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淺評水滸傳》浪淘沙—淺評水滸傳60-6
第五篇-眾山頭官逼民反均是好漢

飲馬川三好漢聚義

鐵面孔目心向梁山

江湖好漢宿聞及時雨聲名,數十個好漢,同聚梁山。山寨兵強馬壯,糧草充足。

這日晁蓋、宋江,與眾好漢聚義廳閑談。提起入雲龍公孫勝,回家探母參師,數月不見回還。

宋江讓神行太保戴宗,到薊州城尋找公孫一清,回山與眾弟兄相聚。

戴宗告辭了眾弟兄,綁上甲馬。使起神行法,日行一千,夜行八百。隻覺得風聲呼呼,如駕雲電,半天功夫,已到數百裡之外。早向山東餐藜粟,晚來魏府吃鵝梨。

聽得耳邊一聲大喊,「神行太保!」看到路邊一個好漢,沖戴宗揮手示意。戴宗收起神行法。

原來好漢是錦豹子楊林,綠林叢中出身,行走江湖。前些日子,巧遇入雲龍公孫勝,一見如故。公孫一清說到梁山,晁蓋、宋江兩位頭領,招賢納士,兵強馬壯,劫富濟貧,眾心所歸。提到神行太保戴宗,梁山泊哨探軍情頭領。錦豹子心向梁山,公孫勝推薦到山寨入夥。恰遇戴宗神行作法,猜想神行太保。

兩人剪佛。戴宗說明來意,正是尋公孫一清回山,弟兄團聚。邀楊林一同尋公孫勝,然後入夥梁山,楊林欣然答應。

戴宗給楊林綁上甲馬,使起神行法,如騰雲駕霧般,飛速前進。

這日走到一個去處,飲馬川。四處山嶺環繞,山青水秀,一馬平川。戴宗收起神行法,與楊林邊走,邊欣賞沿路景色。

一陣銅鑼響,閃出一二百小嘍囉,為首三個好漢,攔住去路。

楊林正要顯示能耐,作為上梁山見面禮。挺起筆管槍,來到陣前。都是熟人好兄弟,撲翻身剪佛。

原來飲馬川三個好漢,先落草的火眼睃睨鄧飛、玉蟠桿孟康,綠林叢中入夥,兩人奪了飲馬川這個好去處。手下三二百小嘍囉,佔山為王。

鄧飛祖貫襄陽府人氏,今湖北省襄陽市。因雙眼紅赤,綽號火眼睃睨。多餐人肉雙睛赤,火眼睃睨是鄧飛。此小說誇張寫法,不是因吃人肉,而兩眼紅赤。孟康祖貫真定州人氏,今河北省定州市。善造船隻,船舶工程師。因押送生辰綱,督造船隻,官員橫徵暴斂,孟康不憤,殺掉貪婪官員,落草江湖。

兩人在飲馬川解救了鐵面孔目裴宣。裴宣祖貫京兆府人氏,今陝西省西安市。本府六案孔目,為人正直無私,心靈手巧,積千累萬,不差分毫,綽號鐵面孔目。亂自上作世道暗,忠直之士遭誣陷。被貪贓枉法的知府,尋事發配沙門島。被鄧飛、孟康半路殺掉押送公差,落草飲馬川。裴宣武藝高強,文武雙全,作了飲馬川大當家。

三個好漢邀戴宗、楊林到山寨,盛情款待。戴宗說到梁山泊,晁蓋、宋江兩位頭領,招賢納士,劫富濟貧,仗義疏財,容濟天下英雄豪傑。如今梁山泊人馬強壯,八百裡水泊,地勢險要,數次大敗官軍,官府不敢小瞧。

裴宣等三個好漢,早已聽聞梁山泊好漢,仗大義,抗拒官府。劫富財,不禍害百姓,仁義之師,心向梁山。

飲馬川雖山清水秀,地勢險要,然荒田寂寞,應無稚子看牛;古渡淒涼,那得奚人飲馬。隻好強人安寨柵,偏宜好漢展旌旗。亂自上作,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逼上梁山。

三個好漢決意,率三二百小嘍囉,投奔梁山。戴宗讓飲馬川三好漢,稍時等候。待和錦豹子楊林找到公孫一清先生,一塊相聚梁山泊。

戴宗、楊林,告辭了飲馬川眾好漢,薊州城找尋入雲龍。義結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拚命三郎石秀。四海之內皆兄弟,只因義氣兩相投。

戴宗、楊林遍尋入雲龍公孫勝不著,回來與飲馬川三好漢匯合。鐵面孔目裴宣、摩雲金翅大歐鵬、玉蟠桿孟康,收拾好財物糧草,一把火燒毀山寨。同戴宗、楊林,打著官軍平山滅寇旗號,率三百人馬,朝梁山泊開進。只因官府枉害民,眾虎同心歸水泊。

一、總論:金聖嘆評水滸傳,地煞人物沒有列入其中。鐵面孔目裴宣,忠正更直,不阿諛奉承。致使身陷囹圄,發配沙門島,上上人物不為過。

火眼睃睨鄧飛、玉蟠桿孟康,綠林中人物。不能汙父母清白,被逼無奈,官逼民反,也英雄好漢。

二、好事者說,梁山泊強盜、土匪,打家劫舍,不能稱梁山好漢。只能叫梁山一百零八將,口無遮攔了。亂自上作,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那個世代,貪官汙吏橫行,草菅人命,民不聊生。是可忍,孰不可忍。眾人仗大義,義結梁山,均是英雄好漢。

宣傳名著,沒有事實根據,標新立異,獨創新說,只能誤導讀者。

深讀細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下一篇-桃花山下桃花莊

魯智深義結打虎將-桃花山好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