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葬狼谷》第二十二章 洋鬼子遭遇武閻王4
4.

5月7日拂曉,在洛陽城西關國軍臨時指揮部頂樓瞭望塔上坐鎮指揮的武麟,正手舉望遠鏡憑窗遠眺,忽有一個年輕的通訊員從樓下匆匆跑上,徑直走到武麟面前啪的一個敬禮後大聲報告說:「報告司令,剛剛收到電訊,龍門陣地幾經爭奪最終失守,日軍佔領香葛山最高峰,我83師傷亡慘重,僅有少數將士突圍脫險,已撤至龍門伊河西岸。」

聞此噩訊,武麟登時一震,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又有一個通訊員接踵而至,急急向武麟遞上一份密件,武麟看後大吃一驚,兩眼直愣愣地回望洛陽,眉頭緊鎖,連連搖頭,好大一會兒回不過神來——原來,在洛陽保衛戰火爆正劇才剛剛開啟關鍵時刻,蔣鼎文竟然帶領所屬國民黨第一戰區主力部隊棄洛陽西逃,臨行前留下命令,將防守洛陽的艱巨任務實落落砸在了武麟的第15軍身上。

武麟,字歧峰,河南伊川人。早年為報父仇而投筆從戎,參加過北伐戰爭、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中條山戰役,歷任鎮嵩軍第二路第四營營長、陝西陸軍第二師工兵營營長、炮兵團團長、步兵第三旅旅長、第八方面軍第四軍第八師、第六十七、第六十四師師長等職,因表現英勇、戰功卓著,於1939年10月至1944年中原會戰時任國民黨第十五軍軍長,洛陽警備區司令。其麾下第15軍的前身是民元時期的鎮嵩軍,多為豫西子弟。後經職業軍人劉茂恩組編整訓,逐步脫離「土匪」「趟將」色彩,成為戰鬥力較強的正規部隊。這支軍隊不願看到家鄉淪陷,保家衛國的熱情十分高漲,臨時配屬給武麟的94師原屬第14軍,基層官兵多是黃埔軍校學生,戰鬥意志十分頑強。然而面對數萬日軍的重重包圍,在原有第一戰區所轄40餘萬國民黨部隊棄洛潰逃之際,僅靠他的第15軍64師、65師和川軍的第94師共1.4萬人的雜牌混編部隊守衛洛陽,顯然敵眾我寡,難有勝算。

此時此刻,武麟手持上峰電令再三審視,沉吟良久,儘管他面有難色,憂心忡忡,但還是強打精神,強自鎮定,當即召集旅以上幹部匯聚到他的臨時指揮部,緊急商討應急之策,詳細部署守城方案,號召大家要抱定殺身成仁的打算,上下同心,同仇敵愾,誓與洛城共存亡,直至戰鬥的生命的最好一刻。各部隊首領接受命令後當即回到各自防區,迅速召集部屬緊急動員,付諸行動,構築、加固前沿工事,進行緊急而必要的戰前準備。

駐守西工防區的第64師師長劉獻捷,接到任務後當即召集所屬連、營長以上幹部開會,佈置守衛西工陣地,並以「步步求生,時時可死」的決心,與全體官兵互勉,達成上級所賦予的神聖使命,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環境下,都要堅持革命軍人忠勇報國的豪俠氣魄和戰鬥到底的意志,以期不負國家重託和地方殷切的期望。

11日晨,日軍向國軍64師駐守的西工防區發動進攻,雙方先後在下池、七裡河、興隆寨、翟家屯等地進行激烈戰鬥。

64師191團連長張朝安率領全連戰士英勇阻擊敵人。當他看到接連有眾多碉堡被敵奪去後,十分震怒,組織敢死隊發動反攻,猛衝猛打,連續奪回七座碉堡。敵人屍橫遍野,倉皇逃遁。

2營5連連長帶領全連戰士,憑藉西下池的牢固工事,一整天都在阻敵過河。陣地正面是日軍的5輛坦克及大批步兵,國軍火力雖不及日軍,仍打退了敵方的一次次進攻。後來,日軍從東西兩個方向發動攻擊,坦克衝到國軍陣地前沿,2營5連的重機槍手換上有一定穿甲能力的鋼心槍彈,向坦克甲板薄弱處射擊,還有殺紅了眼的士兵抱起集束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

排長李軍義率全排戰士以集束手榴彈和血肉之軀英勇阻擊日軍坦克前進,炸毀日軍坦克5輛,斃敵30多人,整排官兵全部犧牲。

13日,負責防守邙山南麓的64師和負責防守邙山北麓的65師,利用邙嶺的梯田斜坡、懸崖壕溝及各村民房做掩體,用混凝土和磚石修築隱蔽火力點,以散兵壕和交通溝把各個火力點連接起來。在火力點外圍挖防坦克壕,在防坦克壕附近埋設地雷。這兩個師憑藉這些半永久性工事迎擊敵人,堅守邙嶺,與敵逐村逐地進行爭奪,多次進行白刃格鬥。

在洛陽後洞陣地,194團2連連長韓昆生擒日軍大隊長藤下,日本兵蜂擁來搶。韓昆急忙刺死藤下,自己也倒在日本兵的刺刀之下。副連長賈樂民見狀大吼一聲,抱著八枚手榴彈沖入敵群,與50多名日軍同歸於盡。

在連續三天三夜的激烈戰鬥中,日軍一次又一次撲入我方陣地,又被守軍一次又一次強硬逐出,反覆爭奪達十數次,斃傷日軍兩千多人,守軍也有重大傷亡。

22日,日軍以63師團、坦克第3師團等數倍於國軍的兵力猛攻陣地,洛陽朝不保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