的危機,砸鍋賣鐵也要上啊!

在這些帳房的嘴裏,西夏的各種物資都成為了不值錢的破爛,李乾順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蕭奉先又大賺了一筆!

張安安的本意是讓蕭奉先督促西夏兌現承諾,配合道家的人迎回戰死西夏的將士骸骨,但是這件事不賺錢啊,蕭奉先沒動力啊,自然也就不上心了。

本來包定幫助蕭奉先賺錢也是為了將這些事都捆綁起來,督促蕭奉先促成此事,但是卻接到了趙佶的傳話,大宋要撕毀協議滅夏,唯獨缺少一個佔據大義名分的理由!

趙佶這麼一說,包定便明白了,只要夏人不配合迎回將士骸骨,這就是毀約,必定激起大宋軍民的強烈憤慨,出兵西夏也就順理成章了,連遼人都不好意思阻攔,因為這本來就是蕭奉先答應少爺的!

所以包定拚命為蕭奉先等契丹貴族壓榨西夏的財力,也算是間接為大宋出一份力,並且對於蕭奉先應該督促西夏配合迎回骸骨一事隻字不提,蕭奉先沒有動力,包定也不催促,自然樂得撒手不管了。

蕭奉先回國後,自然是將有關張安安的事都向遼皇彙報了,並且著重提了有關日本的三神器有「萬世一系」之功效。

對於「萬世一系」,只要是帝王都是要瘋狂的,遼皇一邊派人打聽日本三神器,一邊就要調整國策,將東征日本提上日程了。

隨著有關日本皇室和三神器的消息不斷完善,,遼皇已經完全確信三神器確實有著「萬世一系」的功效,日本皇室大權旁落這麼多年,已經完全淪落成傀儡了,還能屹立不倒,甚至還能以退位出家的形勢重新展開鬥爭,這已經完全出乎了遼皇的認知,除了三神器的「萬世一系」已經沒有別的能解釋得通了!

這樣一來,遼皇就要調整對待西夏的政策了!儘快穩定西夏,下嫁契丹公主也要擺上日程了。

本來遼皇已經很不待見西夏李姓了,只是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來取代西夏李姓這才拖延至今,而且遼皇還打定主意,能拖多久就多久,西夏人心不穩,爭權奪利,對於遼人來說,才會更加倚重遼人,才最符合遼人的利益。

只是現在情況有變,遼人需要東征日本奪取三神器,那麼一個穩定能牽製住大宋的西夏就很有必要了。

三神器有「萬世一系」的功效,大宋也知道啊,契丹鐵騎無敵天下,那是在陸地上,可是東征日本需要橫渡大海,遼人的水軍根本就無法與大宋抗衡啊,那麼一個能拖住大宋東征步伐的西夏就尤為重要了,只要能拖住大宋使其無法全力東征日本,為大遼爭取時間,就算是把西夏打沒了,遼皇也在所不惜!

蕭奉先是遼皇的心腹,自然知道遼皇的心思,而包定又及時為蕭奉先遞上了掠奪西夏的可行方法,蕭奉先甚至遼皇自然全力配合包定制定的方案了。

西夏雖然是遼人的一條狗,但也是一條有著自己思想的一條狗。

就算是遼皇現在一聲令下,西夏也已經無力再與大宋開戰了,但是遼皇和蕭奉先通過掠奪西夏財富,激化西夏國內矛盾,使得西夏明知是飲鴆止渴,也不得不通過對宋戰爭來轉移矛盾,只要在戰場上贏了大宋,那麼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解決了。

可以說,宋、夏、遼三方出於各自的目的,都需要爆發戰爭,於是第五次宋夏戰爭就這麼爆發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