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淺評水滸傳》浪淘沙—淺評水滸傳115-33
第八篇-人無完人真性情

施公不寫高大全

仗義疏財聲名多

金錢面前不變色-及時雨宋江2)

金聖嘆評水滸傳,宋江定考下下人物。

施耐庵寫出,宋江於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

晁蓋七傑智取生辰綱,殺敗追來的官軍,上了梁山。林沖火併白衣秀士王倫,推舉晁蓋做了梁山泊首領,梁山泊換了新氣象,好生興旺。

知恩圖報為君子,喝水不忘挖井人。晁蓋、吳用讓赤發鬼劉唐攜蒜條金一百兩,到鄆城縣感謝宋江。

這日宋江在鄆城縣衙,處理上級守禦本境,防備梁山泊賊人的公文。

宋江尋思道:「晁蓋眾人劫了生辰綱,傷了何觀察,殺死了許多官軍。如此之罪,是滅九族的勾當!雖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於法度上卻是饒不得。」

宋江信步走出縣來,看見一個大漢,走路蹊蹺,似曾相識。那大漢看著宋江,有些面熟。問了確是宋押司,叫到一條僻靜小巷,一處小酒店。

那大漢撲翻身便拜,宋江慌忙答禮道:「不敢拜問足下高姓?」

那人道:「大恩人如何忘了小弟?」

宋江道:「兄長是誰?有些面熟,真箇忘記了。」

原來大漢正是赤發鬼劉唐,到了鄆城縣,找尋宋江。

有好事者說,劉唐月夜傳書,智多星吳用施的毒計,偏讓臉上有標記的劉唐,而不是三阮及其他人,是想逼宋江上梁山。更有劉唐傳書,是想讓宋江知道梁山新氣象,而上梁山。

施耐庵寫出,宋江見過劉唐一面,這日到了鄆城縣,不敢相認,說明劉唐沒有好事者所說,那麼好認。並且到僻靜處說話,讀懂了水滸傳,就不會發此感慨。

宣傳名著,斷章取義,標新立異,獨創新說,只能誤導讀者。

劉唐說明來意道:「隻想兄長大恩,無可報答,特使劉唐攜書一封,並黃金一百兩相謝押司。」

宋江丟下一條十兩黃金,其餘的讓劉唐帶回山寨。本色不變真好漢,金錢面前心不亂。真英雄,真好漢。

宋江送走了赤發鬼劉唐,信步走回下處。聽得後面有人叫聲押司。回頭一看,做媒的王婆,帶著一個婆子趕過來。

原來跟著的婆子閻婆,從東京來,閻公得病死去,身邊只有一個女兒閻婆惜,無依無靠,無有錢財打發閻公。正好看見宋押司經過,望押司發善心,作成一具棺材。

宋江確是一個活**,二話沒說,寫個帖子,讓去城東棺材鋪取口棺材,安葬閻公。並送十兩銀子,作為費用。閻婆千恩萬謝。

閻婆問及王婆,宋押司有無家室。王婆道:「不曾見說他有娘子。常常見他散施棺材藥餌,極肯濟人貧苦。」

經王婆作媒,閻婆惜成了宋江外室。

施耐庵寫到,宋江是個好漢,隻愛學使槍棒,於女色上不十分要緊。

這日宋江走在街上,被閻婆生拉硬拽到家。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宋江在樓上吃了閻婆惜一頓搶白,氣憤憤走出樓來,去自己下處。看見賣湯藥的王公,來到縣前趕早市。驀然想起,以前曾許他一口棺材,不曾與得他。劉唐送來金子,自己丟下了一條在招文袋裡,取出來給了王公做棺材錢,了卻心願。扶危濟困及鄉裡,施捨孤貧人稱讚。

宋江伸手去取招文袋,大吃一驚。因走的匆忙,招文袋遺落在樓上床頭欄幹上。金子倒不要緊,裡面有晁蓋書信一封,落在閻婆惜手裡,非同小可,宋江急忙趕回。

才有了宋江怒殺閻婆惜,行走江湖識好漢。

總論:一、金聖嘆評水滸傳,宋江定考下下人物。金聖嘆侍才傲物,文人相輕,篡改篇章,視宋江為奸詐小人。後世人受其影響,對宋江曲讀。要吸其精華,拋其糟粕,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二、宋江擔血海乾系,義救晁天王。視金錢如糞土,僅丟下一條黃金,以表謝意。真英雄,真好漢,上上人物不為過。

三、宋江救人之急,送閻婆棺材一口,銀子十兩,雪中送炭。憐貧惜孤,送王公棺材一口。正是大宋時代活**,鄆城縣裡好楷模。真英雄,真好漢。

深讀細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下一篇-行走江湖美名揚

滄州義結武二郎-及時雨宋江3)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