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侯府庶女隻想吃瓜》第42章 太子
袁夫人回了承恩公府將這件事情大肆渲染了一下:「哥哥你沒有見到樂昌郡主那個樣子,好像還瞧不上咱們家似的。

她以為她是誰,這樣子對我,我才說了幾句話,她就找借口,沒一會兒就把孫女領走了,我覺得這種人就不應該給臉子,非得給個教訓才能知道自己應該靠著誰。

就算是太子看中簡家,可是我覺得就他們家這種態度,是一定不能為太子辦事的。要不還是挑戶部右侍郎王家吧。

王家的付夫人可是也有個女兒,雖然年紀小了點,但是先定下來,等及笄了再嫁過來也是可以的啊,付夫人的態度可是比樂昌郡主好多了。

選這樣的人家,咱們也放心啊,要是選了簡家,萬一他們到時候不合作怎麼辦?那咱們不就是弄巧成拙了?」

承恩公年紀不小了,基本上是和樂昌郡主一個年齡的人,自然知道樂昌郡主的脾氣,她不喜歡的人,那是一定沒有好臉色的。

自己這個妹妹,雖然心是好的,但是說話做事有點太不小心了,在別人孫女的及笄禮上,當著他們家其他人的面說媒,將簡若宓和皇長孫扯上關係。

這事怎麼說都是損害了樂昌郡主孫女的名聲,女孩子家的名聲可是很重要的,這樣宣之於口,實在是不妥,別人自然不會答應。

這事已經搞成了這個樣子,樂昌郡主看樣子也是不滿意太子提出來的這個條件了,一個皇孫媳不夠,那太子側妃呢?

皇孫畢竟還要等好久,太子的長子也不是嫡出,只是一個侍妾的孩子,並不受寵,因為生了長子,才抬成了太子良娣。

這樣的人,即使將來太子登基,也不過就是封個四品的婕妤或者是三品的昭儀。

又因為太子妃已經有了孩子,為了不擋著嫡子的道,這個孩子最多也就是郡王,或許等太子妃的嫡子登基了,才會給他升為親王。

簡家已經有了一個郡王世子妃簡若宜了,未來是鐵定的郡王妃。這樣的條件自然是不夠的。

可是太子側妃就不一樣了,皇上眼看活不長久了,到時候太子登基,太子側妃怎麼也是正二品的妃位,甚至還有可能正一品的貴妃。

皇妃和王妃可是截然不同的,到時候簡若宓要是自己爭氣,能誕育一個兒子,那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會給簡家巨大的幫助。

至於戶部右侍郎王華榮王家,他倒是殷切的很,可惜太子沒挑中他家,王華榮出身不高,父親只是微末小官,家底也不厚,在京城這樣的地方,只有一處三進的宅子,連個花園都沒有。

王華榮憑藉著自身的圓滑才能升任戶部右侍郎,可是這樣的人,手裏掌握的權利不夠,和其他人家的關係網絡也不夠深,幫不上太子什麼忙。

可是簡家就不一樣了,簡和硯可是被皇上親口誇讚在戶部做的好的,本人更是精通算學、數字。他在戶部的權利可比王華榮大多了。簡和硯才是那個正經的戶部尚書第一候選人。

而宣平侯府財力雄厚,姻親眾多,橫跨宗室、世家、勛貴,甚至因為三代人皆中進士,在清流那邊也有一些名聲,這樣的人才能更好的輔佐太子登上至尊之位。

簡若宓本身的素質也比付夫人那個小女兒好多了,王家的小女兒姿色不過是中上,他夫人見過,一副恭順的樣子,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這樣的人怎麼配嫁進東宮呢?

而東宮,太子看著承恩公府報過來的事情,也並沒有意外,簡家是什麼樣的人家?皇長孫媳可打動不了樂昌郡主,就更別提打動簡和硯了。

要是能拿下簡家,一個側妃又如何,正巧他側妃位還空著一個,太子妃也跟他提過,側妃位不好空的太久了。

只怕是府裡的良媛、良娣們有了些小動作,太子妃嫌煩,還不如提議讓

她早點定下來比較好。

聽聞趙夫人這個小女兒貌若天仙,他倒是真的有些期待了。太子繼續讓承恩公府去辦這件事,只不過催促了要儘快,皇上要發落胡鴻羲,不可能拖到過年,估計就在這個月了。

而此時的宣平侯府,簡若宓的及笄禮已經結束了,趙夫人還是有些激動,要是能跟太子搭上線,那豈不是全家都榮耀了?

皇上去年病了一場,聽說到現在都沒有徹底好全呢,她的好些朋友都已經提前壓好寶了,只是簡和硯不讓她多摻和這些事情,一提起這件事就會引來一通說教,告誡她不要多事。

就在趙夫人激動的時候,樂昌郡主的萱寧堂中,簡和硯正在是和他母親說話。

樂昌郡主用茶蓋稍稍撇了一下茶沫,緩緩道:「今日袁夫人來此,說明太子看上咱家了,此事不得不防,皇上當初奪嫡,多麼兇險,他不會想要看到自己的兒子為此事弄的頭破血流的。

太子如此急切,想必是去年皇上那一場病的緣故,可是皇上終究沒有駕崩,太子就將手伸的這麼長,戶部是什麼地方,國家財政所在,掌管全國賦稅、田地、戶籍、疆土,他也敢碰?」

簡和硯點頭,他自然知道,皇上不可能允許太子插手戶部之事,甚至工部的事情,皇上已經發怒了。

最近朝堂之中,有不少人彈劾工部尚書——胡鴻羲,想必就是因為他為太子做了太多的事情,撈了太多的錢,皇上看不慣了。

吏部作為六部之首,向來十分重要,如今的吏部尚書是皇上一手栽培提拔上來的人,也是從皇上尚未登基之時就用的人,皇上是一定要將吏部僅僅的攥在手心裏的。

而六部之中排名第二的戶部,戶部尚書李海是皇上當初的老師程守元的親傳弟子,和皇上相當於師兄弟的關係,自然也十分得皇上的信任。

剩下的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前三個部門都沒有什麼豐厚的油水,工部的油水最為豐厚,但是就實權來說,其實工部還是排名最末的那個。畢竟就國家建設而言,已經近二十年都沒有什麼大工程了。

工部皇上尚且不容太子插手過多,何況是更為緊要的戶部呢?自然是更不可能了。

「孩兒知道,所以這趟渾水,咱家是絕對不能蹚的。若宓嫁給誰行,但是不能嫁給皇上的兒子們。」

其實就簡和硯內心來說,他並不認為太子能夠登上皇位,所以心裏覺得和皇子們接觸並不好。

原因在於皇上雖然年紀不小了,去年還病了一場,但是整個人的身體應該還算是健康。畢竟皇上早年間是靠著勇武被先皇封為了毅親王,能徒手殺死一頭熊。

後來也是因為手裏有兵,所以才能迅速在先皇病重的時候穩住局面,最後奪得皇位。

他隱晦的問過太醫院院首江子石,江老頭說是皇上的身體一直都很康健,去年那個病其實不算什麼的,好好養著,不說活到八十,活到七十還是很有可能的。

而且就看太后的長壽基因,如今都七十四了,還是吃嘛嘛香的。皇上也不會短壽的。

樂昌郡主很是欣慰簡和硯能夠如此清楚:「很好,看來你是明白的,從龍之功雖大,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命享的,要是押錯了寶,跟錯了人,那就不是登天梯,而是催命符了。」

本來這個話題可以就此結束了,但是樂昌郡主忽然想到了趙夫人今天的表現,還是提醒了一句:「你是個明白人,你夫人卻不見得是個明白的,我看她是做著成為皇后母親的夢呢。」

自己這個夫人,的確是有些糊塗,很是在乎名聲臉面,榮華富貴。月亮都有圓缺之分,人自然也有優缺點。

在平時,這其實只是個小缺點,但是碰上了這種大事,就不算小缺點了,看來還是得去提醒她一下,不要做出什麼

害了全家的事情才好。

「兒子多謝母親提點,這就去告誡趙氏一番。」簡和硯站起來行了一禮。

樂昌郡主擺了擺手,道:「也沒什麼事了,若宓的婚事你多操心些,要是能早點定下,就早點定下吧,省的夜長夢多。」

「是,那兒子告退。」

簡和硯出了萱寧堂就去了明心堂,趙夫人還沉浸在自己親手織就的美夢之中,就見簡和硯一臉冰霜的進來了,心裏也知道美夢估計是不成了,有些泄氣。

趙夫人還想最後爭取一下:「太子的長子,以後一個王妃跑不了的啊,侯爺怎麼也不為宓兒打算打算,這是多好的姻緣啊。」

簡和硯也知道,趙夫人其實是個小事精明,大事糊塗的人,面對內宅裡的事情還可以,但是若是牽扯到大局,自己這個夫人是很糊塗的,若是他只是隱晦的提醒她,想必她是聽不明白的。

於是簡和硯也就隻說了:「這事不成,奪嫡之爭一觸即發,宣平侯府絕對不能成為太子撈錢的工具,和太子以及諸位皇子有關係的一眾人,你都要少見。

若宓的婚事,最近趕緊看起來吧,倒也沒必要這麼早就將若宓嫁出去,但是一定得定下來,最後,不管你看上了哪家的人,都要先告訴我和母親,不能擅自做主。」

趙夫人真是有苦說不出啊,若是不見太子的人倒是還罷了,但是其他皇子的人都不讓見了,她的朋友圈豈不是沒剩幾個了?

而且憑什麼,憑什麼親女兒的婚事她做不得主呢?若宓而是她辛辛苦苦養大的,她是她的母親啊,連女兒的婚事都做不得主,算什麼母親!

趙夫人很是委屈,自然也就宣之於口了,簡和硯聽了之後只能扶額,罵道:「現在這是什麼時候,你要是不想要少見人,那就老老實實的待在家裏別出門了。

至於女兒的婚事,難道我和母親會害了若宓嗎?不讓他嫁到東宮是為她好,東宮那是什麼地方,皇長孫的名頭是好聽,可太子妃有親子,能輪的上他?

你趕緊趁著年節,好好的給若宓相看一個,門第也不用高了,人好就是,趕緊把若宓的婚事定下來。」被簡和硯罵了,趙夫人只能暫時歇了那心思。

至於簡若寧,她在簡若瀟這裏,想要搞懂胡鴻羲發生了什麼事,簡若瀟一時之間也判斷不出來,於是他將最近他聽到的朝堂上的消息一股腦的都說給簡若寧。

「皇上最近誇了翰林院一位文翰林,說他書講的不錯,說是讓他兼任上書房的講師給剩下的皇子皇女們上課。

十月的時候皇上誇了花祖父花泰和治理河道有功,花祖父要進京述職了。

皇上說工部的信息更新不及時,導致私人礦場頻發,上個月有一處礦場礦難,死了十數人,皇上為此大加叱責了工部的官員。

這個月初皇上罷免了禮部的一位叫湯俊彥的郎中。月中又罷免揚州一位守備胡鈞。」

簡若瀟可能不知道,但是簡若寧知道,胡鴻羲夫人的姓正是「湯」,至於那位胡鈞,想必也是胡家的親戚了。

而工部的礦難,說不定就是皇上想要罷免掉胡鴻羲的原因,不管是什麼礦,都是很重要的,礦難倒只是導火索,可信息更新不及時的話,說明還有好些礦都不在皇帝手裏,這怎麼能忍呢?

就在過年之前,承恩公夫人來了簡家,名義上是拜訪樂昌郡主,實際上是想要用太子側妃的身份換宣平侯府支持太子。

當然了,承恩公夫人的行事比袁夫人漂亮多了,她不僅是悄悄來的,而且面上並沒有多少倨傲。

語言很和氣,也並沒有直來直去,而是自然的提到了袁夫人有些唐突,然後又說太子正好有個側妃的位置空出來。最後還提到了,兩家人如果互為姻親的話,自然是要互相幫助的。



就暗示如果簡若宓嫁過去為太子側妃,太子會全力支持簡和硯成為戶部尚書。

趙夫人這個時候倒是滿糾結的,她是想讓女兒高嫁,但是沒想讓女兒做妾啊?雖然太子的妾室實際上不算妾室,算是內命婦,但是趙夫人搞不懂裏邊的區別,她只是不想女兒做妾。

而且趙夫人想起了太子的年紀,也並沒有比她小上多少,讓女兒嫁給太子?趙夫人有點接受不能。

皇妃自然是榮耀了,也更加有保證了,但是側妃以及太子的年齡讓趙夫人有些退縮。

不同於趙夫人的猶豫,樂昌郡主是直截了當的拒絕了承恩公夫人,等樂昌郡主拒絕了她之後,承恩公夫人面上也沒有什麼不開心的感覺,只是默默的告退了。

這個消息是簡若宓在學塾說的,要不然簡若寧都不知道承恩公夫人曾經來過。相較於袁夫人,簡若寧覺得這個承恩公夫人才更加的可怕。

畢竟會咬人的狗是不叫的,什麼事情都大大咧咧的擺在明面上的,反倒是不會讓人害怕。

可是像是承恩公夫人這樣的,什麼都藏在心裏,什麼都不會表現出來的,才是真的讓人害怕。

東宮,太子見簡家還是拒絕,再看了看承恩公府的信,心裏也有些氣憤,不過是一個侯府,兩次登門已經算是夠給他家臉面了。

側妃的位置都不行,他們這是待價而沽?

可惜,一次無所謂,兩次就不行了,既然宣平侯府這麼不想讓女兒嫁到東宮,他倒是要看看,簡若宓還能嫁給什麼人。

不想當側妃?那良娣如何啊?

太子隨手一揮,站在門外的小太監立刻就上前了,太子低聲吩咐了幾句。最後叮囑道:「事情要辦的利落些,別讓人看出什麼來。」

簡若寧這邊吃瓜系統卻突然之間發佈了一個任務:「吃瓜任務:找出太子想要做什麼?獎勵:一千兩。」

太子想要做什麼?太子想要宣平侯府成為他的錢袋子。

但是簡若寧總覺得應該該有更大的陰謀在裏邊。或者說是,這個任務讓她找的不是太子想的什麼,而是太子要怎麼做。

太子要怎麼做才能讓宣平侯府成為他的錢袋子呢?太子要通過什麼方式才能得償所願呢?他要耍什麼手段呢?

簡若寧想了好幾天,卻發現風平浪靜的,無論是京城中,還是侯府裡都沒有什麼消息。

年關將近,走親訪友也多了不少,既然簡和硯叫趙夫人多看看各家的子弟,給簡若宓找一個如意郎君,所以趙夫人開始帶著簡若宓參加宴會。

為了凸顯她是一個賢惠大度的主母,趙夫人把簡若寧和簡若容也帶上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