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北宋:從金國傀儡到齊太宗》第四十一章 合作
隨著新安驛外塵埃落定,翟家軍已經離開新安驛,隻留下滿地的瘡痍。

驛站內王林正湊到呆坐在地上的符有德耳邊竊竊私語。沒說幾句,只見符有德如同回神一般,緊緊拉住王林沉聲問道「此話當真?」

王林急忙甩開符有德有力的雙手,快速的說道「千真萬確,剛才蒯挺出門時對我說會在沿途留下標記,讓我等緊隨其後。」

符有德連忙站起身來,對王林說道「你速速去洛陽一來請求救兵,二來彙報朝廷。我率人跟上去,絕不能使大總管落在賊人手裏。」

說完便起身朝院內眾人喊道「誰還能動,跟我走。」說完便向驛站外跑去,他的身後也跟出來十幾個侍衛。

這時新安縣城門也打開了,原來是羅誘發現翟琮已經退卻,便打開了城門出來觀察。

符有德看著迎面而來的官員,也不客氣。沉聲說道「你可是新安縣令?形勢緊急,你速速備二十匹馬與我。敢有拖延唯你是問。」

若是在宋朝一個武將膽敢如此和文官講話勢必是性命難保了。可是如今形勢緊迫,羅誘也知道被挾持之人乃是當朝皇子,來不及計較,連忙讓人去縣內搜集馬匹。只是這新安縣縣小物薄,只有一些駑馬。符有德看著這些駑馬,心知比不上宋軍戰馬,只是如今也沒得選了。便率領十餘人騎馬向南追去。

河南境內的秦嶺不如關中秦嶺險峻,但是卻多了一份秀美。在山徑中有一支四百餘人的隊伍正在跋山涉水。這支隊伍正是前日在新安縣將劉麟劫持的翟家軍。

「劉大總管,今日是四月初五。聽聞爾父將要於今日舉行大典遷都汴京,如此盛事不能到場真是一件憾事啊。」說話的人正是翟琮,他已經恢復初見面時那副自信的模樣。此時的他正騎在一匹駿馬上,和身旁的劉麟攀談。

「能與翟使君同行才是人生一大樂事。不知翟使君想要邀我去何處呢?」劉麟笑吟吟的看著翟琮。

原來翟琮自從前日將劉麟劫持後便一路向南朝著襄陽逃去。大路他是不敢走的,畢竟這裏是洛陽。守將孟氏兄弟也是一方豪強,能征善戰。而且他劫持的還是劉麟更要小心翼翼。

經過這幾日的趕路,劉麟也漸漸從劉寶去世的陰影中恢復過來。雖然腦中還是會回想起穿越來這幾個月與劉寶的點點滴滴。但是那種一心求死的心思早已被他壓製住了,如今的他想要結束這亂世的使命感更加的強烈。

「青山綠水,與劉總管同行。我也很是暢快,這次相邀是想請劉總管去臨安做客。」翟琮笑眯眯的看著劉麟,就像看著一隻飛不出自己手心的鸚鵡一般。

聽到這話劉麟心中一松,如果是要將他押送到臨安那麼暫時他的生命安全就有了保障。想到這裏他的心情也是一松,看著眼前的美景輕聲吟誦道「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翟家也是宜陽大族,若不是金軍入寇。翟琮想必也是要讀書考取功名的,聽了劉麟吟出的句子,他頗為詫異,笑著看著劉麟說道「劉總管雅興不淺,文采更是出眾啊。」

聽著翟琮恭維自己的話,再想想自己作為囚徒的身份,劉麟自嘲一笑也沒有搭話,只是坐在馬上,任憑駿馬向南駛去。

翟琮看見劉麟談性不佳,便也不過多說話。也騎在馬上享受這難的的休閑時光。

卻不知在他們隊伍之後蒯挺正偷偷摸摸將一片布條系在路標的小樹上。

汴京城,皇城內,垂拱殿上。劉豫站在大殿之上,只見他頭戴十二旋青冠,手執天子之笏,身著大裘冕,衣領為黑羊羔皮。玉劍,大帶隨身配飾。

齊國遷都大典正在舉行,劉豫素來不喜禮製。況且他已經接到急報,知道長子劉麟被翟琮挾持。心中焦急萬分,只是他素有城府,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甚至劉麟被劫持之事也沒有告訴其他人。

劉豫看著大殿內的群臣,這些人也是身著朝服,肅立在兩側,冗長的儀式終於結束,劉豫率群臣前往宗廟昭告上天,祭祀祖宗。

劉豫示民以節儉,所以並未在大興土木新建宗廟,而是繼續利用原北宋的宗廟,只是將趙大,趙二等人的牌位牽製偏殿。

劉豫跪倒在宗廟內目視著祭台上供奉的祖先牌位。齊國建立後劉豫尊其祖父為毅文皇帝,廟號徽祖。其父為睿仁皇帝,廟號衍祖。

劉豫虔誠的向先人行禮,他雖然輕於禮數但是卻十分看重人倫,此時的也在為被翟琮挾持而去的劉麟擔憂不已。

劉豫祭祀完先祖後,便率領群臣千萬郊社祭祀天地。宋時皇帝在汴京城南祭祀天地,劉豫率領著眾臣皆由皇城內步行而出,踱步向城外走去。

皇城外的道路已黃土覆地,有宋一代皇帝出行從不驅散市民。在劉豫這裏也是一樣,諸多市民正伏在路邊靜候皇帝。

正當劉豫行至天壇之時,天色大變,天邊泛起黃沙,一時間竟吹的旗杆幾欲斷裂。

劉齊被就得國不正,在這種時候又出來這樣的天變。不只是跪在地上的百姓,就算是群臣也覺得是上天對劉齊的警示。

劉豫抬頭看著被大風吹的獵獵作響的大氅,又看看交頭接耳的群臣,心中冷笑連連。像劉豫這種人最不怕的天時變化,但是他也明白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對他和齊國的聲譽產生負面影響。

劉豫回頭示意內侍維持一下秩序,內侍會意大聲喊道「此乃祭天地之所在還請諸位臣民保持肅靜。」

劉豫行完禮後轉過身,看著群臣與百姓朗聲說道「自今更不肆赦,不用宦官,不度僧道,文武雜用,不限資格。凡民所輸之稅,一粒一錢,一絲一縷,更無妄用,盡還以為民。」

內侍令眾近侍將劉豫所言大聲向群臣及百姓傳達。

一時間眾人皆拜服在地山呼萬歲。

劉豫看著壇下眾人,再想起被挾持的長子,心中喜憂參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