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淺評水滸傳》浪淘沙—淺評水滸傳82-6
第七篇-眾豪門官逼民反均是好漢

白虎山雙雄救叔父

眾好漢聚義打青州-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

武松武二郎殺了謀害哥哥的不良嫂嫂潘金蓮,獅子樓力殺姦夫西門慶,親看剮了助紂為虐的王婆,為哥哥報了冤讎。大丈夫敢做敢當,投案自首。知縣也為武松真好漢所敬服,從輕發落,發配孟州城。

路經大樹十字坡,義結菜園子張青、母夜叉孫二娘夫婦。快活林醉打蔣門神,為貪官汙吏構陷,血濺鴛鴦樓。殺人者,打虎武松也!武二郎快意恩仇,真英雄,真好漢,天神,上上人物不為過。

張青、孫二娘,將武松裝扮成頭陀模樣,便成了行者武二郎。試刀蜈蚣嶺,完成了人生巨變。

寒風凜冽,飢餓難忍,來到路邊一個酒店。兩角酒,一盤菜疏,肉卻沒有。一會兒,一個大漢帶數個隨從,進到酒店,一盤對雞,一盤精牛肉,一大罈子青花甕酒。武行者勃然大怒,狗眼看人低。痛打了酒家,恰似提著稚童一樣,將那大漢,扔到門外。

武松自斟自飲,吃著對雞,吃著牛肉,美滋滋的。一大罈子上好白酒,喝得精光。出得酒店門來,冷風一吹,酒勁湧上,搖搖晃晃,一隻大黃狗沖著狂叫,武行者拿刀砍去,立腳不穩,摔倒在路邊小溪。

有好事者說,武松虎頭狗尾,以景陽岡打虎,威名振天下;白虎山被一隻黃狗,直嚇到小溪裡,惹人詬病。施耐庵看此,也一頭霧水。小說而已,而如此遐想,對英雄豪傑的誤讀。

宣傳名著,沒有事實根據,標新立異,獨創新說,只能誤導讀者。

武行者被繩捆索綁,押到一處莊院。吊在門樑上,用力抽打,被打的大漢,以出被打之恨。

「大郎!是什麼歹人?」武行者聽到耳熟的聲音。

無巧不成書,正是及時雨宋公明。原來此地是白虎山孔家莊。宋江在滄州柴家莊,義結武二郎,弟兄分別後,孔太公屢次讓人捎信,讓宋江到白虎山。宋江因指點過孔太公兒子,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兩人功夫,過命的交情。

孔明、孔亮撲翻身便拜,打虎英雄,誰人不知,誰人不敬。說不完的情,說不完的義。數月後,武松要到二龍山落草為寇,官逼民反,逼上梁山。宋江到清風寨,投奔結義好哥們小李廣花榮。弟兄含淚分別,孔太公不管不顧,隻把金銀大包小裹栓在馬上,能拿多少拿多少。這就是聖人之後,實誠待人。

過了半年有餘,孔太公因病去世。孔明、孔亮,按排了後事,頂門立戶,挑起了孔府大梁。還是年輕不經事務,同鄉張大戶,仗勢欺人,強佔田地。孔明、孔亮,弟兄兩人,火爆脾氣,一怒之下,殺掉張大戶全家,一把火燒毀莊園,白虎山落草為寇。逼上梁山。

叔父孔賓因在青州城居住,慕容知府下令,打入大牢。孔明、孔亮召集三二百小嘍囉,攻打青州城,解救叔父。

恰好雙鞭呼延灼,攻打梁山泊,大敗而回,投奔慕容知府,求救援兵,報仇雪恨。慕容知府命呼延灼帶兵,平山滅寇。呼延灼正與二龍山花和尚魯智深等好漢,排兵對陣。

接到慕容知府急報,呼延灼帶兵回救青州城。話不投機,呼延灼與毛頭星孔明戰在一起。師門不幸,宋江三腳貓的功夫,徒弟也強不到那兒。十數合,呼延灼賣個破綻,將孔明生擒活捉,孔亮也被打得大敗而逃。

巧遇回山的行者武松,一同到二龍山,商量對策。

花和尚魯智深召集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十數位好漢,聚集人馬兩千餘人,三山聚義打青州。

另一方面,讓孔亮到梁山泊求救,派大兵攻打青州城。宋江以大義為重,二十位首領帶五千馬步軍兵,晝夜兼程,趕到青州城。智多星吳用,智擒呼延灼。呼延灼為大義所感,歸降梁山泊。詐開城門,攻下青州城,解救了毛頭星孔明、叔父孔賓,殺掉慕容知府全家,開倉放糧,振濟貧民。鞭敲金鐙響,齊唱凱歌還。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

總論:一、金聖嘆評水滸傳,宋江下下人物,不知其可?宋江以大義為重,發兵青州城,解救孔賓、孔明,開倉放糧,振濟貧民,替天行道,仁義之師。真英雄,真好漢,上上人物不為過。

二、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眾好漢以大義為重,攻打青州城,均是英雄豪傑。

有好事者說,梁山只能稱一百零八將,不能稱英雄好漢。此沒有讀懂水滸傳,口無遮攔了。

宣傳名著,沒有事實根據,標新立異,獨創新說,只能誤導讀者。

三、施耐庵寫出,孔明、孔亮,白虎山富戶人家,因遭到大戶人家欺凌,落草為寇,逼上梁山。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為救叔父攻打青州城,刀山火海也敢闖,真英雄,真好漢。

深讀細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下一篇、魯提轄路見不平一聲吼

花和尚火爆脾氣真性情-花和尚魯智深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