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淺評水滸傳》浪淘沙—淺評水滸傳43
第四篇-路見不平一聲吼

好漢劫取不義財

七傑智取生辰綱-晁蓋七傑

當朝蔡太師,六月十五日,六十大壽。郡、府、州、縣,紛紛搜刮民脂民膏,表忠心,獻誠意。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當朝太師,誰敢不敬,誰敢不送,那就是二傻子。

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書,太師東床快婿。上馬管軍,下馬管民,都是托泰山老丈人的關照。從一個中書行走,出力不討好的京官,一躍而成了北京大名府的土皇帝,不用蔡夫人提醒,梁中書早已在半年前,讓所屬府、縣官員,籌備了十萬貫錢財,購買金珠寶貝。吃水不忘挖井人,知恩圖報是君子。

五月初五日,蕤賓佳節。梁中書與夫人,開懷暢飲,共度佳節。將為泰山準備賀禮的情況,一一彙報。蔡夫人滿意,不虧老嶽父疼你、關照你,這次老人家一定開心。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去年生辰綱,用人不善,半路被劫去,強人至今未獲。今年的生辰綱,中書大人著實犯了思量。

蔡夫人名門之後,見多識廣。「夫君,聽得你說,前不久配軍楊志,得你提拔為軍中提轄。此人武藝高強,忠心耿耿,正是押送生辰綱合適人選。」

「對啊!還是夫人高見。楊志得我提拔,感恩戴德,此人武藝超群,有萬夫不擋之勇。非此人不可。」梁中書懸著的心,總算放下。

算好日期,梁中書嚴肅地給楊志下達了光榮任務。完成任務後,重重有獎。

青面獸楊志受寵若驚。那麼大的大名府,兵強馬壯,能征善戰,武藝高強的人,比比皆是。中書大人偏偏把這項要事,交付與我!這不是信任有加?楊志立下軍令狀,接下來了任務。

臨行,蔡夫人另給府中家眷禮品一擔,梁中書召集了十一個軍漢,並蔡府老都管、兩個虞侯。一路上,要走要行,均聽楊提轄命令,靜候佳音,回來一定重賞,拜託!拜託!千萬!千萬!

楊志一行,五月中旬從北京城踏上了行程。一路上曉行夜宿,十一個挑擔的軍漢,倒也輕鬆。天氣漸漸炎熱,道路越來越險,人煙稀少。

楊提轄卻下令,太陽高升,一行出發。下午涼爽,打火做飯。軍漢們不解,牢騷滿腹,敢怒不敢言。

這日走到一處險峻之地,黃泥岡。樹木茂盛,高低不平,有時婉轉山路,有時羊腸小道。人煙稀少,植物繁多。不時有鳥雀歡叫,蟬兒嗡鳴。

一行人逶迤來到岡的頂處,日過中午,太陽高照,驕陽似火。幾十斤的擔子,平常尚可,這如火的天氣,直壓得兩膀如泰山一般。公子猶嫌扇力微,行人正在紅塵道。看到路邊蔭密的大樹,軍漢們的腿,如鐵打泥鑄,一步都走不動了。一個個倒頭便睡。

青面獸楊志那個急。拿起藤條,狠狠抽打躺下的軍漢。打起一個,躺下一個,死豬不怕開水燙。

「你們一個個不知利害關係,現在不比太平時候。此處黃泥岡,人煙稀少,強人出沒之地。我們趁熱趕過岡去,一路平安,找到有人家之處,好好休息。否則遇到強人,如何安生?」楊志拿藤條狠狠抽打。

在一旁的老都管,看不下去了。人老心善,年老不講筋骨為能。一路下來,累的哏屁朝涼。兩個虞侯更是牢騷滿腹,滿口怨言。

「楊提轄!你這是滅九族的話,如今太平之世,怎麼就強匪出沒了。都是人生父母養的。軍漢雖肩負使命,如此的天氣,你不體諒下情。如狼似虎,沒輕沒重地重責,虧殺了你這個人。你不過小小提轄,芝麻大點官,拿著雞毛當令箭。我在太師府十數年,大官大吏見得多了,沒有見過你這種不講人情的。」老都管一頓嗆,楊志敢怒不敢言。

老都管行走太師府多年,資格老,牌子硬,說話底氣足,青面獸楊志無可奈何。

正在不可開交,楊志手握大樸刀,緊緊地盯著遠處。「說曹操曹操到,攔路強人窺視貨物。」老都管、兩個虞侯,嚇得兩腿打顫,爬在樹下。

只見遠處一人,探頭探腦。楊志拿刀,趕到面前。「大膽強人,窺視我貨物,快來受縛。」仔細一問,虛驚一場。原來是七個濠州販棗子的客人,在樹下乘涼。楊志隻好讓軍漢們樹下歇涼。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樓上公孫把扇搖。

一陣歌聲由遠及近,雖不優美,但也動聽。一位大漢擔著木桶閑庭信步而來。

「那漢子,桶裡擔著什麼?」樹下歇涼的軍漢問道。「兩桶白酒,要到岡下村莊售賣。」挑桶的漢子一邊說,一邊放下擔子歇息。

「賣我們一桶,省了挑酒的力氣。」「五貫足錢一桶,不還價。」軍漢們一邊和挑桶的漢子說話,一邊湊出酒錢。

「沒有我的同意,不準賣!」楊志一聲斷喝。「如今世道,強人出沒,過往客商,多著了蒙汗藥,丟掉性命。」

挑酒的大漢,泠笑一聲。「這個客官,好沒分曉,這酒我還不賣了。」蓋上桶蓋,準備要走。

聽到吵鬧,遠處的販棗客商,走過來。「賣酒的漢子,給你開個玩笑,別當真了。我們買一桶,解解渴。」

「看你們面子,賣一桶不防,五貫足錢,不還價。」

販棗子客商,拿出自帶的椰瓢,捧出棗子,一邊喝,一邊吃,美滋滋的。

臨了一個客商,拿起椰瓢。「五貫足錢,最後饒一瓢。」一邊說,一邊舀著就走。

「你這客官,好不君子相。」一邊說,一邊趕來。另一個客商,拿著椰瓢順手又舀了一瓢。賣酒的漢子劈手奪過,倒回酒桶。

一旁的軍漢,看得直流口水。青面獸楊志也看得真切,老都管又給求情,楊志點了點頭。軍漢們一哄而上,先給老都管、楊提轄,一人遞上一瓢。然後一桶酒喝個凈光,那個舒服,那個愜意。

片刻,一個個頭暈目眩。販棗子客商齊聲道。倒也!倒也!楊志也迷迷糊糊的倒頭就睡。

原來販棗子的客商,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阮氏三雄,賣酒的漢子白日鼠白勝。智多星吳用巧設計,七星智取生辰綱。才有了七星大破官軍,英雄好漢上梁山。

總論:一、金聖嘆評水滸傳,吳用、阮小七上上人物。有好事者說,吳用諧音無用,沒有真才實學。智取生辰綱,漏洞百出,口無遮攔了。此沒有讀懂水滸傳。吳用智取生辰綱,智則智取,力則力取。智多星計比良平,才似諸葛。仗義劫取不義之財,上上人物不為過。

二、金聖嘆說,公孫勝、劉唐、阮小二、阮小五,上中人物,一家之言。七傑冒天下之大不韙,劫取不義之財,真英雄,真好漢。上上人物不為過。公孫勝不為錢財,不為名,憤貪官貪贓枉法,聯合豪傑,劫而取之,天人,上上人物。

有好事者說,生辰綱即是不義之財,就該七傑去劫?劫富而不濟貧,私下分贓,不能稱好漢。宣傳名著,沒有事實根據,標新立異,獨創新說,只能誤導讀者。不義之財,人人得而取之,英雄好漢,看有沒有此好漢膽量。這就是淺評水滸傳初衷,為梁山好漢正名。

三、又有好事者說,白日鼠白勝,因賭被發現,出賣了晁蓋七傑,不能稱好漢。口無遮攔了,此沒有讀懂水滸傳。白勝配合七傑,天衣無縫,才有了智取生辰綱。真好漢,不是打醬油角色。

生辰綱事發,是因何清發現了晁蓋七傑,假冒濠州販棗客商。捉住白勝,打得皮開肉綻,抵賴不招。府尹說出晁蓋,白勝捱了一歇,打熬不過。隻識得晁蓋,其他六人不認得。從莊客口中,得知吳用等好漢,在白勝處得到認證。因此,白日鼠白勝不是叛徒,而是真好漢。宣傳名著,不能沒有事實根據,標新立異,獨創新說,只能誤導讀者。這就是淺評水滸傳的初衷,為梁山好漢正名。

深讀、細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下一篇-仗義疏財真好漢

血海乾系救晁蓋-及時雨宋江之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