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侯府庶女隻想吃瓜》第5章 家塾
本就只有這一個兒子,還聰明俊秀,趙夫人自然疼的跟心肝一樣,也極為擔心他的身子。

之前她也不是沒這樣說過王清婉,不過這樣當著一眾弟弟妹妹們還有四位姨娘的面說是頭一遭。

想來是因為馬上就要春闈了,要是這個時候簡若泓再出現個什麼問題,那今年的春闈可就又麽有辦法去了。

簡若泓十幾年的苦讀為的不就是這一刻嗎?趙夫人自然是十分的緊張,況且相對於兒媳婦,還是兒子更重要些,趙夫人也就不顧及兒媳婦的體面了。

不過簡若泓聽著母親這樣說他的媳婦,也不是很痛快,當即開口解釋道:

「母親別著急,是我這陣子為了春闈,看書看的晚了一些,昨日夜裡又颳風,一時沒注意時間累著了。

清婉昨日還給我送了紅棗枸杞烏雞湯,也勸過了,是我執意苦讀,沒聽她的。」

聽了兒子的解釋趙夫人的臉色才變得好了一些,王清婉聽見丈夫維護自己,心裡舒坦了些。

其實王清婉早就知道婆婆對自己有怨言,怪自己成婚四載都沒有一子半女,甚至連個庶子女都沒有,所以對自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但是她心裡也委屈,她從娘家就帶了那麼幾個丫鬟,長得最好的那個兩年前就給了夫君做通房了,還沒介意他房裡原來那個大丫鬟,也做主提了通房。

就去年年末還從外邊找了個良妾抬了進來,算是正經的姨娘。

每日親自熬湯煎藥,他身上穿的手裡用的哪一樣不是她精挑細選,做媳婦做到這地步她覺得也算是夠了。

不過即使簡若泓說了這話,替她媳婦摘了出去,趙夫人還是對著王清婉囑咐了好幾句,說是簡若泓身體不好,她這個做媳婦的更要當心才是等等。瞧著王清婉低頭默默的聽著教訓,氣這才算是徹底消了。

而後的請安就是日常的流程了,趙夫人作為侯夫人還是簡家宗婦自然是什麼都得關心的,早上提點了一下簡若宜要加緊學規矩,以預備三月裡的選秀。

再然後就是疾聲厲色的對著底下的人說道:「泓哥兒馬上春闈了,宜姐兒也要預備著選秀,你們都警醒著些,管好自己的丫頭,別亂跑,要是叫我拿住了,可沒好果子吃。」

順便還提了一句簡若寧搬院子的事情,再過幾天二月初五是簡若寧的十歲生日,過完生日宴就得搬出雲英閣了,自然得提前預備著,將東西都收拾好才是。

「寧丫頭過幾天的生日,叫廚房給你擺桌席面,這兩天趕緊將東西收拾好,過了生日宴就搬出去,院子已經為你準備好了。」

「是,多謝母親。」簡若寧站起來答道。

請安完後就要去家塾念書了,簡家身為侯府,家中自然是有書塾的,最早請不來什麼好的先生,也不過是老秀才,老舉人。

不過自從祖父簡葉文中了探花之後,簡家也脫了粗魯的名聲,請來的先生就是進士了。

現如今的薑老先生就是侯爺寫了無數書信,還幫著將薑老先生的兒子從牢裡撈了出來,這才請來了他,就為了簡若泓的學業。

這位薑老先生早些年也中過進士,青年時也做過官,可惜為人所害被奪了官,後來雖然平反可惜也沒位置了。

他為討清凈,就在江南一代辦書塾,不過教了幾年就聲名鵲起,他也就繼續教著了,手底下出了不少舉子進士,等侯爺請他的時候在當地已然是名聲斐然,輕易不想來京城的。

只是獨子不爭氣,得罪了人,被人揪住了小辮子,下了獄,原也不是多大的事,只可惜那人死纏爛打,非要上京告狀,這事才鬧到了京城。

薑老先生為救兒子,才欠了個人情,來侯府教書,當然順便也來避禍。那家死纏爛打的就在江南,對輕判的這個結果

很不滿意,若是回去,只怕還有的鬧,還不如就在侯府,那家人怎麼也不會鬧到這裡來。

家塾在後頭月池旁邊的敬文齋,後頭就是家的家祠,這是為了家中子孫讀書,特地改在這裡的。不過簡若寧覺得讀書閑了的時候還能看看水,其實也挺不錯的。

薑老先生留著長長的鬍子,看上去形狀很完美,也很柔順,應該是時常打理的,稱得上是美髯公了。

看上去也不是一個嚴格的老師,反倒是鄰居家喜歡在院子裡侍弄花草、讀書看報的老爺爺,看起來比簡葉彥可和氣多了。

這位薑老先生上午講的自然是孔孟之道,儒學精義,這種課簡若寧最早聽的是暈暈乎乎的,但是硬著頭皮聽,然後再發揮原先她上課做筆記的方法,將薑老先生講的重點都記下來,過後再複習複習,也就明白了。

簡若寧前世能從一個小縣城考出去,除了天賦,主要靠的還是努力,沒道理這輩子就這麼算了。

她並不想做一個聾子或者瞎子,又或者就是呆在家裡隻做些繡花之類的活,然後等待著嫁出去,她要儘可能讓自己活得好一些,再好一些,這也是為什麼她會找門路去畫圖樣,為自己攢錢的原因。

即使女子不能科考,但是據她觀察,這個朝代還算寬鬆,沒有理學,也不像明清,女子不僅要裹腳,還不允許出門。

這個不知名的昭朝沒有那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說法,民風較為開放,這樣的話她肯定是知道的越多,錢越多越能過的好。

這也是趙夫人培養簡若宓並沒有只是教她管家理事、女紅針織,而是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樣樣都要會才對。

早上第一個時辰是薑老先生的課,後一個時辰便是一位文先生的課了。

一是因為薑老先生畢竟年紀大了,身子受不得累。二是因為他休息一會兒之後要單獨給簡若泓答疑解惑去。

簡若泓最年長,學的東西自然比其他人要深不少。有些課可以一起上,有些課還是得有針對性一點。

文先生現年四十六歲,也是進士,做過十來年的縣令,也做過知州,後來因為治水的時候腿被砸傷了,不良於行,只能辭官,做個教書先生。

又因宣平侯府待遇優厚,吃穿住行侯府全包,束脩也給的高,便沒選擇去書院而是來了侯府。

畢竟他出身農家,雖然有些積蓄,可上有七十歲老母,下有兒子女兒以及三歲親孫子,還有哥哥嫂子一家,早年為了供他讀書,也是晝夜做工,一大家子人呢,就指著他一個人養著,自然是哪裡束脩給的高去哪裡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