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劍出鞘》第33章 葉上霜(一)
「仙子這邊走。」

下了浮野台,玉輪集鼎沸的人聲立刻湧入耳中。

前頭引路的楚家仙使燒了張清凈符籙,四下頓時安靜不少。

他回過頭,跟阿織比了個「請」姿,說:「楚家的宅邸就在前面了。」

阿織在遊仙台潛心修鍊了三天,今日一早,奚琴傳音過來,稱是已經與楚恪行商量好同去尋找溯荒的事了。

不過在此之前,楚恪行提議,他們這些同路人須見上一面。

楚家在玉輪集的地盤不少,阿織此刻去往的正是西南方向的民宅。

民宅灰牆玄門,簷角棲息著一尊銅獸,銅獸面目猙獰,不事張揚,反倒有些陰森低調。進了民宅,迎面一個偌大的花苑,阿織隔著婆娑的樹影望過去,正屋裡已經有幾個人在等著了。

這幾人裡,當中一人身形高大,身著一襲黑袍。他旁邊的一男一女應該是一對兄妹,長得像不說,兩人都穿著群青色道袍。另還有一人身著絳衫,背負一柄長劍,或許因為面頰過於消瘦,他兩側的嘴角微微下垂,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阿織的目光停留在他身上,這居然是個劍修。

屋中四人相談甚歡,似乎早已相識,見阿織進來,黑袍人的目光落在她身後的雲燈,有些不確定地問:「徽山薑家?」

阿織道:「是。」

「你是薑家人?」或許是見阿織不曾佩劍,那對道袍兄妹中的兄長頗是疑惑。

不等阿織回答,他掌心凝聚出一團靈力,直接往阿織眉心探去。

這是試探人境界深淺的法子。

阿織當即蹙了眉,沒等那靈力碰到自己,祭出玉尺,將他的靈力擋了回去。

道袍兄長自是不滿。

他方才的舉動的確冒犯,但他們是要同去尋找溯荒的,此行艱險,彼此之間若不能知根知底,談何精誠合作?這薑家女初來乍到,連試探都不讓,明擺著是不信任他們。

他修為高深,單看阿織祭出玉尺的動作,已然猜到她的境界,不禁冷言問:「你怎麼才淬魂?」

他人無禮在先,阿織也犯不著客氣,淡淡道:「修行淺,讓幾位見笑了。」

修行一途強者為尊,屋中四人除了兩個出竅期,另外兩人也到了淬魂大圓滿的境界,阿織這樣的態度,在另四人看來,未免有些不識相了。

「見笑不至於。」

穿著絳衫的劍修越眾而出,「徽山薑家麽,我知道,聽說令家主曾經在歸元山下聆聽過劍尊三個月的劍訓,是當今世間唯一一個得劍尊真傳的劍修。而今劍道沒落,世人都說,只有徽山修的劍道最為純正,為何——」

他一笑,目光輕蔑地落在阿織手中的玉尺,「為何徽山精挑細選出來的守山人,竟是連劍都不配拿,要改用玉尺了?「

他語氣中奚落的意思太明顯。

阿織抬眼看他:「怎麼,在閣下眼裡,靈器也要分三六九等嗎?」

「那倒沒有。」絳衫人道,「只是你我此行既然同路,彼此間交個底是應當的。就說當夜在『客說四方』,我們幾人也是相互試探過招數的。在下不才,修的也是劍道,不如就由在下來試足下三招,只要足下能扛過去,那我們就認你這個同伴!「

「伴」之一字說完,他身後的靈劍已然錚鳴出鞘。

與之同時,四周落下結界,另外三人早有準備,先一步撤去了界外,阿織的反應更快,結界落下的一刻,玉尺已經浮在她的身前。

絳衫人看了玉尺一眼,譏誚道:「足下執意用尺,那可要擋好了。」

話音落,劍身如遊蛇,在空中一個盤身,鋒芒如同獠牙襲來。

不怪他要用一個「擋」字。

尺雖與劍相似,但作為利器,無論是鋒銳程度還是威力,它都落了下成。之所以要尺代劍,是因為尺驅使起來,與劍的感覺最為相近,許多劍訣與劍招同樣可以運用在尺上,雖然威能大減。

若說尺有什麼比劍好的地方,它扁身、拙鈍,鋒銳不足但防護有餘,結合薑家的雲燈,雖然不足以與劍較量,擋是擋得下一兩式的。

阿織卻不曾收尺回防。

在「蛇牙」襲來之時,她喚訣拋出玉尺,尺身在空中一個倒轉,徑自插入「蛇喉」,乾脆利落地破了招。

絳衫人見她一眼勘破自己的劍路,並不著急,這第一式本就是試探,「靈蛇」在空中一瞬散化,三尺寒芒急轉,劍芒化為蛟龍,怒嘯之聲震懾八方。阿織見狀,仍祭玉尺於半空,雙手兩指併合,從靈台引出洶湧的靈氣,靈氣裹卷在尺身上,玉尺清嘯一聲,彷彿長出長長的凰尾,很快與蛟龍纏繞在一起,一時間難捨難分。

絳衫人暗自吃驚,要知道他是淬魂大圓滿的境界,眼前女子修為分明在他之下,竟能與他打個平手,難不成她能提前勘破自己的劍招?

如果說絳衫人此前還有所保留,一連被破了兩招,顏面上難免過不去。

他一心想要找回場子,心下一橫,忽然閉上眼,端起一手浮於胸前,四指兩兩相併,另一手虛空畫圓,口中念道:「靈芒如海,隨我心念,分流化形!」

阿織吃了一驚,心中暗暗道出兩個字:「分芒?」

劍修以劍訣入道,以劍訓修劍心。

世間劍訣大同小異,教的都是禦劍之術,而劍訓之所以特別,因為它不是什麼靈訣功法,而是前輩劍修所悟出的劍之大道,這就是徽山薑簧僅聆聽了劍尊三個月劍訓,就能在劍道上突飛猛進的原因。

阿織畢生只聽過兩個人的劍訓,一個是她的師父問山,一個是師兄葉夙。

至於那些五花八門的劍招法冊,阿織一個不曾學過,青荇山萬劍齊鳴的第一日,她帶著「祺」站在山巔,聽問山說:「世間劍法大成,任其變幻無窮,說到底只有四式。」

「今日,為師便教給你第一式,分芒。」

古有劍修馭劍,劍入清空散化為無數虛影,有些人會把這些劍影稱作劍的分芒,這其實是錯的。影光不能叫做芒,真正的劍芒,它就是靈劍的一部分,無論分出多少,它都是有實體的,可以被捕捉的。

問山道:「何為靈劍?劍身能夠承載修道人的靈氣,劍鋒可以賦予這些靈氣以鋒銳的,這才叫靈劍。分出去的劍芒是影嗎?不是,它是與劍本體幾乎一致的,靈氣形成芒刃。

「記住,劍為基,靈為本,鋒為魂,這就是分芒式的要訣。「

問山說完,青袍陡然一震,召來佩劍。阿織雖然看不清,如霧一般的視野裡,鋒利的劍光竟能入侵,分作無數銳芒,摧日折月一般朝四周斬去。

即使四周落了結界,即使問山隻用了一成功力,阿織也感受到了玄靈劍尊一式分芒劈山斷海之威。

是故區區一式分芒,阿織一直從淬魂苦練到出竅期。

眼前絳衫人的分芒既不正宗,威能也淺,但他畢竟動了殺招,阿織不敢敷衍應對,本欲召回玉尺,玉尺卻被靈劍纏住。

下一刻,絳衫人的靈氣通通落在劍身,靈劍錚錚三聲,分出三道靈芒。

靈芒盛放出熾白的光,直接朝阿織落去。阿織早有準備,第一計靈芒砸落她腳下,她已經飄身飛出,第一計靈芒從後方圍堵,在花苑中形成一道光牆,截斷了阿織的退路。

阿織心中微沉,今日初初不在,她無法讓無支祁喚水落陣,周圍尚有外人,她也不能引出魂力,靈芒一共三道,她哪怕能應對一時,這樣被圍追堵截,她又能撐多久呢?

為今之計,只能兵行險著了。

眼見著第三計靈芒襲來,阿織不避不躲,強行召回玉尺。

玉尺本來在與靈劍纏鬥,撤回的同時,竟把靈劍一塊兒帶了過來,眼見靈芒、玉尺、靈劍就要凌空撞在一起,絳衫人馭劍的動作不由一頓,阿織要的正是他這一刻分神。

既然劍能分芒,尺如何不行?

她端手心前,凌空畫圓,絳衫人反應極快,立刻猜出阿織要做什麼,靈劍急速朝玉尺飛去,要看就要截斷玉尺分芒。

就在這時,結界忽然被人撩開一角,靈劍沒撞在玉尺上,反倒撞在一柄非金非玉的摺扇上,連帶著飛向阿織的三計靈芒也被截下一計,跟隨飛回去的摺扇,一齊被來人箍於掌中。

靈芒掙了掙,沒能掙開奚琴掌心。

奚琴環目朝眾人看去,輕笑一聲:「這麼熱鬧?」

他和楚恪行是一塊兒到的,絳衫人看到他一人,自是不好再與阿織過招,很快撤了結界,阿織本就無意與他比拚,也把玉尺收了回來。

楚恪行左看一眼,右看一眼,明知故問道:「怎麼打起來了?」

絳衫人沒說話,另三人中,穿著道袍的兄長解釋道:「是這樣,儲兄醉心劍道,聽聞這位薑仙子來自徽山,徽山的老太君又得問山劍尊真傳,有心請教,不曾想薑仙子居然不喜用劍。「

奚琴聽了這話,不由地看阿織一眼。

阿織沒說什麼,不言不語地將玉尺收於腰間。

奚琴於是笑道:「是,倒是叫諸位失望了,我們非但沒承襲劍尊衣缽,境界也不高,諸位比也比過了,試也試好了,該知道我們修行淺,同行一路,還望諸位多擔待才是。

言罷,他掌心力道一松,那靈芒得了自由,很快飛回劍身,落入劍鞘中。

另四人聽奚琴一口一個「我們」,也反應過來了,心道:「難怪這薑氏女修為不高,卻能與我們同行,原來竟是琴公子為她討的名額。」

竟不知這一人是什麼關係。

楚恪行道:「今日我把諸位召集在此,除了彼此認個臉熟,還有個消息要告訴諸位。」他說著,狹長的眼中掠過一抹悅色,「我請來伴月海的那位凡人,已經同意破開靈葉禁製,為我們指明溯荒碎片所在了。今日,我就帶諸位去見他。」:,,.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