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淺評水滸傳》浪淘沙—淺評水滸傳35
第四篇-路見不平一聲吼

英雄好漢美髯公

血海乾系救七傑-美髯公朱仝之一

大宋濟州府鄆城縣東溪村,有個頂天立地的好漢,托塔天王晁蓋晁保正。

東溪村溪對面西溪村,兩村井水不犯河水,因糾紛影響了東溪村民眾,晁保正到溪對面,將鎮村四五百斤青石寶塔,力舉頭頂,搬來東溪村。送其綽號托塔天王。

晁保正為人仗義疏財,扶危濟困,遠近聞名。這日,行走江湖的好漢赤發鬼劉唐,連夜趕到東溪村,慕名找到晁天王,送來一套富貴。

原來,當朝蔡太師,六月十五日,六十大壽。各路諸侯、州、府、郡、縣,紛紛表忠心,獻愛意。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書大人,太師乘龍快婿。當然不能落後,把各地進奉的十萬貫錢財,購買金珠寶貝。蕤賓節五月初五日前,籌備完畢。

赤發鬼沿路探聽,要與晁天王劫取不義之財。晁天王與趕來的智多星吳用,積極籌劃。入雲龍公孫勝,打聽好確切路線,趕到東溪村,共同謀舉大義。吳用又聯合石碣村阮氏三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七星聚義,黃泥崗智取生辰綱。

有好事者說,七星劫取生辰綱,雖是不義之財,七星劫富而不濟貧,而是私自平分。不是好漢行徑。作為宣傳名著,口無遮攔的道德俠了。。標新立異,獨創新說,無有事實根據,是對名著的曲解,只能造成讀者的誤讀。三年窮知府,十萬雪花銀。是對貪官汙吏的憤恨,人人劫而取之,英雄好漢行徑。冒血海乾系,恐被發現,何來濟貧!要歷史地、站在當時觀念,不當道德俠,才能讀懂名著。

又有好事者,吳用諧音無用,智取生辰綱,漏洞百出。口無遮攔了,這是看紅樓多了,作了一個夢。施耐庵寫出吳用智比張良、才似孔明,百無一失是為智,連環妙計是為多。智取生辰綱,智則智取,力則力取。何為無用!有提出,假如楊志等,沒有喝蒙汗藥酒,這是相當然假設。兩個好漢鬥住青面獸,四個好漢戳死三五個軍士,百日鼠白勝掄起挑酒扁擔,打殺軍士一二個,智多星揮鐵鏈,也得打暈一個。這叫力則力取。

黃泥岡搶劫案,震動了朝野。蔡太師勃然大怒,去年生辰綱被劫,強人尚未緝拿。償著甜頭,沒清沒了,這就是公開叫號。

派出府幹,拿著均貼,下道均旨,限期破案。否則,濟州知府,要到沙門島走一遭。濟州知府震驚,知道蔡太師這老傢夥,說得出,做得到。限觀察緝捕使何濤十日內,必須破案。並先在臉上刺上金印,不能按時完成任務,充軍發配到遠惡軍州,效仿蘇武牧羊。

何觀察傻眼,太師狠毒,知府更狠毒。上行下效,官大一級壓死人,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一聲令下如山倒,那個大膽敢不聽。這一招,還真管用。何濤得到確切線索,東溪村晁蓋晁保正,帶頭大哥,裝扮成濠州販棗客人,劫去了生辰綱。

連夜招集了三二十公差,星夜趕到鄆城縣。按排好從人,自己先到縣衙。人倒霉了,喝口涼水都塞牙!這混帳縣老爺,早不下班,晚不下班,偏這時候,回家吃早飯了。

濟州府鄆城縣,有兩個了不起的大英雄。一個是本縣押司,及時雨宋江宋公明。宋公明仗義疏財,扶危濟困,江湖上遠近聞名。另一個本縣馬軍都頭,美髯公朱仝。朱仝也是仗義疏財,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好漢。

這日正是宋江當值押司。觀察使何濤,見了宋江。撲翻身便拜,並請到茶樓,坐到主位。

何濤官場多年,嘛也不懂,屬於懵懵懂懂,混不咧。身為濟州府刑偵局長,沒明沒夜,辛勤工作,堂堂州府一把手,連自己都不識得。與祁同偉哭墳,天壤之別。官場的察眼觀色,八面玲瓏,何觀察過一天少兩晌。活該臉上刺金印,瞎混!

到鄆城縣,自己身為上司衙門的人,反過來參拜下級官僚宋押司。病急亂投醫,官場腦殘兒。

這就好辦了,遇到一個頭腦簡單的人。宋江以家中急事為由,叫人暫陪何觀察。自己到外,快馬加鞭,趕往東溪村。

原來,宋押司與晁保正,心腹弟兄,急忙通風報信。

三二個小時,何觀察急得熱鍋上的螞蟻,探頭探腦觀望。這就是官場上智障,身帶上方寶劍,不敢直闖縣衙。

知縣升堂,派都頭朱仝、雷橫,各帶三十差人,配合何觀察,緝拿要犯。讀者看官得知,竹籃打水,一場空。

美髯公朱仝,素知晁天王,仗義疏財的好漢。且兩人也是心腹弟兄,夜晚暗中保護,雷聲大雨點小,掩護晁保正,安全撤離。一行人馬,奔向梁山泊。這就是英雄好漢,冒血海乾系,置禍連九族而不顧,為朋友兩肋插刀。

總論:一、金聖嘆評水滸傳,美髯公朱仝,上中人物。不知其可?一家之言。朱仝冒血海乾系,九族之禍。義救晁保正,世人幾何?天人,上上人物,不為過。

二、有好事者說,白日鼠白勝,因賭博被官府發現,劫取生辰綱,此受電視劇影響。白勝被捉後,供出了晁保正等,不能稱好漢。口無遮攔了,此沒有讀明白水滸傳,何清供出了晁蓋,莊客供出了阮氏三雄,吳用、公孫勝、劉唐。白勝屈打成招,不得已印證。標新立異,獨立新說,只能誤導讀者。

三、又有好事者,宋江出賣何觀察,致使落下殘疾。朱仝私放晁天王。官匪勾結,不能稱好漢。高高在上的道德俠。何濤對白勝用盡苦刑,為追七傑,搶奪魚船,土匪行徑。何濤雙耳被割掉,祖墳上冒清煙,免去了充軍遠惡軍州。

這就是寫作淺評水滸傳的初衷,為梁山好漢正名。

深讀、細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下一篇-好漢美髯公

義救宋公明-美髯公朱仝之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