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贅漢》第11章 信諾
中軍帳距之並不算遠,復行半刻鐘,即能看到為兵士把守的營地。

徐庶瞥見王倫神情,觀之緊張,以為是因事忐忑,寬慰道:「伯魚不用擔心,主公今所來詢,乃是為汝同子龍將軍言談時,以汝見微知著,甚為欣賞!

此外,主公待人寬和,善於納諫,既來之,以之為長者便可!

帳內也無其他眾人,唯諸葛君同在,吾等剛論及兵行,再有念想昨日之議,主公遂來召也!」

「謝軍師相告!」

看向左前側身影,王倫深吸一口氣,忙側身微一禮。

踏入劉營,以他對徐老夫人捨身相救,加上之前他禮貌待之,展現不俗,徐庶算是除了趙雲外,第二個於他關懷有加,待如子侄者。含當下多言,也是解他憂慮,是以感激有加。

以徐庶所言,唯他自知,他非憂事,而是於人。

將要見到之人,不僅僅是後世裡,家喻戶曉的漢昭烈帝,竟然還有諸葛丞相!

原以為遇二者不易,然以事情發展之快,意外須臾,便是他再淡然早熟,亦難免色變之。

前者弘毅寬仁,以德服人,處於漢末亂世這個大背景,如同一道光,照亮了昏暗天地。陶謙臨終前,與眾人言「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足見之人格魅力。含今次荊州之禍,亦是成於德、敗於義。

後者文武雙全,人品學識俱佳,忠義仁厚,幾近完美,更為士之楷模,名流千古。以之事跡,如「三顧茅廬」、「七擒孟獲」、「空城計」、「先主託孤」……更有《隆中對》、《出師表》,後人莫不知之,追思之。往事越千年,亦嘆一聲「丞相」!

王倫於此二人,聞思亦然。

得入劉營,很大原因,更是由此,以為共同奮鬥之道友。

「軍師!」

帳外站立兵士,孔武有力,看到徐庶領著王倫到了,躬身抱拳間,聲音洪亮,身上甲衣發出整齊碰撞聲。

「嗯。」

徐庶淺應之。

王倫跟在身後,腰桿漸漸挺直。

尚未入帳,即聞一道笑聲起,此音很有謙和感染力,竟讓他的心神都放緩許多。

「孔明此法妙哉!能迅速為吾軍將糧草籌集。其外,孫將軍以程德謀、周公瑾共謀事,內中交流接洽,亦當迅速……」

聽到腳步聲,劉備話語戛然而止。

同面對跪坐的諸葛亮,目光一轉,待向徐庶頷首,兩人第一眼,各落在王倫身上。

少年如美玉,容貌秀麗,神采奕奕。行走之間,更添翩翩風度。即處於帳內,多顯淡定,略帶著幾分拘謹。

好一個俊美的少年郎!

當日初見,因血泥所染,未有細看,今又逢面,無不心生讚歎。

處於二人前方數丈外的王倫,餘光一掃,儘管好奇,但未有多看,忙一揖道:「王家子,見過左將軍!見過……諸葛君!」

劉備面帶慈和,竟是親自起身,向旁邊站立的徐庶望了眼,知之所告,來到王倫身邊,雙手扶起,笑道:「元直可是將吾等乳虎士尋來了!」

王倫心跳再有加快,無措間,困惑他何時被人取了個「乳虎士」外號!

就見劉備若敦厚長輩,拉著他的手,來到一側案處,向一側起身,器宇軒昂,豐神飄灑的諸葛亮道:「孔明許不詳知之事跡,昨日子龍又與吾道言那日驚險,荊人也有告之。

那日數千曹軍至於身後,危急萬分間,正是伯魚挺身而出,

救徐老夫人,及吾親眷而行。

奔行途中,伯魚可是手持長劍,以計連殺九人,後尋馬,衝出曹軍所圍,而遇子龍……

昔以孫文台,而為人喚為『江東猛虎』,伯魚可以為荊州乳虎乎?」

王倫腦中閃過一連串問號,他,何時這般厲害了?

但以面見之劉備,言之鑿鑿,他差點自己都信了!

這些思考,只是於腦海裡一閃而逝,他面上微有愧色,但以秋風蕭涼,臉蛋本有微紅中,很好的被掩飾過去。

實處於兵事內,誇大戰果人馬,也有助於激勵士氣。如眼下,曹操以大部來犯,人數不過二十萬眾,對外宣傳,竟也八十萬大軍。劉備不過一萬多人,但對外號稱三萬。至於其他事跡,亦是繁多。

徐庶於旁,卻無打斷,不斷頷首作應,似不見怪。

諸葛亮在聽聞後,望向側前方的王倫,閃過智慧鋒芒,向劉備一禮道:「亮恭賀主公,又得一勇士也!」

「善!且都坐下說話!」

為劉備牽手於一側,王倫亦是守禮,直等到劉備、徐庶、諸葛亮跪坐後,才堅持緩於下首跪坐,端是正經無比。

在劉備問詢間,他細思道之。

「吾聽子龍所言,伯魚於兵事內,憂有瘟疫之生?」

「回左將軍,正是如此。曹軍之眾,早半月初來,於外看去,並不明顯,但其部今已到將領,疾疫之生,必會擴大,終釀成大瘟疫。以敵之弱,而小戰力,是故左將軍只要同江東做好聯合,自我防範妥,盡量拖延,以曹操急切來戰,攻之薄弱,勝之不遠……」

依《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中所述,赤壁之戰,曹操人馬之多,匆急而行,後以燒船自退,一個重要誘因,正是瘟疫!

數百年後,《諸病源候論》成書,其中更有詳錄,荊州之地,秋冬之際,高發的血吸蟲病!

但以曹操下荊州不過月許,病患未做傳染,遂難做判斷。時間越久,不難打探,以此困,曹軍也將不得已先來戰。

王倫思路清晰,再做述之,聽者念及清晨之軍報,莫不慎重。

待其道完,劉備忽問起一個不相乾之話題。

「伯魚年弱,但以兵事知之,可是少有博學,不知可願於記室,而為掾吏,暫處置文書諸事?」

王倫聽聞,眉頭微皺,暗自思襯。

劉備如此,可是打算將他帶在身邊觀察培養,一事一論,算是入之眼了!

在他人看去,也是機緣。

前處位置,徐庶小幅度頷首,為他示意。另一邊,諸葛亮也是面帶笑意望過來。

面對此間機會,且使三人各有恍惚間,王倫起身,向劉備又深深一揖:「王氏子謝左將軍授職,然我與兩人有約,請於軍營效力!」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