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淺評水滸傳》浪淘沙 —淺評水滸傳24
第三篇-佛門之地無凈土

惡道行兇蜈蚣嶺

英雄除惡試刀鋒-飛天蜈蚣王道人

打虎英雄武松武二郎,獅子樓怒殺姦夫西門慶,報了殺兄之仇,充軍發配到孟州城。快活林醉打蔣門神,鴛鴦樓刀殺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坐不改名,行不改姓。施耐庵寫出的英雄好漢,金聖嘆評論的天神,上上人物。

武松逃難到十字坡。菜園子張青、母夜叉孫二娘夫婦,義薄雲天,收留了好兄弟武松武二郎。這就是施耐庵寫的江湖兄弟情,不畏官府,不懼強權,急兄弟所急,需兄弟所需。

有好事者說,母夜叉孫二娘十字坡開飯店,殺人越貨,做成人肉包子,一本萬利。是殺人惡魔,是土匪強盜。因此,得出結論,梁山大部分人除魯智深、武松外,都是土匪強盜。

誠然,施耐庵寫的母夜叉孫二娘強盜世家,父親山夜叉孫遠綠林出身,孫二娘女承父業。用蒙汗藥蒙翻過往客商,肥的當做水牛賣,瘦的當做黃牛賣。

要歷史地,站在當時觀念,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亂自上作,小人專權,枉法亂度,草菅人命,官逼民反。施耐庵寫出的好漢,殺人放火,為報仇,滅其全家。當時法度,誅連九族。人無完人,是施耐庵寫作的特點。好漢們不是不分是非,唯有兄弟。武松專打不明道德的強漢;魯智深除強扶弱;張青、孫二娘夫婦,江湖上三不殺。這就是江湖好漢做人原則,疾惡如仇。深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這也是寫作淺評水滸傳的初衷,為梁山好漢正名。

試想,人肉與牛肉區別不出來?人肉包子到附近村莊售賣,武松能吃出毛髮,莊民蠢夫,硬是發現不了?這就是小說,這就是名著,這就是施耐庵寫出的人吃人社會。這就是水滸傳的主題。

菜園子張青、母夜叉孫二娘夫婦,將一頭陀的身份證、信物、一百單八顆人頂骨數珠,交與武松,扮成頭陀。更奇妙的是頭陀一雙雪花鑌鐵打造的戒刀,鋒利無比。深夜寒光四射,嗚嗚鳴響。真是世所罕見的神刀。行者出世,闖

盪江湖。

武松拜辭了義兄義嫂,到二龍山落草為寇。英雄無奈,諾大的世界,無安身立命的地方。英雄無悔,毅然踏上了替天行道的人生之路。一路行到蜈蚣嶺,夜深人靜。行者已無夜宿曉行,一日三餐的概念。我行我素,怡然自得。什麼妖魔鬼怪;什麼美女畫皮;什麼刀山火海;什麼陷阱詭計。武行者就如孫行者,坦然面對。

登上蜈蚣嶺,月明星稀,白色的天,黑色的地,天地相連,別有一番特色的夜景。忽然,寧靜的夜晚,傳來一陣陣的笑聲。白天是美妙的,夜晚是恐怖的。一般人毛骨悚然,恐怖森森。我們的行者不怕天地,嚇跑鬼神。遠遠望到半嶺上,十幾間茅屋墳庵,透著幾處亮光。一位道冠、道服的先生,摟著一位美嬌娘,談笑風生,在窗前賞月。

夜深人靜,墳前風花雪月,這對鳥男女,比灑家膽子都大。武行者明白,非奸即盜。

蜈蚣嶺上道貌岸然的先生,飛天蜈蚣王道人。這道人不知何方人氏,披著出家人的外衣。從街攤上買了易經、風水、麻衣相,搖頭晃腦充專家,江湖上混口飯吃。善男信女們迷信愚昧,還有點市場。王道人愛好武術,舞劍弄刀,還象那麼回事。

蜈蚣嶺下張家莊張太公,信佛虔誠,極好風水。王道人到墳庵,目測、定位,依山傍水,風水寶地。來屋中,閨房不避仙,兩眼放光,美嬌娘一個。張太公尚未出閣的女兒,嬌好迷人。

「貧道庵前屋後,院左戶右,一一看來,風水尚可。老朽算來,檀越施主,百日之內定有血光之災。施主不必驚慌,勿生煩惱,做下九九八十一天的羅天大醮。一生平安,災禍自消。」

好吃好喝好招待,王道人養得紅光滿面,精力旺盛。兩個月後,色心大起,將張太公一家殺害,擄掠張女到墳庵茅屋,尋歡作樂。

路見不平一聲吼。武行者仗雪花鑌鐵雙戒刀,力戰飛天蜈蚣雙寶劍。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能人背後有能人。王道人才知引以為自豪的武術,不值一提,十數合人頭落地,極樂世界去了!

行者將惡道聚斂的一二百金銀,送與張姑娘,苦命的人逃命他方。武行者仗義刀出鞘,力斬妖魔行天道。

有好事者說,武松不分青紅皂白,殺死無辜道童,不能稱英雄好漢。此沒有讀懂水滸傳,斷章取義。張女口中說的,道童被擄掠來的。誠然如此,道童夜深人靜,呵斥路人,狗仗人勢,已成為助紂為虐的幫凶,死有餘辜。不能當道德俠。

總論:一、王道人惡道。欺男霸女,草菅人命,胡作非為。官府不管不問,佛門之地無凈土,亂自上作,上樑不正,下樑歪。

二、路見不平一聲吼。武行者拔刀相助,斬妖除魔,與孫行者何其相似。讀出施耐庵以武松為行者的含義,神擋殺神,魔擋殺魔。這就是英雄好漢,無所畏懼,除強扶弱。金聖嘆評論武松天神,上上人物,恰如其分。

三、人無完人,施耐庵寫作的特色。讀名著要歷史地、站在當時角度,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深讀、細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下一篇—佛門聖地眾彌陀

活佛去處已無佛—五台山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