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北宋:從金國傀儡到齊太宗》第二十二章 到達
藍關道上,數千騎兵正在向著長安的方向疾馳。隊伍中的劉麟更是緊握韁繩,小心翼翼的控制著戰馬。穿越數月他已開始習慣了這一世的身體,不管是記憶還是技能他都能更加順利的運用。

劉麟身後緊跟著李世輔,董先,劉猊等人。接到劉鈺的急報已過去數日。劉麟心急如焚,自從脫離大隊以後除了必要的休整,這兩千餘騎不停的向前疾馳。

宋營中,王彥正在迎接周平回營。

這幾日仗著馬軍犀利,周平率領宋騎在長安城外馳騁。三月正是麥子拔桿的時節,馬蹄踩踏過後麥稈斷裂,今年長安的收成已經指望不上了。

周平乘馬進入大營,看到王彥正在迎接自己。便翻身下馬,將馬鞭拋給身後的侍衛,笑著向王彥抱拳道「將軍今日為何親自迎接我?」

王彥上前拉著周平,一同往營內走去。邊走邊說道「細作來報,劉麟已經率人從商州回程支援長安了。」

周平全不在意的對王彥說到「將軍,援軍又有何懼?傳言那劉麟也不過是個繡花枕頭,草包一個。他不來還罷,若是他敢來。連他一併宰了就是。」

王彥看著周平,心中苦笑。沒能憑藉銳氣一鼓作氣擊潰李諤,如今兩軍陷入對峙,對於宋軍來說已經位處不利了。如今敵方又有援軍,實在沒辦法的話就只能撤軍了。

「這幾日你率軍出營小心一些,細作探得劉麟已率馬軍日夜兼程趕來長安了,如果被纏住也不好過。」王彥覺得還是要提醒一下周平。

「將軍多慮了,如今長安以南的屯田已經讓我毀壞的所剩無幾了,本來還說這幾日就去渭北遊盪一圈,既然將軍交代了,我就小心一些。」周平還是那麼滿不在乎。

「你不可輕敵,前幾日董先剛降,必定卯足了勁要立功的。他可不好對付。」

「說到那廝就來氣,這次如果敢來,定將他斬於馬下,將他首級傳閱諸軍,以儆效尤。」周平對王彥大大咧咧的說道。

兩人邊說邊聊已經行至大帳前,王彥邀請周平進帳。周平笑著對王彥說到「將軍,還有要事嗎?如果沒事我先下去卸甲,今天著實有些疲乏了。」

看著憊懶的周平,王彥也是無可奈何。好在該說的話剛才已經說過了,就揮揮手讓他下去了。

王彥孤身走進大帳中,坐了下來。想起以前在太行山起兵抗金,那時候金戈鐵馬,氣吞山河。諸將在宗澤的麾下為國為民,抵禦外敵。如今卻指示手下毀壞良田,雖說能起到延緩齊軍進攻漢中的進程。但是百姓何辜?想到這裡,王彥的心中充滿了愧疚。

翌日長安城外,李諤,劉夔,劉鈺正在城外準備迎接劉麟。城外立著數十人,他們三個在最前邊互相寒暄。

這時遠處揚起陣陣塵土。之間正有數騎自管道向長安東門疾馳而來。等待這些騎士越來越近,劉鈺便發現最前邊的騎士正是劉麟。

瞬息間,這幾個騎士已經離人群數十步了。之間他們將馬速減慢,劉鈺回頭對李諤,劉夔說到「二位大人,是大總管來了。」二人聞言便走上前去迎接劉麟。

劉麟也早就發現了眾人,看到人群中出來三人,憑藉這一世的記憶,他認出了劉鈺和李諤,對於劉夔卻有些面生。劉麟翻身下馬,急行數步,在劉鈺等人還沒有向他行禮的時候他率先向劉鈺抱拳說到「數月不見叔父,叔父身體無恙否?

看著向自己行禮的劉麟,劉鈺心裡有些詫異。他雖然是劉豫的族弟,但是並不是很親。原來這劉麟不要說對自己了,就是對劉益,劉觀也不怎麼親近。而且他喜歡擺架子常以左丞相,行軍大總管自居。向來對人示威不示德。今天不知道是怎麼轉性了卻先向自己行禮。

不管他怎麼想,劉麟率先行禮的舉動落在他人眼中就有了其他的意味了。李諤首先反思自己以前對待劉鈺的態度是不是有些過分?而劉夔卻是心中暗喜,心想從今日劉麟主動向劉鈺問好的舉動來看,這劉鈺應該是頗得陛下歡心的。

這些念頭說起來長,卻只是在轉瞬之間。劉鈺趕緊將劉麟的雙手托住,對劉麟說到「多謝大總管關心,某無大礙。」

劉麟笑著看了一眼眾人說道「見過諸位大人。」

李諤,劉夔不敢託大。連忙向劉麟行禮。劉麟也笑著和他們打過招呼,然後向後將劉猊叫到前邊來「來元璋,見過叔父和二位大人。」

劉猊在後邊不情不願的走上前來,對著三人抱拳行禮。懶懶的向劉鈺說到「叔父好。「說罷也不向其他二人問候直接轉身回到身後和李世輔站在一起了。

看到劉猊的表現,劉鈺心想這才是這二位爺的本色演出吧。這時他用眼神瞟見李諤的神色不愉。剛要開口周旋一下,這時劉夔開口說到「大總管遠道而來,先進城吧。」說罷便邀請劉麟等人進城。劉麟也不推辭,回頭讓李世輔和李諤的人接觸安頓好將士,他自己率劉猊,馬定國,董先等人進城去了。

經略府中,眾人入座。堂上的氣氛遠不如城門外和諧。劉麟環顧四周,開口詢問道「李經略,還請你將戰況詳細道來。」

李諤聞言起身說到「回稟大總管,前日王彥率眾犯境。我率本部人馬與李忠部與南部寨外卻敵,王彥狡詐不等兩軍列陣便使馬軍急沖我陣,我軍略有傷亡。只是李忠不聽指揮,竟不追擊敵軍。使得對方全身而退,這幾日敵軍還是仗著馬軍犀利,在城外叫陣馳騁,我軍只能固守城池,等待大總管援軍到達。」說完他看向劉麟,發現劉麟的臉上並沒有什麼表情,手指在無意識的敲擊座椅的扶手。

李諤講完,劉麟全沒有做什麼反應,一時間堂內氣氛略顯沉重。等了一會,劉麟開口了,只見他端起茶杯。笑著對李諤說道「如此說來,一來敵軍過於狡詐,二來竟是有人不聽號令了?」

聽到劉麟反問自己,李諤不敢耽擱。連忙說道「正如大總管所言,如若李忠聽我軍令,我軍當不會如此被動。」

劉麟喝了一口茶,笑著問劉夔道「不知劉安撫使作何想法。」

坐在一旁看熱鬧的劉夔不知劉麟為何要問自己。他也知道這是一個難逢的好機會,略作思索便開口到「回稟大總管,王彥卻是狡詐,所攜部眾更是百戰精銳,我軍初戰判斷失誤以至小敗也是正常。至於李忠的事情,臣不在軍中。不知詳情,不便評價。」

「哦,叔父。事情屬實否?」劉麟又向劉鈺問道。

「回稟大總管,我……」劉鈺剛要說話,就被劉麟打斷。劉麟說到「叔父是長輩稱呼我表字即可。」

劉鈺一時竟不知如何應對,對於劉麟他是了解的。劉麟少時不喜讀書,喜俊馬美衣。在其父劉豫稱帝後更是跋扈非常。今日卻對自己禮遇有加,不知是真的轉性了,還是有什麼目的。劉鈺一邊思索,一邊向劉麟說到「元瑞,李經略乃是國之重臣。戰陣之事你可將李忠喚來細細詢問。」劉鈺並不想揪住李諤的小辮子,此時的宋軍還在城外,卻敵才是第一要務。而對於李忠,劉鈺還是頗為欣賞的,李忠曾忠義軍曹端的部曲,曹端被剿滅之時李忠率人自立。與王彥屢有交手,最後被王彥擊敗投降齊國。雖然被王彥擊敗卻並不能說明李忠就比王彥差,只是當時王彥已是南宋官軍,而李忠仍是義軍。投降齊國後李忠被任命為權陝西路兵馬鈴轄。曾數次與宋軍的交手不落下風,也算是一員驍將。所以他也不想因為這件事使得李忠蒙難,只是李諤的面子也不能不給,只能先拖一下再說了。

劉麟聞言點頭說道「叔父所言甚是,這件事先不說。如今城外之敵該如何應對啊。」劉麟又問眾人。

劉鈺看到眾人不說話,便起身向劉麟急切的說到「元瑞,我軍少馬。如今只能據城而守,只是當下的時節正是麥苗生長之時。如今城南莊稼已經被宋軍毀壞殆盡了。如讓他們突入城北,糧食絕收的話,京兆百姓該如何過冬啊。」

看著急切的劉鈺,劉麟也知道其中情況。於是向李諤說到「李經略,朝廷大軍隨後就到。我直率數千馬軍。不如讓世輔率馬軍先與宋軍周旋,盡量保存些元氣。等到大軍到來,在做調整吧。」

李諤不敢有什麼異議,連忙點頭稱是。劉麟便讓符有德去向李世輔傳令。

看到劉麟有所安排,劉鈺焦急的內心才有所緩解。

劉夔發現劉麟並沒有追究李諤的意思。便知道這事不能著急,於是對劉麟說道「大總管風塵僕僕,肯定已經疲勞了。如今緊迫之事已經安頓完畢,還是讓大總管略作休息吧。」

李諤和劉鈺也點頭稱是,便向劉麟告辭,準備離開。

劉麟便答應了下來,正在眾人離開的時候。劉麟突然說道「叔父稍等一下。」

聽到劉麟的招呼,劉鈺便停了下來向李諤和劉夔告罪,轉身走回廳內。李諤和劉夔兩人對視一眼,也分別離開。

等到眾人都走後,廳內只剩下劉麟,劉猊和劉鈺三人。這時劉麟開口了「叔父,自從你離開東京,來到京兆後。父親常常提起你,說你是劉家棟樑,在京兆數旬便已經做的井井有條。」

聽到劉麟的話,劉鈺趕忙起身說到「多謝陛下掛念。」

劉麟笑著擺手起身將劉鈺拉著坐了下來。對他說道「叔父不必如此,父親是陛下,也是您的兄長。我們一家人不用如此多禮的。」

看著眼前彬彬有禮的劉麟,劉鈺隻感到莫名其妙,他實在是想不到一個人短短數月竟然能有如此大的改變,不過終究是向好的方向發展了。

劉鈺看到劉麟的變化,坐下後心情十分愉悅。

自劉豫稱帝後,他雖然被劉豫委以重任。但是心中焦慮卻是與日俱增。劉氏得國可謂不正,化家為國速度太快,期間沒有積累到與帝位匹配的資源和德行。

劉豫雖然略有雄才,略有明主之象,但是作為長子的劉麟表現卻一直一般,更多的時候是給人一種暴戾,霸道的形象。劉豫曾數次向金人祈封劉麟為齊國太子,都以德行不配被金國阻攔了下來。

這一方面說明金國在提防劉齊,從另一方面來說,劉麟也卻是沒有做為儲君的能力。只是這次見面後劉麟卻沉穩許多,對於李諤,劉夔等人都可以以禮相待,對待自己更是優渥。劉鈺將劉麟的表現看在眼裡,心中卻想到我家麟兒果然是長大了。

於是劉鈺笑著對劉麟說到「我聽聞元瑞一舉收服商虢二州,並將董先迫降,心中甚是喜悅啊。」

劉麟看到劉鈺放鬆了下來,也笑著對劉鈺說到「此次安定商虢二州皆賴李成之功,董先也是仰慕陛下才投誠的。」

劉鈺看到劉麟也不居功,心中更是歡喜。

劉麟的能力他是知道的,率軍打擊流寇或許能贏,如果對上董先這種沙場宿將那絕對是有敗無勝的。之前劉豫命劉麟率李成進攻商州,劉鈺的內心是非常不滿意這樣的安排的,作為李成的上司。

對於李成的能力他非常清楚,若是李成自行攻打商州,董先比不能擋,怕就怕劉麟胡亂指揮。不曾想此次劉麟竟然將軍權盡賦予李成,事成之後也不居功。

「哈哈,元瑞不要謙虛了,此次若是李成前往,商州必下。只是董先卻不一定會降啊。」劉鈺對劉麟說到。

劉麟聞言心想,薑果然是老的辣。這一關節他到現在也沒有想到過。現在一想,為何董先在牧護關下全力以赴,在商州城外卻不戰而降?

「叔父高論啊,不想那董覺民相貌粗魯,心思卻如此細膩。」劉麟想起董先投降後給自己安排陸妙靜侍寢的事情,也覺得有些可笑。看起來一個莽丈夫卻要做針線活。

「叔父,前日之戰具體是如何敗的?今日局勢到底如何?」劉麟笑罷,向劉鈺問道。

「哎,元瑞。」劉鈺嘆了一口氣,緩緩說到「前日之敗,若說是宋軍太強,倒不如說是我軍太弱。這也與我朝軍製有關,李諤貴為經略安撫使卻無禁軍可用只能在戰時簽發鄉兵,李忠這個兵馬鈴轄更是如此。二人為軍權曾有些齷齪。此次宋軍來勢突然,兩人共同禦敵,其中齷齪可想而知。李忠兵力不足,李諤又想乘此機會將李忠拿下,哎。」

劉麟也收起臉上笑容,慢慢的問道「叔父,我聽今日劉夔好像也是話中有話?」

劉鈺抬頭看了一眼劉麟,思索片刻說到「劉夔也是重臣,也是一葉障目了。」

劉麟聞言是嘆一口氣,朝中大臣各有心思他是知道的。只是不曾想,宋軍都打到家門口了,這些人還要為了爭權奪利這樣的不擇手段。

「叔父,你常在京兆,如今你覺得此事該如何處置呢?」劉麟又向劉鈺問道。

劉鈺聽到劉麟的問話臉上也浮現出苦笑的神情,說到「我想如今只有先退敵再處理這些瑣事了。李諤乃是重臣,實在不行就只能委屈李忠了。」

劉麟不知可否又說道「叔父,今日我有些疲乏了,明日還請叔父帶我在長安城內遊覽一番。」

劉鈺聽出劉麟辭客的意思,也就起身離開了。

劉鈺剛離開,劉猊便迫不及待的對劉麟說到「大哥,我看這劉鈺也是個滑頭……」

「元璋,叫叔父。」劉麟冷冷的對劉猊說到。

「大哥,我看叔父……」劉猊楞了一下又開口了,只是還沒說完就被劉麟打斷了。

「元璋你也去休息吧,明日再來見我。」劉麟淡淡的對劉猊說到。

劉猊聽了這話也將要說的話按捺下去,起身離去了。

劉麟獨身一人坐在亭中,透過窗戶看著外邊已經開始發芽的槐樹,心裡思緒萬千。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