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千古第一奇女子:魚玄機》323 京城來客
劉瞻聽幼薇敘說前因後果後,捋著鬍子笑道:「這事要怪只能怪你自己,你那天為什麼要盯著人家看?盯著人家看也就罷了,還好死不活地做出那樣一首詩來,你說,人家妻子能不有想法嗎?」

幼薇道:「他那麼古板的一個人,你不覺得他挺有意思嗎?我就想逗一逗他,誰知道被他老婆聽到,真不是故意的。」

「我給你想了個主意,你要不要聽聽?」

幼薇自認沒有更好的辦法消除別人的懷疑,於是疑惑地看著劉瞻道:「什麼主意?」

劉瞻理了理袍子,道:「左名場這人老實可靠,家境也不錯,你若能跟他議親,一切不攻自破。」

幼薇頓時紅了臉,心裏想著,莫非剛才劉瞻跟左名場說的就是這個?不過她對婚事還很抵觸,因而道:「我暫時沒有這個打算。」

劉瞻也不強求,只是點了點頭,兩個人再沒有說別的,車子很快到了城門口。劉瞻當先下了車,幼薇跟在後面,城門處的守衛看到劉瞻身上的官袍,連忙躬身行禮。

劉瞻擺手,帶幼薇行到城門外,然後就在這站定了,看樣子是在等人。

幼薇就奇怪了,上次諸道鹽鐵轉運使徐商來揚州,劉瞻也是迎接了,但沒有迎到城門外來,這貴客是誰,竟能讓淮南節度使長史迎至城門外?

兩人站在城門外等候,守衛幾次過來要搬凳子和打遮陽傘,都被劉瞻拒絕了,他就這樣負手站在早晨的太陽底下。畢竟是六月盛夏,早晨的太陽雖然稱不上驕陽似火,但照在身上還是有點灼熱。

劉瞻站在那裏,頗有點望眼欲穿的感覺,幼薇就更奇怪了,這到底是誰啊?京城來的大官,所以讓劉瞻如此重視?能夠讓劉瞻繼續升遷的人?好像這些猜測都合情理。

當路的盡頭一輛馬車緩緩出現時,劉瞻換了個站姿,幼薇也連忙端正身姿站好。

慢慢地,車夫甩鞭趕車的手勢也能看得清楚了,劉瞻向外踱出幾步。看得出來,他有些激動。

幼薇跟在劉瞻身後,也是翹首張望。等車夫把車在兩人面前停穩,車簾掀開,一個身穿藍色直裰的男子彎腰從車裏出來,一下車就與劉瞻抱在一起哈哈大笑。

幼薇揉了揉眼睛,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眼前的男人,他怎麼會到這裏來?

這位頭戴玉冠,穿常服,腳蹬黑靴,面帶笑容,與劉瞻關係親密的人是誰呢?他正是被京城人稱之為「活閻王」的溫璋。

沒錯,溫璋在做了兩年大理寺丞後,慢慢地得了「活閻王」的綽號。這個名號不僅在京城聞名,在全國各地都大有名氣,以至於他這次赴任將受到各種阻撓,這是後話。不過由此可見,「活閻王」這個稱呼對人們的震懾力有多大。

溫璋哈哈笑著與劉瞻來了個熊抱後,很快放開,眼睛落在幼薇身上,對幼薇比了個大拇指,道:「想不到你還有這方面的才能。」

幼薇迷惑地看向劉瞻,劉瞻道:「我把上次的兩個案子寫信給了老溫,他這次被派去做武寧節度使,在那裏有小小的不愉快,便先到揚州來了。」劉瞻在給溫璋的信中詳細介紹了幼薇在兩個案子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溫璋道:「聽他在信中說得你神乎其神,我就想來看看,想不到卻是熟人。」

幼薇笑道:「都是長官吹噓出來的,我只不過提了個小少的意見而已。」大家又寒暄了幾句,幼薇問道,「溫先生什麼時候被派到徐州來了?在京城都沒聽到消息呢。」

幼薇之所以有此問,乃是因為武寧節度使州府設在徐州,其軍稱之為武寧軍。自王智興鎮守徐州之後,募勇士三千人自衛。這三千勇士,非比常人,有銀刀雕旗門槍挾馬等名。這些人因武力高強,所以驕縱不法,每派鎮帥過去,往往被這些勇士所驅。宣宗年間,朝廷派田牟到此,田牟採用飲酒犒賞的方式,這些勇士才得以撫慰。但田牟犒賜,往往日以萬計,朝廷花費頗劇。現在田牟突歿,朝廷想不到誰還能鎮壓武寧軍,便派了溫璋前去,想著溫璋素有活閻王之稱,或能鎮壓一二。

溫璋敘明前後,道:「我人還未到徐州,便已受到阻撓。正巧接到老劉的信,便想見識一下他口中的神人,沒成想是你。」

幼薇聽他才從京城出來,衝口問道:「那請問,飛卿,哦,我是說溫庭筠先生有沒有為你送行?」

溫璋彷彿猜到幼薇要問什麼,道:「他來送行了,不過他沒有信件交給我,除了為我送行外,也沒說過別的話。」

幼薇臉上漫過失望,在這裏,她有朋友相伴,也有工作要忙,但是,獨自一人的夜晚,她總是不由自主地回憶起過去的一切。她想魚娘子,甚至魚秀才,想長安的朋友們,想聽到他們的消息,哪怕隻言片語也能稍作慰藉,然而沒有。

或許是因為她出來的時間還不夠長,或許溫庭筠不希望她牽掛家裏人。總之,溫庭筠沒有信件寄給她,薛裒等人也沒有。

劉瞻和溫璋感情很好,兩人從溫璋京城被調,談到半路上接到劉瞻的信,溫璋便立時趕過來等等。說到這裏,溫璋便問起幼薇接觸這些案子時是怎麼想到那麼好的方法的。幼薇對這問題明顯不感興趣,隻說機緣巧合,恰好到了寺院,於是便想到了。溫璋又提了好幾個問題,幼薇都輕描淡寫地帶過了。

等到中午,劉瞻把人帶回自己家裏喝酒敘舊去了,幼薇便回到辦公室裡,在那裏坐了一陣,因為劉瞻沒有任務吩咐給她,幼薇在長史處呆了一陣便回家了。

金絲菊正值花期,每天都有菊花開得正好。幼薇早上便把那些完全盛開的金絲菊採摘下來,放在竹架上晾曬。回來得早,幼薇先去看曬在竹架上的金絲菊。

一般來說,頭一天曬過的菊花,經過第二個太陽曝曬,下午回來就已經乾透。幼薇便把它用紙仔細包好,準備收集夠多時,拿來送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