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北宋:從金國傀儡到齊太宗》第九十五章 審問
五月末的汴京,天氣炎熱無比。在汴京城內外突然支起許多徵兵棚子。

徵兵,雖然對於齊國上層來說是兵製的改變,但是對於中原百姓來說卻是習以為常的事情。

宋時禁軍就是從各地招募,或從廂兵、鄉兵中選拔。齊國建國後承金國軍製以簽發鄉兵為主,並未設置常備軍,所以此次募兵參與之人十分眾多。

劉麟帶著施宜生,王大節在城外一處徵兵處駐足,只見小小的棚子前已經圍了不少人。

棚子前支起一張桌子,桌前有書吏數人,用來登記應徵之人的信息,比量身高,在宋代身高是挑選軍士的最主要條件,齊國以武立國對身高要求更高,應徵兵員身高要五尺八寸(約180cm)以為上等,五尺五寸(約170cm)以上為合格;低於五尺五寸170cm的需要加試挽弓的力道:若低一二寸,令射八鬥力弓;低三寸,令射九鬥力弓。視力強弱要求:次出指二十步,掩一目試之,左右各五佔數為見物。對運動能力要求也非常高需要先閱走躍、上下馬。

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施宜生笑著對劉麟說道」殿下,民心可用啊。「

劉麟笑笑不說話,當兵在宋代可是一件高收入的事情,可以說一人蔘軍全家不愁,二來如今天下大亂,從軍雖然有些危險,但是機會是與危險並存,並且齊國以武立國若是能夠建功立業的話也是一件不錯的事。

」殿下,時候不早了我們繼續趕路吧。「王大節出言打斷了兩人。

原來今日是劉麟讓王大節帶他去流民營地看看既然打算將流民收為己用,那麼還是實地考察一下才能安心。

劉麟隨行人員中就有施宜生推薦的鬱臻,劉麟回過神來,點點頭說道」走吧。「

眾人乘馬向東北行出五十裡便來到一處流民聚集之所。

自金人佔據河東河北後,不斷有流民渡過黃河來到中原,但是齊國卻不敢接受,也沒有力量遣返。就只能讓流民在黃河南岸結寨而居。

劉麟遠遠的看著這出稱得上村子的營寨,心中思慮萬千,雖然村中茅草屋居多但是路上卻收拾的井井有條。

劉麟一行人人多勢眾,村內早有族老出來迎接眾人。簡陋的寨牆後邊眾多流民探頭探腦試圖一探究竟。

「不知貴人從何而來?」一名流民族老忐忑的迎著劉麟一行人而來。

「大膽,見到梁王還不跪下?」符有德喝到。

那族老一聽連忙跪在地上不住的磕頭,口中連稱「不知梁王駕到,未能遠迎,還請殿下恕罪。」

「行了,行了。老丈不要多禮。」劉麟在馬上應道。

這族老也算有些見識,聽了劉麟的話便起身,抬頭一看發現王大節也在人群中。

這時王大節說道「楊大叔,梁王殿下今日得空來村裏看看。」

「哦,哦。殿下請跟我來。」這族老回過神來,帶著劉麟一行人向著村內走去。寨牆後的流民一鬨而散。

「老丈,你們是何方人士?」劉麟便走便漫不經心的問道。

楊族老聽到劉麟的問話,不知該怎麼回答,便偷偷的回頭看王大節。原來王大節曾在村中遊歷也算熟人。

王大節看到楊族老回頭,便對他點點頭,示意他照實說來。

「回稟殿下,本村九十餘戶,四百口人大多是相州人士,為躲避兵災背井離鄉來到此處。」楊族老戰戰兢兢的說道,對於齊國對於流民的態度他略有耳聞,金人數次前來索要北人這樣的消息也經常從汴京傳到村裏。

「可曾與原住民發生衝突?」劉麟關切的問道。

楊族老聞言苦澀的說道」回稟殿下,我村來到此處時,良田荒蕪。但是近年來陸續有原住民回到鄉裡,常與我等爭搶田地。我等為僑民勢單力薄只能開墾河道荒地才勉強果腹。「

劉麟點點頭,這族老所說也算符合情況,如今中原兵禍漸平,原來在山中躲避戰亂的百姓都陸續從山上回到戶籍地。

隨著一行人越來越深入村子,村內的景象也浮現在眾人眼前。

村內房屋簡陋不堪,但是卻井井有條,各家屋門緊閉。

」老丈,可有官吏來此處查勘丁口?」楊族老將劉麟引至村內祠堂內,劉麟抬頭看了一眼祠堂,這也算村內最寬敞的建築了。

眾人落座後,楊族老說道「回稟殿下,自小民初來此處,便靜待父母官前來查勘,只是數年了,卻從未有人前來。」

劉麟與施宜生等人對視一眼,施宜生問道「老丈,村內四百餘口可能聚集?」

楊族老有些遲疑,不知如何作答,這時王大節說道」楊大叔,快去召集村民吧,既然殿下來了,那麼這昏天暗地的日子也該過去了。「

楊族老也算是人精了,聽了王大節的話心中一喜,連忙向劉麟行禮說道」殿下稍待片刻,我這就將村內之人召集起來。「

施宜生不滿的看了一眼王大節,王大節卻視而不見。

劉麟揮揮手,攔住楊族老問道」先不急,有些事情還是要問清楚。「

楊族老恭敬的站在屋內「老丈,剛才你說村內四百餘口。全是你楊氏之人嗎?」

「回稟殿下,十有七八是我楊氏族人,其他人這幾年也陸續與我族人結親,如今村內也算是一家人」

「老丈可曾想過回相州?」劉麟看著楊族老緩緩問道。

楊族老聞言連忙跪下喊道「還請殿下可憐我等,我等來此實屬無奈,好不容易才脫離虎口,請殿下可憐我等。」

劉麟沉默不語,過了片刻繼續問道「我聽聞河北地界抗金賊兵肆起,你們楊氏可與那些賊兵有聯繫?」

楊族老一聽,哭聲更大了「殿下,不敢啊殿下。我等不敢與上國為敵,只能遠走他鄉。還請殿下明鑒啊。」

劉麟似乎並不相信楊族老所言,只是冷冷的看著他。

王大節見狀連忙說道「楊大叔,既然你們遷居齊地,那就要為朝廷效力。如今天下大亂,陛下要實行屯田,組建新軍。你們楊家村願不願出一份力?」

楊族老聽了王大節的話,連忙應道「殿下,我等皆是良民,願為殿下效死。還請殿下給我等一條活路啊。」

劉麟心中暗嘆,他本就不擅長扮黑臉,如今又讓王大節透了底心中滿是無奈,看著跪在地上的楊族老說道「老丈,既然你與大節是故交,那麼我就直說了。過幾日我會安排吏員前來勘察戶口,然後將你等遷至河南府施行屯田,村內挑選精裝善弓馬者充入皇子府軍,可有接受嗎?」

屯田製對於普通農民來說是一件枷鎖,但是對於楊家村這樣的流民卻是最好的歸宿。

楊族老聞言,又是不斷磕頭「殿下菩薩心腸,殿下菩薩心腸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