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開始偉大》九、海納百川
要想百川歸海,必須要有海納百川的氣度。

秦始皇時期,秦國修建了一項水利工程叫做鄭國渠。

鄭國渠是以水利專家鄭國的名字命名,是為了彰顯鄭國的功績。

當時韓國為了延緩秦國對三東六國的進攻,於是想了一個疲秦之計,就是派水利專家鄭國,到秦國去建議秦始皇修築鄭國渠,以達到耗費秦國人力物力的目的。

後來事情敗露,秦始皇要殺鄭國,鄭國說修鄭國渠,只會延緩一時秦國一統六國的步伐,卻是利在千秋的功業,於是秦始皇命令鄭國,繼續負責鄭國渠的工程。

這件事引發了,秦始皇對客卿的忌憚,於是下達了一道命令叫做《逐客令》,驅除外來客卿。

客卿就是一種高級門客,從春秋時期,中國的一些達官貴族,有蓄養門客的習慣。

所謂的門客,就是一些有著一技之長的人,平時吃閑飯,只是主上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才會出來替主人辦事。

秦始皇下達《逐客令》以後,逐客令並沒有生效。

原因是秦始皇收到了來自李斯的《諫逐客書》。

秦始皇看了《諫逐客書》,立刻收回成命。

《諫逐客書》用了很多排比句加強氣勢,力陳要害,舉例很有說服力,無一絲半點兒拖遝,所以是秦朝散文的代表作。

《諫逐客書》先是列舉了秦朝四代君主(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所用的八位客卿(由余、百裡奚、蹇叔、丕豹、公孫支、商鞅、張儀、范雎),說明客卿對秦國有利無害。

後面列舉,秦始皇吃喝玩樂的東西,也是被秦始皇視為美好的東西,基本上是來自於其他國家,說明一味排斥外來的東西,只會導致吃喝玩樂的東西,都變得索然無味。

最後《諫逐客書》一言蔽之——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這一句話,強調了海納百川的包容性。

海納百川不僅是一種磅礴的氣度,而且是一種兼容並儲,吸納優秀事物的方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