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劫貂蟬》第四章 要做實事,難啊
完了,馮田死了!

不但看到馮田被殺的將士,士氣低落了。

就是沒看到的,見大旗倒了,那也是心中一涼,都疑神疑鬼的,感覺馮田恐怕夠嗆。

於是馮田軍士氣迅速低落,鬥志淪喪,被李蒙一鼓作氣殺敗了!

「什麼?馮田被殺了!」正在和李典對殺的徐榮,很快得到稟報,得知馮田被殺,馮田軍大敗。

徐榮大吃一驚。

但為時已晚,此時的李蒙,再接再勵,已經領兵殺入徐榮的大營。

徐榮的大營,剛剛初具規模,很多地方的寨牆都不高,寨外的壕溝,也十分的淺且窄。

給了李蒙攻入大營的機會。

李蒙乘虛而入,他一路無可阻擋,殺入了徐榮的大營!

而徐榮卻沒有在營寨中,這給李蒙大開殺戒,提供了可能,李蒙如虎入羊群一般,勢不可擋的衝殺。

殺得徐榮軍四散奔逃,一潰千裡。

「李蒙,我要殺了你!」徐榮還是殺了回來,他已經顧不上和李典對戰了,他要火燒眉毛故眼前。

但眉毛已經燒沒了,眼睛都已經著火了。

徐榮顧眼前,他都顧不上了,他帶領大軍來救大營,但根本做不到。

不但李蒙殺瘋了,李典也如影隨形殺來。

徐榮被兩面夾擊,他的兵迅速被殺敗!

「完了,全完了!」徐榮大敗虧輸,他根本無法扭轉乾坤,他腳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什麼?大營被攻陷?」王冥聞報大驚失色。

「殺回去,救大營!」王冥的兵還是多,他而且就要殺敗樊稠了。

樊稠要擒賊擒王,他卻殺不到王冥的面前,望洋興嘆。

王冥的形勢,十分的樂觀,他就不顧一切的,帶領兵馬殺回,王冥要力挽狂瀾。

但王冥很快失望了。

因為李蒙殺瘋了!

李典也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王冥悲催的,他被三面夾擊,被李蒙、李典、樊稠夾擊!

雙拳難敵四手,王冥要力挽狂瀾,他根本是癡心妄想,他不但沒有扭轉乾坤,他反而被摧枯拉朽般殺敗。

王冥被殺得慘敗,更是悲催的,王冥敗陣後,他遇到了樊稠。

「擎天!」樊稠眼睛都殺紅了,他看到王冥,他想都不想的,他激發了武技。

一擊必殺,王冥被樊稠殺死!

「追擊!」宜將剩勇追窮寇,樊稠一路的追殺。

李蒙、李典也不甘落後,也一路掩殺。

殺死殺傷徐榮軍不計其數,俘虜數千徐榮軍。

李清大勝一場。

撥雲見日,徐榮被殺敗,本來要進兵的牛輔,便猶豫不決了,暫時留在了虎牢關,而沒有立即進兵。

那麼牛輔不進兵,董越等也沒有出關。

於是滎陽暫時無憂了。

「兄長,你料事如神啊。」凱旋而歸的李蒙,笑得見牙不見眼了。

「料事如神談不上,不過,為兄運氣很好,僥倖大勝一陣!」李清是勝了,但李清很有自知之明,他十分清楚,這一戰勝得太僥倖了。

若不是馮田不自量力殺出,而且被李蒙殺掉,那麼李清就必然大敗虧輸。

真是萬幸啊。

李清的運氣爆棚啊!

「這一戰獲勝,都是各位兄弟的功勞!」李清大獲全勝,他得了很多戰利品。

三千多匹戰馬,還有大量的刀槍棍棒,帳篷也得了很多。

當然最讓李清開心的,那就是糧草了。

徐榮軍的糧草,都被李清奪了,李清剛剛開倉放糧,分發了不少糧草,他還為糧草發愁呢。

但得了徐榮的糧草,李清近一階段,就不用為糧草發愁了。

而且李清還得了不少的酒肉。

那麼乾脆,李清就用徐榮的酒肉,來犒賞三軍,來慶祝勝利。

於是滎陽城內大排宴席,李清在慶祝勝利。

有人歡喜有人愁。

徐榮棋差一招,他憋屈的被殺得慘敗。

近兩萬人馬,被殺死殺傷一半,徐榮還剩不到一萬人了,而且傷兵滿營。

徐榮太憋屈了。

而且李清大勝,震懾了董卓軍,使得牛輔等人,都沒有出兵,暫時留在了虎牢關。

更讓徐榮氣憤。

「他娘的!」徐榮太憋氣了,他急於想報仇,但牛輔等人都不出兵啊。

徐榮又剛剛敗陣,他的殘兵敗將,士氣十分低落,他出兵,他根本沒有勝算。

就是去送死。

因而徐榮雖然憋氣,他卻也只能按兵不動。

給李清喘息的時間。

「我出城,去體察民情!」次日一早,李清吃過早飯,他就帶著貂蟬,還有晴兒、冬梅兩女,以及十幾個大兵,李清出了滎陽城。

「草民見過郡守。」李清佔領滎陽,李清就自稱郡守,河南尹的郡守。

因而百姓都認為,李清是河南尹的新的郡守。

而且李清愛民如子,李清開倉放糧的消息,早已經不脛而走,被百姓傳得沸沸揚揚。

「李清是好官啊,對百姓特別好。」

「是啊,李清體察民情,關心百姓疾苦,這樣的好官十分難得。」

「李清這麼好的官,若是能永遠留在河南尹,留在我們滎陽,那就好了!」

……

李清一路體察民情,他聽到的都是讚揚的聲音。

自己這麼得民心,真的意想不到。

李清喜上眉梢。

「父老鄉親們,你們想不想當兵,若是想當兵吃糧,那就前往滎陽城。」李清趁熱打鐵。

「我想當兵!」

「還有我,我也想當兵!」

……

洛溪村,一個幾百人的小村莊,居然有幾十人要當兵。

這足以看出,李清十分得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李清喜形於色。

「父老鄉親,你們的農具有些落後了,我要給你們改一下。」李清體察民情,同時李清也想,為百姓做實事。

而為百姓改進農具,就是李清要做的,第一件實事。

李清是農村長大的,他對農具再熟悉不過了,他早就留心了,他看到,漢末的農具,比起穿越前,比起現代的農具,要有很多不足。

影響生產力,李清早就想大刀闊斧的改造農具了。

但李清被追得,如喪家之犬一般,他自顧不暇,他根本沒有精力,去改變什麼。

李清終於在滎陽落腳了,並且選中滎陽,作為根據地了,那麼李清就要造福一方。

為滎陽百姓,做一件實事。

「改農具?這農具需要改嗎?」

「是啊,祖祖輩輩使用的,都是這些農具,用改嗎?」

「多此一舉。」

……

李清的做法,馬上被百姓質疑了。

「唉!要做實事,難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