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淺評水滸傳》浪淘沙—淺評水滸傳94-12
第八篇-人無完人真性情

施公不寫高大全

九紋龍仗義英雄豪傑

逞英豪俠義不虛此生-九紋龍史進

金聖嘆評水滸傳,史進隻算上中人物,為是他下半部寫得不好。

金聖嘆也覺得史進,仗大義行走江湖,真英雄,真好漢。下半部寫得不好?是感覺史進染指柳花巷?也或是史進上梁山後,無有好的表現,死非其所?金聖嘆的評語,不知其可?讀者看官,只能慢慢道來。

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惡了殿帥府高太尉,帶著老母親,連夜逃離京城,趕奔邊關,安身立命。

施耐庵寫出,王進沒有妻子,孝順母親,為上打壓,沒有落草為寇,投奔邊關。忠孝兩全,英雄好漢。亂自上作,小人專權,忠良有家難奔,有國難投。

這日走到一處地方史家莊,老母親勞累過度,病倒在床。史太公命人拿葯煎湯,過了七八日,病體痊癒。

王進到打麥場,看到一個後生,使槍弄棒,一招一式倒也花梢。不覺脫口而出:「使得好!但沒有實用。」

那後生勃然大怒,「我經了七八個有名的師父,苦練數載,來,來!我和你使一棒。」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王進一棒將後生打到在地。那後生佩服的無可無不可,扶著王進坐到凳子上,口稱師父,納頭便拜。

太公過來,「這是犬子九紋龍史進,自小酷愛武藝,重金投拜了數個師父,自認為天下無有敵手。小馬乍行嫌路窄,雛鷹展翅恨天低,望教頭指點一二。」

王進感激史太公盛情款待,並治好了母親病症。傾心傳授史進武功,一個傾心的教,一個用心的學。九紋龍史進用上二五更的功夫,不出半年,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王進婉辭了史太公父子,帶著母親,趕奔邊關。

史進年輕氣盛,初生牛犢不怕虎,看到王進武藝高強,納頭便拜,才有了天罡星九紋龍史進。真英雄,真好漢。

滄州柴家莊,洪教頭趾高氣揚,藐視一切,被林沖一棒打翻在地,羞赧而走。只能默默無聞了此一生。

這就是英雄好漢與普通人的格局,一個轟轟烈烈,一個默默無聞,視此九紋龍不是地主傻兒子,而是俠肝義膽真好漢。

王進走後,史進苦練武功,每日不輟。聽聞少華山來了三個強人,聚集三二百小嘍囉,打家劫舍。史進召集史家莊三四百人,作好應對準備。

少華山二頭領,跳澗虎陳達,到華陰縣借糧,史進奮神威,生擒活捉陳達。大頭領神機軍師朱武、三頭領白花蛇楊春,以義氣為重,自綁臂膊,到史家莊請罪。史進仗江湖大義,義結少華山。

沒有不透風的牆,史進被人告到華陰縣,勾結少華山賊人。八月十五夜,月明如晝,圓如玉盤,史進與少華山眾好漢,推杯換盞,共度佳節。

一聲吶喊,官軍將史家莊團團圍住。「不要走了少華山強人。」

三個好漢跪在史進面前,要到官府自首,不能連累史大官人。史進不能為江湖恥笑,敢作敢當,收拾緊身利索,騎上白鬃馬,拿著三尖兩刃刀,一馬當先,朱武、楊春居中,陳達在後,殺出史進莊,上了少華山。

史進仗大義,義結少華山,沒有落井下石,不是地主傻兒子,而是聞名江湖真好漢。少華山眾好漢,官逼民反,義結桃園,同生共死,刀山火海也敢闖,真英雄,真好漢。

史進不辱父母清白,婉辭了眾好漢,到邊關尋師父王進,邊關安身立命,建功立業。

渭州城義結魯達魯提轄。瓦罐寺與魯智深力除惡僧惡道,為民除害。邊關尋師父不著,無奈落草少華山。

華州知府欺男霸女,強搶民女玉嬌枝,將其父王義發配沙門島。史進怒殺押送公差,義救王義,行刺濫汙官吏賀知府。

有好事者說,雙槍將董平,殺其父,而搶其女,無惡不作,非英雄好漢。施耐庵寫出,為官父母賀知府,強搶民女,充軍其父,無惡不作,亂自上作,官逼民反。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要譴責當時昏暗的社會,不應過多指責梁山好漢。要讀懂水滸傳,不能當高高在上的道德俠。

總論:一、金聖嘆評水滸傳,史進只能算上中人物,為是他下半部寫得不好,不知其可?史進義結少華山,瓦罐寺力除惡僧惡道,義救王義父女,仗大義行刺賀知府,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世上幾人?天人,上上人物不為過。

二、史進年輕氣盛,不服不憤,人無完人真性情。但敬佩王進武藝高強,撲翻身便拜。真英雄,真好漢,天罡之星不為過。

深讀細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下一篇-雙鞭將連環馬征討梁山

及時雨仗大義歸順水泊-雙鞭將呼延灼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