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宋吹》第五百七十二章 這場恩科不一樣二十三
王安石變法從理財入手,提出了「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的口號,但實際上,在新法推行過程中,大部分改革措施如青苗法、免役法、均輸法、市易法等等,恰恰加重了對百姓的剝削,產生了種種弊端。這些弊端不僅給反對派以攻擊新法的口實,同時也使新法失去了民眾的支持。

可以說王安石變法在這些人的手中開始變樣了!

所以後世將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歸咎於其所用非人,但真是這樣嗎?張安安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面對眾人統一的所用非人,張安安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錯!」

張安安說出了自己的見解,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在王安石將反對者都打成了奸佞之後,變法已經註定了是要失敗的,變法之所以失敗的最大原因還在於王安石!

在眾人驚愕的眼神中,張安安先解釋了一下什麼是屁股決定腦袋。

什麼是屁股決定腦袋,用文明一點的說法叫做「位置決定想法」。一個人坐什麼位置,往往決定了他思考的角度和範圍。

就拿新法來說吧,由於王安石的強硬作風,將反對者統統打倒,那麼下面的那些官吏為了政治正確,不得不擁護新法,不然就是奸佞,要去南方呼吸瘴氣的!司馬光、蘇東坡等人就是很好的證明嘛!

在這種情況下展開的新法,就算是有什麼問題,官吏們也不敢上報啊,屁股決定腦袋,一旦上報了,被王相公覺得自己是反對新法的,那麼下場很很慘的!

而王安石只看結果不問過程的霸道做法又使得那些一心往上爬的官吏們看到了希望,只要能讓數據好看,讓王相公將自己視為變法先鋒,百姓受點苦又算得了什麼!

呂惠卿之流就是這麼做的,而果然受到了王安石的重用,被視為改革肱骨,榜樣已經有了,跟風者還會少嗎?

而王安石又一心想做聖人,什麼都想要,就拿青苗法來說吧,王安石規定了不得虧損官本,那麼官吏們為了不虧損官本,保住自己的官帽子,就會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不得虧損官本是吧!考核是吧!那麼官吏們就讓富人給窮人擔保,窮人還不起,那不是還有富人擔保嘛,這樣官本就不會虧損了!

至於說富人願不願意給窮人擔保,在權利面前簡直不堪一擊,不擔保是吧,那就是反對新法,是奸佞,本官收拾你!

讓富人給窮人擔保還只是比較有良心的做法!更有甚者,想出了斂財之路,官商勾結,強行攤派!

什麼?你說不要貸款,那不行,必須要,不要就是蓄意破壞新法,給本官抓起來;

什麼?你說今年收成不好,還不起,暫緩點時日?對不起,官府的錢你也敢欠著不還,你是覺得牢飯好吃啊!

什麼?你不想吃牢飯,又沒錢還?那行,這是我兄弟,可以幫你解燃眉之急,就是利息高了點!

什麼?你不想借印子錢!來人,牽牛趴屋,賣兒賣女,也得給本官將錢還出來!

銀子就這樣流向了國庫,而其中又有多少官吏上下勾結,趁機斂財,只是苦了百姓!

張安安這麼一說,考生們也是鴉雀無聲,紛紛扣心自問,如果是換了自己又會怎麼辦?

答案是除非自己是聖人,沒有一點私慾,不然自己也會像這些官吏一樣,因為自己捨不得艱苦得來的那頂官帽子!

按照張安安的說法,熙寧變法要想成功,全天下的官吏都得是聖人才行,可聖人五百年才出那麼一個,有那麼多聖人嗎?

所以,張安安最後的結論是變法必定失敗!

「難道大宋真的沒有希望了嗎?」這時一個悲倉的聲音響起,正是海賊之子郭勝。

這句話也問出了絕大部分考生的心聲,所有人的眼神都紛紛看向了張安安。

對於改革,張安安是深有體會,張富貴就是新中國改革開放那第一批富起來的人之一,經常對張安安感慨,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這美好的生活,感慨改革開放之初那位老人的不易!

張安安向著蔡京一指,說道:「變法要想成功,就得看蔡相公了!」

張安安再怎麼學渣,也知道今後的十幾二十年將是蔡京蔡太師的天下,變法只能在其手中完成,若是貿然推出一個人來,先不說變法能不能推廣,只怕人會不會被蔡京搞死都是個大問題。

蔡京現在雖然高舉變法大旗,但其只是將變法作為一個打擊政敵的工具,心中對變法其實那是一點底都沒有,現在被張安安指認只有自己才是變法成功的關鍵人物,那心裏也是有點慌的,自己對變不變法根本就無所謂啊,自己隻想爬上權利的頂峰啊!

現在的蔡京還不是日後那個一呼百應的蔡太師,眾人對於其能力還是相當質疑的,蔡京就是個牆頭草,新黨舊黨兩頭跳,變法在其手中能成功?

別說眾人質疑了,蔡京自己心裏都一點底沒有,在蔡京看來,變法這麼艱難的事,也只有王安石這種撞了南山都不回頭的人才會成功,擱在自己身上就算了吧!

可是張安安隨後的話解釋了為什麼變法只有蔡京才能成功,也令蔡京信心倍增!

張安安說道,當日他以滅絕天花之法來替天道叔叔了卻因果,滿朝文武只有蔡京挺身而出,沒有盲目相信,而是先在京城郊區進行了試驗,確認了滅絕天花之法的有效性,這才上報朝廷推廣全國,這種不盲目、謹慎的態度才是變法成功的最大要素。。。

要知道之所以變法,說明前人的經驗已經不管用了,前人的經驗可以借用,但是南橘北枳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就需要摸索出一條具有符合時代特色的變法之路,那麼再怎麼小心也不為過!

蔡相公的這種做法就很好,先在一地進行試驗,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權衡利弊,最後有了成熟的方案和經驗再向全國推廣,不但具有說服力,還有著明確的方向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