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豬肉王子竟是大明皇長孫?》第十章 簡在帝心
剛剛離開朱英的莊園,前一秒還平易近人隨和至極的朱元璋,下一秒就恢復了洪武大帝的氣勢。

「方才那小子說高麗會不戰而降,藍玉,你怎麼看?」

朱元璋緩緩問到。

「陛下,臣覺得他說的有道理,但咱遼東的邊軍還需要繼續調動嗎?」

藍玉一臉恭敬地回到。

「治大國如烹小鮮,豈能因一家之言而妄下定論?軍國大事又不是兒戲!」

「立即派人通知遼東的邊軍,要時刻關注高麗的一舉一動!」

「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即向我彙報!」

「誰若是延誤了軍機大事,朕便砍了誰的腦袋!」

朱元璋冷冷說道,旋即又轉身看向李善長。

藍玉則躬身領旨,當即退去。

「那小子竟有我大孫子陪葬時的另一半玉璧,善長,你怎麼看?」

李善長聞言確實一愣,這話可不敢亂說,思忖片刻,這才躬身回到:「上位,當初皇長孫喪禮上,您喝退了所有人,微臣並不在現場,此時來看,頗有蹊蹺,上位若是有心,大可滴血認親,實驗一番。」

此時朱標尚還健在,因此即便朱雄英死而復生,對大局也沒有什麼負面影響。

朱元璋當初喝退所有人,便是因為朱雄英並沒有死,但自己卻早已昭告天下,為了不引起沒必要的恐慌,這才喝退了所有人。

隨後將朱雄英放置在秦淮河畔,命人好生照顧,只是自己忙於政務,一直沒有聯繫,沒想到竟在這個節骨眼上遇見了。

朱元璋之所以不敢立即相認,是因為此時的朱雄英似乎完全不一樣了,而且那處莊園讓他覺得極其陌生。

朱元璋聞言,點了點頭,卻是冷聲到:「此事不要聲張,朕不希望再發生任何不測,也絕不可暴露我等身份。」

李善長恭敬點頭,心裏卻是忍不住哆嗦了一下,對朱英則是愈發佩服了。

這小子不知道自己是皇長孫,竟然能夠在朱元璋面前面不改色,談笑風生,實在是人中豪傑啊!

回到宮裏的朱元璋,得知太子朱標等了自己一整天了。

雖然朱元璋身為皇帝,身邊嬪妃無數,皇子也很多,但他心裏只有一個妻子,也只有一個兒子。

妻子自然就是從濠州城開始就一直跟著他的馬皇后,兒子自然就是太子朱標。

大明天下,若是還有誰隨時隨地無需通稟,便可見到他,那也就只有馬皇后跟太子朱標了。

「標兒,你等了咱一天了?有什麼事情嗎?」

朱元璋剛剛踏入禦書房,便看見了朱標正在埋頭批改奏摺。

「父皇!」

見朱元璋回來了,朱標當即起身行禮。

朱元璋擺了擺手,笑道:「這裏又沒外人,你我父子無需多禮。」

看見朱標的臉色有些蒼白,朱元璋不由得想起了朱英的話,雖然自己年歲已長,但看起來卻要比自己這個兒子身子骨硬朗的多。

莫非那小子說的都是真的?

「謝父皇!」

朱標起身,心裏雖然感覺到一股暖意,但仍舊一臉敬意的從桌上拿出一封奏摺。

「父皇,遼東發來奏報,說高麗已經派兵攻打鐵嶺一帶了。」

「高麗的統兵將領是出自平壤的李成桂,麾下兵馬約五萬。」

自從胡惟庸案後,大明就沒了丞相,所有的政務幾乎都壓在了朱標的肩上。

一些小事朱標可以自行決斷,但遇到了軍國大事,朱標仍然需要跟朱元璋商量著來。

今兒一早收到這封來自遼東的奏報,朱標豈敢怠慢,當即來尋朱元璋。

豈料朱元璋並不在皇宮,一大早就出去了。

因此朱標隻得一邊處理其他政務,一邊等著朱元璋回來。

「高麗已經發兵了?」

朱元璋從朱標手中接過奏報,看了看,不由愣了一下。

那小子說的竟然是真的!

這高麗竟然真的發兵了,而且自上而下,所有將領竟然真的都是出自西班。

為一個來自東班的還是個文官,頭銜是監軍,基本上就是空氣。

「標兒,此事你怎麼看?」

朱元璋不動聲色,放下奏報,緩緩問到。

「兒臣已命遼東邊軍共計十萬,與鴨綠江一帶集結,一旦高麗兵馬現身,立即迎戰!」

「除此之外,兒臣還給二弟、三弟以及四弟各自發了一封書信,命三人率兵北上,以作牽製,讓北元殘餘自顧不暇,無力支援高麗。」

朱標緩緩回到。

「可有挫折?」

朱元璋十分滿意的笑了笑,朱標的應對還算周全。

「回父皇,尚無挫折,只是如此大規模的調集軍隊,因此在遼東、陝西以及山西跟北平的糧草,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才能跟上,因此需要從湖廣一帶臨時調集糧草。」

朱標如實回到。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古代行軍打仗,糧草是重中之重,此番大明跟高麗開戰,自是要一舉擊敗高麗,而且還要牽製北元殘餘,可想而知,時間緊,任務重,需要的糧草自然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遼東地區便有十萬邊軍,加上秦王朱樉、晉王朱棢、燕王朱棣等人的軍隊調動,合計怕是已然超過三十萬大軍了。

這麼多人,還要算上運送糧草的民夫,需要消耗的物資自然不是小數目。

依靠當地太平倉儲存的物資,顯然是杯水車薪。

「命令遼東十萬邊軍繼續朝著鴨綠江集結,至於老二、老三跟老四幾人,暫且按兵不動。」

朱元璋想了想,旋即回到。

「等遼東的下一封奏報再做打算!」

「父皇,此舉是否欠妥?古語雲兵貴神速,若是讓幾個弟弟按兵不動,兒臣擔心到時候一旦出現差池,損失將十分慘重啊!」

朱元璋話音落地,朱標頓時就愣住了。

古代可沒有高鐵飛機,因此交通十分不便利。

即便是快馬加鞭,八百裡加急,遼東到金陵也好,到北方三省也罷,僅僅是通訊一個來回,那也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才行。

而戰場之上的局勢,則是瞬息萬變。

一旦出現差池,遼東十萬精兵,就會陷入高麗跟北元殘餘的合圍之中,極其不利。

因此朱標十分不解,老爹也算是馬背上打的天下,怎麼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呢?

wap.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