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北宋:從金國傀儡到齊太宗》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勝而勝
以一人退萬敵,這是怎樣的豪情?

雖然退的的自家人,但是這一番操作下來這梁王也該知道我在朝中是什麼地位了。

羅汝輯一邊從高台上緩慢爬下一邊想著剛才的舉動是否能重獲劉麟的信任。

董先,李忠,李世輔等人卻是笑不出來。

這樣荒誕的劇情也只能發生在這個荒誕的年代。

但若是這種荒誕發生在自己身上那就不好笑了。

李世輔又想起富平大戰之時,張俊以一己之力將宋國最後一支精銳野戰力量送入深淵之事。

董先也曾被文官拿捏,進不得退不得。

再到李忠,這不剛從文官的打擊中重生嗎?若不是劉麟,不要說領兵了,說不好後半輩子都得在獄中度過。

「殿下,我已命宋軍退去。」羅汝輯來到劉麟身前,深深一躬說道「還請殿下相信我等議和之決心。」

」羅大人快請起「劉麟連忙伸出手將羅汝輯扶起來。

」逸夫,羅大人昨夜也未曾休息好,快帶羅大人去休息。「劉麟招來羅誘吩咐道。

羅汝輯還要說話,卻被劉麟阻止」羅大人先去休息,其他事情我們再議。「

等羅汝輯走後,劉麟命人將李師雄,李應等人都招至先鋒軍中。

不多時眾人便來到帳中。

」諸位,昨夜之事乃是我的失職,我以為兩國議和,心態便有所鬆懈,導致主營被襲,致使淮慶軍宣撫使牛皋生死不明……「見眾人就坐,劉麟先自我批評起來。

」殿下何出此言,昨夜之事,我等也有罪責。「李師雄,董先等人聞言,連忙出列說道。

劉麟聞言揮揮手,讓他們回去做好繼續說道「昨夜之事責任在我,諸位就不要在罪己了。只是經過昨夜一事,全軍士氣低落,還請諸位激勵各軍之士氣。」

」是「

」還是,廣派斥候,掌握宋軍動態,不要像今天一樣被人堵在營中。下次可不一定有宋使為我們解圍。「

「再興,步兵行軍不易,你就率兵襲擾宋軍糧道,切記莫要與宋人硬碰硬。」

「諸位,韓世忠是當世名將不假,但是爾等也是沙場宿將,這口氣難道我們就這麼咽下去?」

「還請諸位,精鍊麾下兒郎,待到時機成熟,也讓他們見識一番我齊人之威」

「好了,都下去吧。」

劉麟將武將安撫完之後,又將馮長寧和施宜生請了過來。

「馮侍郎,施先生。昨夜宋軍襲營,這和還要再議下去嗎?」

「殿下,是觀宋軍襲營,那羅汝輯並不知曉。想來也不是趙構與他的意思,想必是韓世忠那廝急於立功。既然我等與羅汝輯已經談妥若是貿然變卦,恐怕不利國事。「施宜生聞言連忙勸到。

這時馮長寧也摸了一把鬍子緩緩說道」殿下,和是一定要議的,而且越快越好!「

」哦,為何?」

「殿下,自我國定鼎之後,連年征戰。比如今年,年初一場大戰,好在結束的早,未曾錯過夏收。但此次南征卻是將歸德府的民夫徵調一空,如今已是冬至,秋糧還未曾入庫。若是再打下去,歸德府怕是要成人間煉獄了。」

民以食為天,若是沒了糧食,不管你是誰家天子大不了都是一反。

「朝廷可曾運糧與歸德府?以賑糧荒?」

馮長寧聞言點點頭「殿下,陛下命劉大人為京東路安撫使,主持維修小清河,成效甚大,如今京東一路糧食豐收,卻也能解歸德府之急。只是這卻不是長久之計……」

劉麟當然知道這個道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可是如今天下大亂,誰有會在意升鬥小民的辛苦呢?

「既是如此,議和之事還是要繼續的。那就勞煩二位了。」

馮長寧,施宜生對視一眼,兩人來時害怕劉麟年輕氣盛,因為昨夜之事,放棄議和。

勸諫的話準備了不少,卻沒想到劉麟如此好說話。

劉麟不好說話又能怎樣?民力維艱是一方面,齊軍的戰鬥力也是一方面,說到底還是可用之軍太少。若是有十萬如同先鋒軍一般的軍隊,那他還需要和談嗎?

「還是得擴軍啊……「劉麟感嘆道。

數十裏外,宋軍營裡,由於大軍初來,宋軍還未立大營,只有十數頂大帳供軍官休息。

」羅汝輯這個蠢貨……「一連串的咒罵從韓世忠嘴裏噴出。

自朝廷南渡之後,鮮有人如此折辱於他,沒想到今日卻讓羅汝輯這個匹夫在大軍前一頓羞辱。

楊存中也是面色陰沉,這點折辱算不得什麼,不像韓世忠,他與羅汝輯算的上的熟人。

這個人決算不上君子,今日之事雖為國事,但在羅汝輯的眼中怕已經成了針對他個人的事情了。

若是如此以後他與韓世忠怕是沒有安寧日子過了。

」正甫,當下進也不是,退也不是。你我該如何是好。「韓世忠發完脾氣,又詢問楊存中。

楊存中瞥了一眼韓世忠,襲營韓世忠的意思,他其實是不同意的,只是韓世忠信誓旦旦的說可有一舉擒殺劉麟,他才同意此舉。

沒想到卻得罪了羅汝輯。

」良臣兄,既然軍報已經發至臨安,那我們等著便是。「楊存中淡淡的說道。

韓世忠發現楊存中語氣破顯冷淡,思索一番說道」既是無法破敵,不如回撤到滁州?「

楊存中心中鬱悶,他剛率軍一天一夜跋涉百餘裡來到壽州,一事無成被人罵了個狗血淋頭,然後又屁顛屁顛的跑回滁州?

「一切都由良臣兄安排吧。」說罷楊存中便起身出帳而去。

此時的楊存中隻想趕緊回帳,給當朝樞密使秦檜書信一封讓他代己與羅汝輯多做解釋。

看著匆匆離去的楊存中,韓世忠知道此次解圍廬州已經不可能再有大的戰果了。

「來人,傳令。撤軍!」

一聲令下,大軍開拔。

此時的宋軍已經怨聲載道,彷彿昨夜是被人襲營一般。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