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淺評水滸傳》浪淘沙—淺評水滸傳70-3
第六篇-眾軍官官逼民反均是好漢

鄆城縣插翅虎殺人

美髯公杖義救雷橫-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

及時雨宋公明三打祝家莊,賑濟貧民,三軍人馬,鞭敲金鐙響,齊唱凱歌還。

梁山泊聚義廳上,大擺宴席,慶賀病尉遲孫立、撲天雕李應十二位新上山頭領。

山下旱地忽律朱貴使人稟報。鄆城縣插翅虎雷橫,因公幹路經梁山泊。晁蓋、宋江聽了大喜,親帶眾好漢下山迎接。

吃水不忘挖井人,知恩圖報是君子。插翅虎雷橫杖大義,義救晁蓋七傑。杖大義,義救及時雨宋公明。熱情相邀,盛情款待。

雷橫婉辭了眾好漢,要回鄆城縣交差,大包小包的金銀,能拿多少拿多少。雷橫一夜暴富,大款一個。

告辭了眾好漢,回到鄆城縣,交辦了公事,放假三天。

雷橫閑來無事,碰到本縣李小二,引導去看新來的戲子白秀英,色藝雙全。那唱腔,那身段,轟動鄆城縣。

雷橫聽了,來到勾攔裡,青龍頭上第一位坐了。一來身份地位在此,二來金銀滿囊,有錢人,就是這麼豪橫。人人都說金銀好,財大氣粗就是妙。

白秀英一曲鳳求凰,婉轉歌音,餘味回蕩。好!雷橫大巴掌一拍,賞白銀五兩。

白秀英笑得一朵花,拿著盤子,「謝客官賞賜!」

雷橫伸手兜裡一掏,空空如也。平日打白條習慣了,忘帶孔方兄。大黑臉煞時紅到脖子上。

白秀英可不幹了,杏眼圓睜。白父白玉嬌,口如連珠炮,直臊得插翅虎無話可說。有知縣大老爺作靠山,白秀英父女,天不怕,地不怕。「什麼雷都頭,我看是驢筋頭。」

雷都頭那兒受過如此侮辱,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拳打得白玉嬌唇綻齒落。

這可惹了大禍。原來在東京城,白秀英就是知縣相好。枕頭風一吹,知縣勃然大怒,命差人將雷橫棚爬在勾攔門首,遊街示眾。

得理不饒人,白秀英坐在旁邊,磕著瓜子,喝著茶水,洋洋自得。掌摑了聽訊趕來的雷橫老母。

自己受辱忍著,老母被打,雷橫怒火中燒,拿起木枷,打得白秀英腦漿崩裂,一命嗚呼,那世去了。

雷橫被繩捆索綁,押入大牢。激起了一位了不起的好漢義憤,美髯公朱仝。忘著老淚縱橫的雷母,朱仝決心義救插翅虎。

知縣命朱仝押解雷橫到濟州府聽判。朱仝以雷橫為母至孝,仗大義義釋雷橫,自己到縣衙自首。朱仝義釋雷橫,世上幾人,真英雄,真好漢。

雷橫攜老母,星夜逃走,逼上梁山。

知縣將朱仝所犯情由,審報濟州府,被脊杖二十,發配滄州牢城。

智多星吳用,設計賺取美髯公朱仝,梁山結義眾好漢。大義為重美髯公,梁山水泊留英名。

總論:一、金聖嘆評水滸傳,朱仝上中人物,不知其可?朱仝以雷橫至孝,仗大義義救雷橫,世上幾人?上上人物不為過。

二、好事者說,朱仝不是逼上梁山,而是為晁蓋、宋江設毒計誘騙上山。此沒有讀懂水滸傳,朱仝身為鄆城縣都頭、節級,私放晁天王、宋江,已亂了王法,誅九族之罪。又因故私放插翅虎雷橫,視國法為兒戲。晁蓋、宋江為報大恩,力勸朱仝上了梁山。

又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朱仝是也。王法所在,逼上梁山,美髯公是也。深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三、好事者說,黑旋風李逵,殘忍無道,殺害四歲小衙內,不能稱好漢。此沒有讀懂水滸傳,林沖發配滄州牢城,自上而下,貪贓枉法,草菅人命,亂自上作,上樑不正,下樑歪。不能站在道德俠高度,解讀水滸傳,要歷史地,站在當時觀念,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小衙內,高衙內,同是衙內,這才是施耐庵寫作主題。

深讀細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