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千古第一奇女子:魚玄機》371 出遊
這天,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府衙組織大家公務出遊,說是辛辛苦苦工作幾個月,要趁現在最舒服的時候到外面走走,所有食宿費用府衙全包。

大家都非常高興,為了增加歡樂氣氛,史君允許大家帶家屬出行。幼薇自然邀請了國香,左名場正好帶上他父母,就連劉瞻也帶上了夫人和女兒。

劉瞻邀請幼薇與他們同坐一輛馬車,但幼薇拒絕了,因為國香早就猜到史君會有此舉,於是叮囑幼薇道:「我會開一輛馬車去,你得跟我一起。」

比起與劉瞻、劉夫人同坐一輛馬車,幼薇當然選擇國香,一路上可以無拘無束,想哭就哭,想鬧就鬧。

一路上浩浩蕩蕩。劉瞻向來親民愛民,與民同樂,揚州百姓也趁機出遊,於是這支隊伍越來越長,越來越長。

這次出遊的地方叫觀音山。這觀音山不高,但是在揚州人心中,它絕對是揚州的第一靈山,作為揚州城的自然製高點,站在山頂,可以遠眺整個揚州。

國香撩開車簾,看著浩浩蕩蕩的出遊隊伍道:「以前也跟父母出去玩過,但這麼多人一起出發,還是平生第一次。」

幼薇笑著往外探頭,「我也是第一次加入這麼豪華的出遊隊伍。要不是允許帶家屬參加,我將是這隊伍裡最尷尬的一個。」

「放心,這樣的事不會發生,劉長史考慮問題還是很細緻周到的。」

幼薇隨口應道:「是嗎?」

國香點頭,「看起來很嚴肅的一個大官,實際上挺為人著想的,很能照顧下屬和家屬的情緒。」

「哦。」幼薇嘬嘴點頭,一副聽從說教的樣子。

國香突然叫道:「我姨母姨丈的車,搶到我們車前面去了。」說完,她站起身來,撩開前面的車簾,催車者開快點,追上前面那輛車,最好能超過他們。

旅程就在國香的大呼小叫中進行,讓幼薇切實感受到什麼叫做熱鬧喧囂。

觀音山地處蜀崗東峰,山上古樹遮天,紅牆高聳,樓閣參差,山廟儼然一體,曲折又幽深。

從山前道路上山,迤邐曲折,攀登到山頂,山石鋪道,蜿蜒陡峭,兩旁如女牆,有「小長城」之譽。山上有圓通寶殿、迷樓、紫竹林、上苑等建築。

觀音山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佛像。這裏的佛像以「菩薩」為主體,同時供奉四大佛教名山菩薩,院落東側房中為文殊菩薩,西側房為普賢菩薩,文殊殿後為地藏王殿,在四大菩薩中又突出觀音菩薩,主殿圓通寶殿中供奉觀世音菩薩巨型坐像。

因山路崎嶇難行,幼薇等在山腳就棄車而行了。這一棄車,相熟的呼朋引伴,結伴前行。劉玲瓏便舍了父母跟幼薇走在一起。後來,又與左名場及其父母相遇。

左名場含笑跟幼薇打了聲招呼,便很自然地走到她旁邊來。左名場的父母,此時看幼薇的眼神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幼薇倒沒有因為前段時間的事而生出嫌隙來,含笑含了一聲「伯父伯母」。

左夫人應了一聲,感覺有些尷尬和不自在。國香叫了一聲「姨母」,左夫人笑起來,伸手在她身上拍了一下道:「啊,小淘氣,你也在這裏啊。」

國香嘟著嘴不滿道:「姨母,國香早已經及笄了,你怎麼能還叫這個名字呢?」

左夫人忍不住笑起來,「對對,小時候的名字不能叫了哈。」

劉玲瓏帶著丫鬟小環,來到左夫人面前行了一個晚輩禮,「伯母好,我是賢令阿姐的結拜姐妹,在家裏排行老三,大家都叫我三娘。」

左夫人早就聽兒子說過史君給魚賢令改了身份地位的事,也知道是因為與史君的女兒結拜為姐妹的事。

如今,史君的女兒就在眼前,而且還如此溫和懂禮,不論是出於對兒子前途的考量,還是出於對高官的敬畏,都讓她本能地加大了臉上的笑容,她上前一步握住劉玲瓏的手道:「啊,真是一個好孩子,長得也俊俏。」

劉玲瓏應對十分得體,「謝伯母抬愛,三娘與阿姐是姐妹,與左兄和國香姐是好朋友,伯母就跟三娘的親伯嬸一樣。」

這話讓左夫人身心愉悅,笑得更歡實了。國香對天翻了個白眼,嘟囔道:「鬼才跟你是好朋友呢。」

國香又野又蠻橫,她說什麼話左夫人都會聽而不聞,若是過分了還會偷空瞪她一眼。

大家沿著山路繼續往上走,觀音山海拔不高,但這些夫人小姐們平時養尊處優慣了,爬得慢,時不時需坐在路邊喘氣休息一會兒。也有人讓僕人組成人梯抬著上去,更有人事先做足了準備,讓人抬了小軟轎,一到山腳下,人就鑽進軟轎裡。

這種人很多。

只有像左名場這種老實人,才沒想到抬頂轎子上山去。

因為山並不高,像幼薇這種從小上山摘松子下水摸魚的人來說,上山並不費勁。一上去之後便把觀音山的幾個殿都看了個遍。等她把山上的景緻都看完,發現那些早到山頂的人已經佔了好位置,在山上埋鍋造飯了。

一時炊煙裊裊,菜香四溢。當然,做飯的不會是這些在官場上縱橫的人,也不會是他們養尊處優的夫人,而是家裏帶過來的奴僕。

幼薇道:「我們也找個地方吧。」因為按照安排,他們要在觀音山玩兩天一夜,這兩天一夜的住宿問題已經與佛寺聯繫好,但是吃的問題就得自己解決,其目的也是為了增加一些野趣。

為此,國香車裏準備了充足的食材。至於鍋碗瓢盆,就由左家安排。

左家僕人正在找埋鍋造飯的地方,卻聽有人喊道:「表嬸表叔,這邊來,我們已經做好了飯菜。」

大家抬頭看過去,只見李億一襲白衣,風韻天成,他這風姿註定他無論在哪裏一站,都將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附近其他人被他這一聲高喊吸引,立時引來不少人的招呼,「喲,子安君什麼時候來的?」「這不是狀元郎嗎,幾時回來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