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贅漢》第17章 微名
關羽撫須,緩緩頷首,目有所思,直往中軍帳去。

半個時辰後,大帳內,為劉備所召,除了同江夏太守劉琦留守夏口的張飛、糜竺等將,其他於樊口的幕僚、將領,陸續到來,按位次入座。

關羽、徐庶居於前列,諸葛亮稍靠後些,與趙雲旁側,正小聲交談。

十一月之天氣,多有寒意。

寬大軍帳內,兵士燒有炭火取暖,卻難除去劉備冰寒的心情。

他居於上首,往下看去,這些帳內之人,多是從他為徐州牧後,一路跟來荊州的「老人」。可想起親信愛將關羽,數刻鐘前彙報的軍情,劉備面容更添了幾分凜冽。

「雲長,汝將烏林方向之軍情再以告之!」

「末將遵命!」

待關羽高大身軀站起,面向眾人,指著軍吏於側所持地圖,朗聲開始道言後,軍帳迅疾變得落針可聞。

「敵軍於江陵訓練舟師外,近數日內,大有往烏林派遣船隻,作探查之象。此外,於江陵而下,敵軍行陸路,另有軍寨設立,以斥候所探,並行押送往前線之糧草。」

帳內如徐庶、諸葛亮,簡雍,趙雲,陳到等人,皆為聰慧之屬。

憑關羽短短幾句話,即判斷出,到達江陵近一月的曹操,有出戰之心,做水陸配合來戰。形勢一下變得嚴峻無比,難怪在此情形下,關羽要親歸述議。

「除此之外,以抓到敵軍零落兵士,拷問得知,江陵之曹軍十幾萬人馬中,多有腹瀉患病者,故吾判斷,敵軍內部大生瘟疫……」

原來如此!

其他人,原本有些幽暗之眸子,迅速亮了不少。

這樣一來就能解釋通了!

曹操當是發現瘟疫爆發,以短時間所練水師,投入戰場,力求於大軍失去戰力間,西來圖謀,不得不戰之。

大帳內其他人,隱約憶起,兩旬前,趙雲於此所言,以提出看法的王氏子,可為之言中……

近十幾日內,左將軍劉備還特別下達了「禁生水令」,是於軍中發熱生疾疫者日少,否則,因天氣轉涼,常處於霧氣之內,生息之間,稍不注意,恐會念成曹軍之禍。

很多人轉頭,下意識看了眼趙雲。

但見趙雲正襟危坐,臉上亦在沉思著什麼。

劉備將眾人神態,收入眼裏,向道完的關羽,緩緩頷首,以之落座間,問詢道:「雲長所言之軍情如此,諸君以為吾等當下,當如何處之?」

數息時間內,徐庶已有決議,即於劉備話落,他起身道:「主公!

曹操營內出事,定不甘心於此等待,先鋒之部,從水陸兩路來探,顯然是想先行來取吾方夏口,進來從西往東,再來破樊口。

曹操不習水戰,是故行軍尚有單一。

但以孫子雲: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時是也。

此亦是吾等之機,不應再做待敵,當做聯合江東,藉此機,主動破操!」

徐庶看待問題,直觀又明確,其人所言,不覺讓劉備想起,那名叫王倫的少年,當日親口與之相告,保存人馬,加強與江東關係,擇機戰之。以今日曹軍有大舉來犯之象,加上其中內部所困,是危險,同以為機遇!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此中之論,也是那日見了王倫後,諸葛亮而做引述。

思及王倫,其即從徐庶處得曉,那少年已入營,時也練兵,可嘆一片赤膽忠心!

將來若是戰事畢,但能勝之,多做培養提拔!

劉備正做頷首,目視諸葛亮,他又道:「孔明可有建言?」

諸葛亮披著長袍,俊朗的臉上,看不出氣喜憂,起身道:「回主公!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元直方才所論外,但以戰勝,吾軍當吸取敵軍所為。但以水師同江東匯合破敵外,陸路之部,也當籌備,而做應敵。

時以兵事間,亮以為,舟師匯於夏口時,可使吾方所存騎兵部,往烏林一帶,而阻敵軍陸上之敵人,擾之混亂。」

諸葛亮之後,關羽再有道之。

他提及了方才所見王倫掌船之況,言及在樊口的水師,大有成型,可速往前線去,以配合本部於夏口的大部水師,做好對敵防備。為江東水師西進匯合,贏得時間。

帳下眾人軍議下,劉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多以認可,且於夜色間,討論同江東去信出兵一事。

性格上看,劉備除了寬厚仁義外,亦是禮賢下士,善於納諫,知人善任。

是故,軍事能力上,他或不如曹操,但於為人處世,個人魅力上,那是絲毫不弱之。更比曹操,而得民心!

「善!往周公瑾言事,便於今夜,吾親往之!元直、孔明,留守大營,憲和、子龍與吾隨行。這些時日,所訓之水師各部,暫由雲長統領,連夜而亡夏口,以備戰!」

劉備正色,以眾人議下,連下了數條命令。

聽聞主公劉備要親自去見周瑜,考慮到安全問題,徐庶、諸葛亮,簡雍,關羽等人,紛做勸言,但劉備搖了搖頭,他張開雙手,似要將天下擁入,面顯悲傷之色,道:「今大漢天下,處於危難之間,同江東之聯盟,共擊曹操,以定荊地,而安地方,事關重大。

便是戰士於前作戰,民眾協同運輸糧草,君等任勞任怨,各處其事,吾豈能止於帳內!

吾不在時,但有緊急軍情,由元直、孔明共論之!

雲長今夜而返夏口,不可大意,軍事諸事,也可與伯瑜共決斷!」

「唯!」

劉備在換了深衣後,即速踏上船隻,回望了眼背後,火光通明的營地,於趙雲、陳到護衛下,簡雍隨行,連夜往雋口,民間亦稱之為陸口而去。

樊口之地,水面上的新訓水師兵士,也在第一時間,得到了徵召往夏口的命令。

即於這深沉夜間,整個江夏,都籠罩在了將要爆發的大戰之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