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淺評水滸傳》浪淘沙—淺評水滸傳74-7
第六篇-眾軍官官逼民反均是好漢

聖水將奉旨凌州城

單廷圭義歸梁山泊-聖水將單廷圭、神火將魏定國

梁山泊眾將攻下了北京城,解救了盧俊義、石秀,振濟貧民,收穫財物,鞭敲金鐙響,齊唱凱歌還,回歸梁山。

慌慌而逃的梁中書,回到北京城,看到官軍,死傷遍地,倉廩一空。急寫奏章,申報朝廷。

道君皇帝早朝,眾集文武群臣,蔡太師面奏萬歲,天子覽奏大驚。諫議大夫趙鼎奏請招安,蔡京當朝奏明聖上,貶官為民。保舉凌州團練使聖水將單廷圭、神火將魏定國,帶領一枝人馬,克日掃清水泊。百官退朝,眾官暗笑。

施耐庵寫出,朝廷不明,奸臣專權,打壓忠良,眾官因此暗笑。亂自上作,施耐庵寫作水滸傳主題。

此時梁山泊探事的已探明,凌州團練使單廷圭、魏定國兩將,準備起大軍征討水泊。大刀關勝自告奮勇,前去迎敵。

關勝帶領醜郡馬宣贊、井木犴郝思文,點起五千馬步軍兵,前去迎戰。

到了凌州城下,安營紮寨,排兵佈陣,城下叫陣。對面一聲炮響,城門大開,兩員戰將威風凜凜,相貌堂堂,見了關勝破口大罵。大刀關勝勃然大怒,揮青龍偃月刀,力鬥兩將,宣贊、郝思文加入戰團。

鬥到分際,聖水將單廷圭、神火將魏定國,撥馬便回。身後宣贊、郝思文追趕過來,一聲炮響,從官軍後方,衝出數百紅衣紅甲神火軍,硫磺焰硝,一齊噴出。直燒得梁山軍馬,四散奔逃。宣贊、郝思文被生擒活捉,關勝收拾敗殘兵馬,一籌莫展。正在此時,林沖帶五千馬步軍兵,趕來救援。梁山再整三軍,軍勢重振。

原來智多星吳用,一怕關勝新近歸降,懷有異心。二是讓林沖救援關勝,以防不測。

金聖嘆評水滸傳,吳用定然是上上人物,他奸滑便與宋江一般。只是比宋江,卻是心地端正。宋江是純用術數去籠絡人。吳用是明明白白驅策群力,有軍師之體。

金聖嘆口無遮攔了,篡改篇章,以宋江下下人物,小人。宋江仗義疏財,扶危濟困,譽滿江湖,上上人物不為過。吳用計超良平,智比諸葛,上上人物不為過。然大刀關勝,俠肝義膽的好漢,為大義歸順梁山。吳用卻疑心重重,派人監視,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宰相之量。吳用此處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而金聖嘆說,明明白白驅策群力,不知其可?

金聖嘆侍才傲物,文人相輕,要吸其精華,拋其糟粕,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梁山重新排兵佈陣,城前叫陣。黑旋風李逵帶沒面目焦挺、喪門神鮑旭,乘機打破城門,生擒活捉單廷圭、魏定國。

原來關勝自告奮勇帶軍馬,攻打凌州城。李逵沒有被宋江許可,偷偷下了梁山。斧劈韓伯龍;說服沒面目焦挺;仗大義說降了枯樹山落草為寇的喪門神鮑旭,燒毀山寨,帶三二百嘍囉,歸降梁山。

枯樹山附近,殺散押送宣贊、郝思文的數百官軍,解救了兩個好漢。一同打下凌州城,生擒活捉單廷圭、魏定國。

「目今主上昏昧,奸臣弄權,非親不用,非仇不談。宋公明仁德施恩,替天行道,」關勝仗大義,說服兩將。

「如今朝廷不明,天下大亂,天子昏昧,奸臣弄權,我等且歸水泊,替天行道。」單廷圭勸降魏定國。梁山大義譽天下,眾虎同心歸水泊。

總論:一、金聖嘆評水滸傳,篡改篇章,宋江為下下之人。金聖嘆侍才傲物,文人相輕,此其短。要吸其精華,拋其糟粕,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施耐庵寫出,宋江仁德施恩,替天行道,上上人物不為過。

二、金聖嘆評水滸傳,吳用上上人物不為過。然評說吳用明明白白,驅策群力。不知其可?大刀關勝俠肝義膽英雄好漢,以大義歸降水泊。而吳用說,關勝此去,未保其心。隻恐他心不似兄長之心。明明白白,不知其可?而宋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真英雄真好漢,上上人物不為過。

三、單廷圭、魏定國,朝廷軍官,有忠義報國思想,然今上昏昧,奸臣專權。施耐庵寫出,亂自上作,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逼上梁山。

深讀細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下一篇-宋江攻打東平府

董平風流雙槍將-雙槍將董平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