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北宋:從金國傀儡到齊太宗》第六十五章 火器
劉麟跟著內侍向皇太后翟氏,劉豫不喜浮華繁瑣之禮,所以他的后宮也比宋徽宗在時更加簡樸。

后宮中皇太后翟氏正在和皇后錢氏交談。

翟氏本是農婦自劉豫高中進士後生活才有所改善,如今雖然貴為皇太后但是身上樸素之氣仍在,對於劉麟的到來她非常開心。

不等劉麟行跪拜禮,就招手讓他到跟前來。劉麟也不好推脫,在向錢氏行禮後就來到翟氏面前。

翟氏拉著劉麟的手絮絮叨叨說的都是離別思念之情,句句不離吃飽穿暖,語句中濃濃的舔犢之情是後世的劉麟完全沒有感受過的。

在這溫暖的絮叨中,劉麟感到心都要融化了。

劉麟也拉著翟氏的手安靜的一邊笑著一邊傾聽這個老婦人的話。

只是翟氏年紀大了,絮絮叨叨說來很久都是同樣的話。過不了多久她便有些乏了。

錢氏一看便說道「母后,您既然累了就讓元瑞回去吧。他離家日久想必也是想念妻妾了,還是讓他回去吧。」

錢氏這句話又點到翟氏的心頭事上,她拉著劉麟說道「麟兒,你成婚多年怎麼還沒個骨肉呢?一天不要老是打打殺殺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些事你父親不好講,我來講,若是你的妻妾不能生育那就繼續納妾,大丈夫在世,無後怎麼可以?」

劉麟被說的無言以對,又不好反駁。

錢氏畢竟是宮女出身,看得出劉麟的窘迫。連忙說道」好了,母親,元瑞自有主意。還是讓他回去吧。「

翟氏點點頭,算是結過此事。

劉麟向翟氏,錢氏施禮後離開后宮。

符有德護送著劉麟向著劉麟的府邸走去,劉麟仔細回想朝會上的情況,眾人表現各異,但絕對算不上眾志成城,如今外有強敵,內部不穩真算得上是內憂外患。

再想起后宮的翟氏,這種親情正是後世的劉麟最缺乏的東西,這一世好不容易可以補上,如此珍貴的東西劉麟萬分不想放棄,所以如今只能是加快他的大計,要不然過不了多久就落個家破國亡。

因為是在邊境城中,算是首善之區。劉麟也沒有刻意讓符有德清理街道上的百姓。

」大總管,可否聽我一言?可保劉氏百年江山!「

一聲大呼將劉麟從沉思中拉回現實。劉麟定睛一看是一個年約三旬的文士,攔在劉麟的車前。

劉麟完全不知道這文士便是那天目睹他懲治完顏昕秀的那名文士。

劉麟掌管集賢館對於各地各族持才求官的人見了多了,像這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把戲他見多了。

」有德,給些錢財,讓他去集賢館等著召見吧。「說完劉麟又讓馬車繼續行駛。

這文士一看又喊道」大總管,如今天下大亂。你不聽我之言便是取禍之道。你父子二人逃不過被桀於市之命。「

劉麟本就為了自己的大計著急,又聽到這人大言不慚的詛咒他,就算是泥菩薩也有幾分脾氣。

」有德,打他二十大板,再讓他走。「

後世的劉麟熟讀各種小說,這種故弄玄虛之人大都沒有什麼真材實料。所以劉麟也對他沒什麼好臉色。

這文士一聽,在看到符有德正氣勢洶洶的向他走來。也不敢再託大,連聲喊道」大總管,某世居四川,熟知川中地理人情。特來協助大總管成就霸業。大總管如此待人就不怕寒了天下有志之士的心嗎?「

這人一邊被壓倒在地上,一邊大聲喊道。

劉麟這才聽出此人的意思,是勸自己向四川用兵的。這正與他的戰略吻合。此時周圍圍觀的百姓也逐漸增多,劉麟不欲將此事弄得滿城風雨。

於是吩咐道」有德,算了。將這位先生扶起來,我們同去集賢館。「

符有德聞言將這文士從地上拉起來。讓他跟在隊伍後邊。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這人一邊跟著劉麟的隊伍行走,一邊嘀嘀咕咕。

不多時劉麟便來到集賢館的門外,這集賢館雖說是掛名在大總管府下,但是由於整個齊國朝廷都缺人,所以集賢館主事之人也堪堪是個七品書吏。

齊國雖然設立集賢館但是一般投靠齊國的流寇豪傑皆有部眾,大多是與樞密院交涉,只有一些沒有門路的文士才會在這裏碰運氣。

然而齊國又對文士不是很友好,所以導致這完全是個冷門衙門。

隨著劉麟的到來,主管書吏也急急忙忙的從館內跑出來」拜見大總管,大總管今日有何事蒞臨集賢館啊?「

這主管看年紀已經三十多歲了,還是個七品小官看起來在仕途上也沒什麼發展了。

」大膽,今日陛下已將大總管封為梁王。「符有德喝到。

其他衙門或許早就知道這事了,但是這書吏明顯是沒有人告訴他這事。被符有德唬的一愣,連忙說到」梁王贖罪,下官不知……「

」算了,這算什麼罪……「劉麟撇撇嘴,擺擺手讓他起來,繼續問道」我離開這幾日,有幾人來過集賢館?「

」這……回稟梁王殿下,共有文士六人,流寇二人「

這集賢館前有主屋,後邊是供人居住的院子。劉麟來到屋內,讓那文士坐下,書吏讓下人端來茶水。劉麟端起茶飲了一口,笑著對那文士說到」來講講看你的高見。「

那文士也不怯場,起身答道」梁王殿下啊,某姓王,名大節,乃是蜀中人士。殿下,如今齊國雖然看起來蒸蒸日上,但是其中的危機殿下想必也是清楚。「

」你如果還是這副說辭,就不是二十大板的事情了。「劉麟看著侃侃而談的王大節,放下手中茶杯淡笑道。

王大節一滯,傳言劉麟好大喜功,愛聽這些指點江山之語,怎麼今天唬不住他了?

「殿下,如今朝廷集重病攻江淮乃是一步爛棋,若是依我之見,還是速速拿下四川才是爭奪天下的頭等大事。」

「呵呵,四川坐擁天險如何能輕易拿下?就連金軍也在陳倉吃足了宋軍的苦頭。」劉麟曬笑道,這種只能提出問題,不能解決問題的人他見的多了。

「殿下有所不知,自張浚回返臨安。吳氏兄弟與那關師古已經勢如水火了。如今吳氏兄弟駐守鳳州,關師古駐守成,介二州。吳氏兄弟憑藉官職大於關師古,在軍資輸送上屢屢為難他,將帥不合是為兵家大忌。若是能夠離間他們,那麼無論是從成州入蜀,還是鳳州入蜀都能一舉蕩平四川,成就霸業。」王大節一看劉麟不上當,便拋出了他這自認為堪比隆中對的計策。

劉麟看著王大節,心中卻沒有多少喜悅。雖然他帶來了宋軍將帥不合的消息,但是如今看來有志之士都看得出拿下四川才是正途。

那麼金國那邊肯定也知道四川的重要性,那麼這就給劉麟想要單獨拿下四川製造不少的麻煩。

果然天下人,沒有一個傻子。逆勢而行,實在太難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