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北宋:從金國傀儡到齊太宗》第一百七十六章 襲營
此時已至深秋,天氣一天冷過一天。

自汴京出兵已經將近三月,隨著雙方議和開始。壽春一些已經沒有劍拔弩張的氣息。

近幾日斥候回報,廬州的宋軍正在加築城池,城下的潰軍也已經在城南巢湖邊集結,顯然已經準備南返。

來援的韓世忠部,更是數十日未曾前進,目前還停留在滁州一帶,離合寨有兩百餘裡。

士卒紮營前線最忌諱便是無事可做,好在有劉猊,李榮等年輕將校,他倆又一次率麾下士卒開始比拚武藝,在劉麟的建議下甚至已經開始進行十對十的對抗遊戲。

雙方甲胄齊整,均是手持木製武器,在方圓百步的校場上肆意揮灑汗水。

「李榮,你服不服?我先鋒軍天下無敵!哈哈哈」經過一場拚殺,李榮率領的十人被擊敗,劉猊正對著李榮叫囂。

劉猊身為皇室,雖說是李世輔麾下,但是率領的士卒大多是劉豫自濟南,大名諸府招募而來的「雲從弟子」這些人戰鬥意志堅定,是李世輔重甲步兵的重要突擊力量。

相比之下,李榮麾下卻大多是汴京募兵而來。從經驗和意志上都比不上劉猊的部下,所以失敗也是不可避免之事,只是這次劉猊也算是慘勝,劉猊一方能夠站著的除了劉猊也只有兩人。

「劉猊,你這個匹夫。下一次,下一次我定要贏你。」李榮雖然躺在地上,但是卻不認慫。

劉麟在場邊聞言一笑,在壽春時兩人還友情深厚,口稱兄弟,甘願為另外一個受罰。如今在場上卻將輸贏看的如此重要。

劉猊卻不惱,拖著沉重的步伐來到李榮身邊將他拉起來,皮笑肉不笑的說道「上次你也是這麼說的」說完又像是想起什麼「對了,上上次你也是這麼說的。」說完不顧已經暴怒的李榮,猖狂大笑帶著手下在先鋒軍圍觀眾人的呼喚下,互相攙扶著走出場去。

看著劉猊獲勝,站在劉麟身邊的董先和李世輔也是笑得合不攏嘴。

「覺民,世輔。不必笑得這麼明顯吧。」劉麟回頭看著兩人搖了搖頭。

「殿下,此舉雖顯兒戲,但卻暗合戰陣之道。嘿嘿」董先還沒說完便笑了起來。

劉麟當然知道,這不就是大比武嗎?這樣的比武一來可以提高戰鬥技術,二來也可以增強榮譽感。

相比開心的董先,李師雄的臉色就不太好看,兩人明爭暗鬥,只有這麼一個光明正大比試的機會,李榮這小子卻連續三次輸給劉猊,真是氣煞人也。

「覺民,伯威。這幾日軍中無事,我看可以這樣,各種以一將為數,各出一隊,各自角逐。獲勝一次者各人賞銀五兩,若是在全軍脫穎而出,各人賞銀白兩,此將授一旌旗上書」強軍「可否?」劉麟看著垂頭喪氣的李師雄說道。

李師雄,董先眼睛一亮,同時應了下來。

只是這句話被剛退下來的劉猊聽到了,他連忙湊到劉麟身邊說道「大哥,這次的賞銀拿出來。」

劉麟身為梁王怎麼會隨身攜帶銀子?看著劉猊的無賴樣子,劉麟無奈讓張守彥從羅誘處支一些銀兩。

「元章,這些弟兄都是軍中健兒,要好生相待。」劉麟支走張守彥後,又對領著手下的劉猊吩咐道。

「大哥隻管放心,這些人都是我的手足兄弟,嘿嘿。這一次」強軍「的旌旗,我拿定了……」

劉麟無奈的笑了笑,又對劉猊麾下之人安撫幾句,這些人也顯得有些受寵若驚,他們這些老人都是知道的,梁王刻薄寡恩,喜用法度,少於人笑言,沒想到卻如此和煦。

這時一名侍衛跑了過來,低聲在劉麟耳邊說了些什麼。

劉麟點點頭,對董先,李師雄等人說道「宋使那邊又有些事情,我去一會,你們自便吧。」

說完便跟著侍衛向著轉為和議所設的營寨而去。

幾人看著劉麟隨侍衛離開,「覺民,我就不叨擾了。」李師雄見劉麟走遠便對董先說道。

董先連忙拱手說道「我送送伯威兄。」說著便要與李師雄一同出營。

「你我都是爽利人,不要如此惺惺作態了……」李師雄擺擺手,帶著楊再興,李榮等人走了。

「世輔,元章。今日殿下所言一定要牢記,元章你也要加緊訓練麾下,若是全軍比試定不會這麼輕鬆獲勝的。」見李師雄走遠,董先笑著對劉猊說道。

劉猊點點頭應了下來。

「再興,這幾日馬上功夫先放一放,帶著手下的兄弟練練武藝,爭個強軍的名號回來。」顯然對於李榮剛才的落敗李師雄不太滿意。

劉猊是皇親,麾下都是雲從子弟。也確實強悍。

但是作為劉麟愛將的楊再興麾下也都是軍中驍勇之士,而且當楊再興見識過金人的戰法之後,對於他的麾下訓練越來越嚴格,見那些拉出來勝負也是難料。

李榮聞言有些懊惱,懊惱他這一次又輸給劉猊,李師雄對楊再興說完又對李榮說道「李榮你還年輕,不要氣餒好生練習本事,下次定能贏過他劉猊。」

李榮也不說話,只是怔怔的點點頭。

卻說劉麟隨侍衛走了將近三裡路途終於來到和議的營寨中,只見門口只有羅誘在等他,施宜生和馮長寧均未出來,想必還在和宋使交涉。

「殿下。」羅誘見劉麟到來,幾步來到劉麟馬前將劉麟接下來。

劉麟瀟灑的翻身下馬,將手中馬鞭拋給侍衛笑著問羅誘」逸夫,談的怎麼樣了?「

羅誘隨劉麟一邊入營一邊說道」馮侍郎與施先生,一個巧舌如簧,一個惜字如金,兩兩配合終於將事情談的差不多了。「

」哦「劉麟有些好奇,以他的意思,壽州是如何也不會還給宋國,還要讓李橫與翟琮撤回襄陽,將鄧州重新交與齊國。

來時馮長寧得了劉豫的指令要求兩國在壽春與宿州開設榷場,以便兩國互通有無。

其實宿州榷場自宋初立江南隻之時便有民間商人自發在宿州交易,靖康年間和阜昌初年就是靠著江南的糧食,劉豫才得以平定中原的匪患,使得人民安居。

如今中原安定,齊國稅收又少於宋國。所以民生得以恢復,糧食更是不缺,只是像製作弓弩的箭桿,羽毛這些物品,齊國卻是奇缺所以要通過交易從江南獲得。

」宋人如此迫切想要議和不會有詐吧。「宋使如此輕而易舉的答應此事,以至佔到便宜的劉麟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