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淺評水滸傳》浪淘沙—淺評水滸傳72-5
第六篇-眾軍官官逼民反均是好漢

俠肝英雄蝸居巡檢使

大刀關勝義降梁山泊-大刀關勝、醜郡馬宣贊、井木犴郝思文

宋江帶梁山數千兵馬,兵圍北京城,解救玉麒麟盧俊義、拚命三郎石秀。

梁中書派北京城眾將,出陣臨敵,三戰三敗。梁中書速派人到京城急報,派大軍救援。北京城內著仰大名府起差民夫上城,同心協助,守護城池。

這也是古時,攻城之後,屠城滅家的原因。視城內民眾為附屬,必殺之而後快。要歷史地,站在當時觀念,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當朝蔡太師得到急報,稟明道君皇帝,命保義使醜郡馬宣贊,星夜調蒲東巡檢使大刀關勝,領兵圍剿梁山泊。

宣贊武藝高強,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樞密使童貫是個阿諛諂佞之徒,與他不能相下,常有嫌疑之心。因此不得重用,隻做得兵馬保義使。然報國之心常在,力薦大刀關勝掛帥出征。

大刀關勝,義勇武安王關羽嫡系子孫,幼讀兵書,深通武藝,使一口青龍偃月刀,有萬夫不當之勇。為人忠直仗義,屈在下寮。

當日與結拜兄弟井木犴郝思文,在衙內論說古今興廢之事,聽聞有京城使命至大喜,與同郝思文,前去用功報國。

施耐庵寫出,關勝、郝思文,武藝高強,有報國之志,然奸臣當權,屈在下寮。亂自上作,這是施耐庵寫作主題。

大刀關勝為領兵指揮使,井木犴郝思文為先鋒,醜郡馬宣贊為合後,率一萬五千馬步軍兵,殺奔梁山泊。

關勝初戰大獲全勝,生擒活捉了船火兒張橫、活閻羅阮小七。

次日,宋江排兵佈陣對陣關勝。宋江道:「朝廷不明,縱容奸臣當道,諂佞專權,設除濫官汙吏,陷害天下百姓。宋江等替天行道,並無異心。」

宋江宋公明,仗大義,仇視貪官汙吏,替天行道,大得民心,振奮人心的一篇檄文。金聖嘆視其下下人物,不知其可?

後人受金聖嘆影響,將宋江視為小人,偽君子,陰謀家。三人成虎,曾子如此的聖人,完美無缺,其母還視其殺人越貨。信服!

關勝奮神勇力鬥豹子頭林沖、霹靂火秦明,宋江怕傷關勝,鳴金收兵。

關勝回到寨中,尋思我力鬥兩將不過,看看輸與他,宋江倒收了軍馬。推出陷車中張橫、阮小七。問道:「宋江是個鄆城小吏,你們如何服他?」阮小七應道「俺哥哥山東、河北馳名,都稱做及時雨呼保義宋公明。」關勝低頭不語。走出中軍,立觀月色滿天,霜華便地,磋嘆不已。英雄感慨難報國,磋嘆歲月滿霜華。

智多星吳用設計,智擒大刀關勝、醜郡馬宣贊、井木犴郝思文三將。宋江道:「將軍不棄微賤,一同替天行道。若是不肯,隻今便送回京。」

關勝道:「人稱忠義宋公明,話不虛傳。今日我等有家難奔,有國難投,願在帳下為一小卒。」

梁山泊大獲全勝,得了五七千人馬,其餘各自四散。投降軍內,有老幼家室者,給散銀兩,便放回家。替天行道仁義師,俠肝義膽是忠良。

總論:一、金聖嘆評水滸傳,篡改篇章,宋江下下人物。金聖嘆侍才傲物,文人相輕,此其短。宋江仗義疏財,扶危濟困,譽滿天下。朝廷軍官為大義所服,歸順梁山,真英雄,真好漢。宋江上上人物不為過。

二、好事者說,梁山泊打家劫舍,劫富而不濟貧,不能稱好漢。口無遮攔的道德俠,梁山泊攻打城池,振濟貧民。戰勝官軍,給散銀兩,便放回家。替天行道,真英雄,真好漢。

宣傳名著,沒有事實根據,標新立異,獨創新說,只能誤導讀者。

三、大刀關勝,武藝高強,忠良品行,屈在九品巡檢,每日與結義弟兄井木犴郝思文,談論今古事要,無所事事。亂自上作,致使英雄無用武之地。醜郡馬宣贊,武藝高強,為樞密使童貫打壓,屈在兵馬保義使。亂自上作,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這就是施耐庵寫作水滸傳主題。

深讀細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下一篇-北京城義救雙雄

急先鋒歸順梁山-急先鋒索超、鐵胳膊蔡福、一枝花蔡慶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