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贅漢》第41章 權謀
看到凌統來了,身後還跟著另一陌生小將,身體尚顯酸乏的王倫,扶著木樁起身,忙道:「凌都……」

昨日尚是傷勢不振的凌統,今日一見,生龍活虎,讓他好不羨慕!

這也是因為凌統,張飛,趙雲之屬,對敵經驗豐富,遂常能避開要害,且於遠途行軍各有經驗。而王倫,不算長阪坡逃亡,今次之戰,也不過其初戰而已。

不等王倫將一個「尉」字道出,凌統就拉著王倫的手,向旁邊一青年英武小將介紹道:「子烈,吾為汝告之,此即是同吾一道殺曹,且是膽色無雙的王倫王伯魚!」

「伯魚,此乃吾友,廬江陳武陳子烈!」

原來是江表虎臣之一的陳武!

但從旁觀去,今已右遷至偏將軍的陳武,同凌統關係不錯。

而陳武其人,仁慈寬厚,樂於施捨,在江東很有聲望,孫權亦是信重無比。

看陳武風塵僕僕之模樣,當是從烏林率部,於後支援而來。

王倫駐足,為凌統攜手,速拜之:「見過陳將軍!」

陳武目中含笑,回禮道:「王君不必多禮,吾受至尊令,即來烏林支援。方知右都督同左將軍,已然破曹!今攜部,也是運送糧草而來啊!

方一見公績,公績便攜吾來見王君。

今見之,王君儀錶堂堂、果為勇士也!」

「至尊」乃是江東人,於孫權的獨有稱呼。即如劉營中人,單道劉備「主公」一樣。

論起勇武,陳武並不遜色凌統。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而勇將之間,且多惺惺相惜。

略加寒暄,王倫藉此又為凌統檢查了下傷勢,二人才一道離開,並未於帳內久留。今之當下,處於大軍之內,劉營和江東,雖為同盟,但各為其主,還是當有避嫌。

劉備上次親見周瑜,周瑜憂心孫權會懷疑,都拒絕了單獨面見,後還是劉備厚著臉皮,同坐大船,隨大眾才有同行。

若非王倫職位低,非是劉營核心人物,昨日危難間,數度相助,凌統也不會拉著摯友前來相見交談,足見之傾心。

天漸明亮,王倫也無困意,忍著四肢酸痛,剛踏出這矮小的營帳,正打算歸入趙雲帳下,即發現見過一面的劉封,迎面走來!

劉封仍穿著一身盔甲,今仔細看去,且比他還要高半個頭。體型之壯碩,內似含有無窮力量。

「王君身體可好些?」

為劉封一禮間,王倫回禮道:「公子關心,吾身體大有好轉。今援軍又至,吾等可是要撤離了?」

王倫抬頭看向已扶著傷員前行的兵士,旋即問道。

劉封一雙濃眉緩緩舒展,頷首道:「王君所言正是,在江東援軍到來後,主公已下令傷員和繳獲,先行撤離,大軍隨後。以華容道之氣候,便是昨夜一夜,已有不少人生了疾病。」

他隨之聊起了昨日戰事,蹙眉道:「聞王君深入曹軍之內,以殺曹操,封恨不得能與王君同行。惜與主公隨後,隻殺了些老弱殘兵,且是無趣!」

論到最後一句,劉封真情實露,不加掩飾,竟顯得有幾分憤憤不平。

劉備將之從步卒中召出同行,可見便是有了幼子劉嬋,於養子之疼愛,亦未有減少。

但性格決定命運,劉封若不做一些改變,於戰場上,當為勇將。於朝堂上,卻會為人所忌。

王倫憐惜劉封生平,即處於劉營,更不忍將來陣營中損失一員大將,但做輔助改之,

還需將來。時下,道言中,可不是非議尊者之時!

他主動錯開話題道:「公子於烏林而來,但不曉關將軍於沔水之戰如何了?」

一聽王倫說到關羽,劉封話語迅速變多了些,少年去了喪氣,鬥志昂揚,試問劉營之內,又有誰不對武力智慧超群的關羽,心生崇拜?

以相告王倫,關羽以火攻大破趙儼七軍,燒死萬人,成功阻敵。

劉封嗷嗷大叫,仿若置身其中。

二人隨之一道往趙雲帳拜見,另行輔助安排大軍後撤事。

……

距離烏林,千裡之外,合肥。

一場圍城之戰,正在展開。

城外攻城之部,一個大大的「孫」字,迎風飄揚。

江東之主,漢討虜將軍孫權,正騎在馬上,張望前方的合肥城。

孫權年二十有六,他身材高大,方頤大口,額頭寬闊,一雙雄眉,亦惹人注目。

於其馬匹落後,一名身穿重甲的將領,其人身長八尺,面如美玉,正做彙報。另後方,還有數名幕僚相隨。

「伯言,汝說說,吾等已攻多兩日,此城紋絲不動,取之還要多久?」

孫權右手舉起了馬鞭,一指前方的城池。

言辭雖說淡淡,但難掩急切。

在曹操從江陵來襲,趙儼七軍又從沔水,同往夏口而去,西面危急之時,孫權予周瑜,僅給予兩萬「偏師」,援助劉備。前日時,於夏口傳來的緊急軍報,知大戰即將爆發,才為陸口去信,以陳武率千眾支援。

至於孫權本人,借曹操後方空虛之間,同諸葛亮見面後,他便調兵遣將,早於五日前,號稱親率十萬江東精銳,來取合肥,張昭則北上進攻當塗。

於曹軍來勢洶洶,明眼人看去,江東該舉全力,助備抵曹,緣何兵分兩路而行,開闢東西兩處路線?

孫權是有著多種考量的。

一則於主觀上,選擇聯軍對曹戰事前,開闢東部戰線,可對夏口一線戰場上的曹軍,形成牽製,緩解聯軍壓力。於周瑜實際不過兩萬多的水師人馬,外加一些收攏的江夏雜兵,也是通過劉備探尋,知曉曹操內部疾疫生,戰力下降,另於周瑜能力之信任。

二則於根本上,卻是為江東根基考慮。江東之核心,乃屬揚州之地,其中合肥之北的壽春,則是揚州北方門戶。偷家曹操,欲取壽春,即必須拿下處於江淮水道核心的合肥!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若言劉備為「蟬」,曹操為「螳螂」,那他孫權,便是那隻黃雀!

此亦為孫權主持的第一次合肥之戰!

而正被問之人,正是吳郡人,少名陸議,今為孫權授定威校尉之陸遜。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