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淺評水滸傳》浪淘沙—淺評水滸傳57
第五篇-眾山頭官逼民反均是好漢

對影山雙雄爭鬥

仗大義同歸梁山-對影山雙雄

及時雨宋江殺了閆婆惜,流落江湖。來到滄州,柴大官人,盛情款待,義結武松武二郎。到白虎山孔家莊,孔明、孔亮,熱情接待。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中華民族傳統。

巧遇罪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試刀蜈蚣嶺的武松武行者。武松到二龍山,落草為寇,亂自上作,官逼民反。宋江在清風山,義結清風山眾好漢。被知寨劉高夫婦陷害,錦毛虎燕順眾好漢,義救宋江。霹靂火秦明、鎮三山黃信,為大義所重。宋江帶眾好漢,火燒清風山山寨,一行數百人,打著官軍剿匪滅盜的旗號,奔向梁山泊。

宋江、花榮帶四五十人先行一撥。秦明、黃信帶一二百人第二起。後面燕順、王矮虎、鄭天壽帶一二百人。三起人馬,間隔數裡,取路投梁山泊。

這日行到一個去處,對影山。兩山遙遙相望,地勢險惡,中間一條大道,蜿蜒通過。正行之間,聽得前面,鑼鼓喧天,喊聲震地。

宋江、花榮收住了人馬,命後面人馬,急速趕來。帶二十騎軍馬前面看個究竟。花榮在前,挽弓搭箭。

看到兩隊人馬,排在兩邊,兵對兵,將對將,搖旗吶喊。

左手邊一個好漢,身穿紅戰袍,騎一匹赤兔馬,手使畫桿方天戟。右手邊好漢,穿白色戰袍,騎一匹白龍馬,手使方天畫戟。

兩個人見面,二話不說,兩桿兵器交在一起。一來一往,三十回合,旗逢對手,將遇良才。好象溫侯鬥張飛,恰似仁貴戰西涼。兩個好漢戟頭,一個是金銀豹子尾,一個是金錢五角幡。在風中飄蕩,甚是壯觀。鬥到分際,兩條絨尾攪在一起,分扯不開。小李廣花榮拍馬抽箭,一箭射斷,眾軍喝彩。

兩個壯漢拍馬趕過來,求問大名。得知神箭將軍是小李廣花榮,同行的是聞名江湖的鄆城縣押司及時雨宋江宋公明,下馬撲翻身便拜。

原來穿紅衣服的是小溫侯呂方,素敬呂布武藝,有此綽號。祖貫譚州人氏,今湖南湘潭市。以販生葯為生,賠了本錢,無以為生,落草對影山。

穿白衣服的是賽仁貴郭盛,素敬薛仁貴名聲。祖貫四川嘉陵人氏,今四川南充市嘉陵區。以販水銀為生,賠折了本錢,流落江湖。兩人爭強好勝,比武定輸贏,連戰數日,不分勝負。

兩個好漢敬服宋江仗義疏財,扶危濟困江湖盛名。邀眾人上山,盛情款待。

宋江說明來意,晁蓋眾好漢,劫富濟貧,兵強馬壯。梁山泊方圓八百裡,地勢險要。要帶領清風山眾弟兄,同聚水泊,替天行道。

呂方、郭盛,為宋江大義所服,願帶領三二百嘍囉,同聚梁山。

後面清風寨眾好漢,功夫不大,齊聚對影山。呂方、郭盛燒毀山寨,眾好漢奔向梁山。

才有了石將軍石勇傳書,宋江回家發配江州。宋江揭陽嶺義結眾好漢,潯陽樓酒醉寫反詩,梁山好漢江州城劫法場,白龍廟英雄小聚義,眾虎同心歸水泊。

總論:一、金聖嘆評水滸傳,不喜歡宋江,與雞鳴狗盜之徒時遷,為下下人物,小人。金聖嘆侍才傲物,篡改篇章,對宋江進行醜化。書生之氣,文人相輕,這是金聖嘆短處。要吸其精華,拋棄糟粕,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宋江仗義疏財,扶危濟困,聞名寰宇。義結清風山眾好漢,大義說降了秦明、黃信,呂方、郭盛聞名追隨。真英雄,真好漢,上上人物不為過。

二、好事者說,宋江以銀子收賣江湖,成了江湖黑幫老大。口無遮攔了,此受金聖嘆影響,沒有讀懂水滸傳。施耐庵寫作主題,忠義水滸傳。前七十回,以大義為主,義結眾好漢。清風山眾好漢,義結宋公明。秦明、黃信為大義所服。對影山雙雄,聞名追隨及時雨。宋江沒有花一個大子,這就是人格魅力,這就是宋江格局。

宣傳名著,沒有事實根據,標新立異,獨創新說,只能誤導讀者。

三、好事者說,水泊梁山,不能稱農民起義,除九尾龜陶宗旺,是地地道道農民。其他都是叛降軍官,江湖混混。這是認識的偏差,當時社會,士農工商構成底層社會各階層,工商階層比農民階層,地位更底。何況施耐庵寫明,宋江、史進都是農家出身,深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沒有事實根據,標新立異,獨創新說,只能誤導讀者。

深讀細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下一篇-揭陽嶺好漢小聚義

混江龍義結及時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