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魂穿真武界,還好我有萬界法冠》第八十二章 武當山
「我懷疑這屠龍刀的出世,是元廷一手主導,意在削弱江湖實力,尤其是江湖各派都有暗中資助抗元,明教更是明著在抗元。

所以,我很懷疑,是否當初元廷解不開屠龍刀之密,便故意放出屠龍刀,一來引起江湖混戰,削弱各派勢力,二來若真有人解開屠龍刀的秘密,他們也可以憑藉大軍優勢,佔據這一秘密。

當年屠龍刀出世時,貴派也有參與,翠山兄更是與謝遜兄弟相稱,向來對此應該頗有了解,不知我這猜測是否正確?」

張翠山愣了一下,他確實從未往這方面想過,但聽金瀟這麼說,好像很有道理。

一旁哄好孩子的殷素素卻是介面道:「金兄弟說的在理,當年屠龍刀出世,鬧得沸沸揚揚,掀起一番腥風血雨,俞三哥也正是那時被元廷派人所害!

很難相信元廷不是早有預謀!」

幾人越想越覺得正是如此。

俞蓮舟狠聲道:「害三弟之人用的武功正好還是少林寺的武功,擺明了是要挑起武當與少林之戰!與金賢弟所說的正好對的上!」

金瀟見氣氛沉悶,便開口玩笑道:「那翠山兄與謝遜離開中原十年,倒還是一件好事了,讓元廷的計劃破產了!」

「說得也是,那我們夫妻以及無忌,這十年也不算白受苦了!」

「哈哈哈哈!」

幾人又閑聊了一會兒,金瀟便提出:「翠山兄攜妻、子歸來,路上想必少不了麻煩,不如我也隨你們一路前行,也能有個照應。」

張翠山有些遲疑:「這……恐怕會拖累金兄啊。」

金瀟笑道:「這有什麼拖累不拖累的,我本就是要去武當山,如今正好順路。

若是隻翠山兄一人,或者貴夫婦兩人,我卻也不擔心,只是有小無忌在,難免束手束腳,讓我如何放心得下?

再說了,若是你們路上出了什麼意外,張真人這大壽恐怕也辦不成了,我這豈不是白跑了。

還是讓我和你們同行吧!」

張翠山有些意動,但還是猶豫。

俞蓮舟卻是直接笑著應下:「好,那金賢弟就跟我們一起吧!」

張翠山見俞蓮舟答應,便不再多說,也是和殷素素一起對金瀟表示歡迎。

就連張無忌也一副很是鄭重的樣子對金瀟表示歡迎和感謝,小小的年紀,操著童音,卻一本正經的說話,倒是把眾人逗得直笑。

金瀟見確認下來一起同行,便提出先回去交代一下原本同行的鏢局。

幾人送至船艙外,金瀟就讓他們別送了,留下一句很快回了,便大步流星的趕回租的院子。

金瀟倒也沒有多說細節,只是說遇到朋友也是去武當山,準備和朋友同行,讓福雲鏢局按計劃前進,按時達到就行。

然後收拾好東西,便出門前往碼頭,與俞蓮舟等人匯合。

舟行數日,進入湖北境內。

日落,入夜。

富池口。

船停泊靠岸,準備過夜。

卻忽的聽見岸上馬嘶聲,向外一看,有兩騎馬正掉頭向鎮子奔去。

俞蓮舟擔心節外生枝,便給了船家三兩銀子,請船家連夜行舟。

船家雖然疲憊,但見有三兩銀子,自是大喜過望,顧不上身體疲憊,當即拔錨起航。

張無忌年幼,已經睡著。

幾個大人確實在船邊閑聊起來。

期間不免聊到張三豐。

俞蓮舟道:「我這次下山時,師父正閉關靜修。盼望咱們上山時,他老人家已經開關。」

殷素素道:「我爹爹昔年跟我說道,他一生所欽佩的人物只有兩位,一是明教陽教主,他已經逝世,此外便只是尊師張真人。

連少林派的『見聞智性』四大高僧,我爹爹也不怎麼佩服。張真人今年百歲高齡,修持之深,當世無有其匹。

現下還要閉關,是修練長生不老之術麽?」

俞蓮舟道:「不是,恩師是在精思武功。」

殷素素微微一驚,道:「他老人家武功早已深不可測,還鑽研甚麼?難道當世還能有人是他敵手?」

金瀟笑道:「倒也未必需要什麼敵手,鑽研武學本就是一件有趣之事。

張真人一代宗師,想必也是很能感受其中樂趣。」

俞蓮舟道:「樂趣是否我卻不知,不過恩師自九十五歲起,每年都閉關九個月。

他老人家言道,我武當派的武功,主要得自一部《九陽真經》。

可是恩師當年蒙覺遠祖師傳授真經之時,年紀太小,又全然不會武功,覺遠祖師也非有意傳授,只是任意說之,說些給他聽,因之本門武功總是尚有缺陷。

這《九陽真經》據覺遠祖師說是傳自達摩老祖,但恩師言道,他越是深思,越覺未必盡然。

一來真經中所說的秘奧與少林派武功大異,反而近於我中土道家武學;二來這《九陽真經》不是梵文,而是文字,夾寫在梵文的《楞伽經》的字畔行間。

想達摩老祖雖然妙悟禪理,武學淵深,但他自天竺西來,未必精通中土文字,筆錄這樣一部要緊的武經,又為什麼不另紙書寫,卻要寫在另一部經書的行間?」

張翠山點頭稱是,問道:「恩師猜想那是什麼緣由?」

俞蓮舟道:「恩師也猜想不出,他說或許這是少林寺後世的一位高僧所作,卻假託了達摩老祖的名頭。

恩師心想於《九陽真經》既所知不全,難道自己便創製不出?他每年閉關苦思,便是想自開一派武學,與世間所傳的各門武功全然不同。」

張翠山和殷素素聽了,都慨然讚歎。

金瀟回道:「我曾聽聞宋時有一名叫《九陰真經》的秘籍,乃是黃裳修萬壽道藏,觀無數道經所創,號稱天下第一,引得天下無數人搶奪。

後來更是在華山之巔論劍,決出天下五絕,是當時天下最強五人。

是謂: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其中又以中神通最強,奪得了《九陰真經》。

這《九陽真經》莫不是哪位高僧不服《九陰真經》之名聲所創?」

俞蓮舟搖頭道:「這我就不清楚了,恩師也沒有提過《九陰真經》之說,不知金賢弟是從何得知?」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