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朱元璋穿越崇禎》第70章 大謀無形
申湛然進來見眾人形容有異,經劉文炳告知後,方知所為何事。

他沉吟了一會,跪下奏道:「陛下,女真固然可恨,不過叛軍勢大,必不能驟然除去,加之年年混戰,將帥各自為戰,收服亦需時日。」

「還請陛下以大局為重,暫息雷霆之怒,待北方穩定後,再剪除女真未遲!」

申湛然說罷,又連連叩首,同時身體也微微顫抖。

因為他知此刻群情激憤,出言勸阻不僅容易遭到責罰,而且一旦此事傳開,也會受到士大夫的指責。

但他卻不能不站出來,不然朱元璋必然騎虎難下。

因為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民心,朱元璋身為一國之君,聽聞此事後,自不能置之不理,不然容易寒了眾人之心。

但是若果真揮師北上,不僅無法解救被女真奴役的百姓,還可能讓大明再次陷入困境。

所以身為朱元璋的近臣,他必須站出來為君分憂。

果然,朱元璋聽了他的話後,面色有所緩和,卻仍語帶不忿地道:「申卿,你的話雖在理,但女真如此凌辱咱的百姓,咱豈能坐視不理?」

申湛然聞言,提著的心才稍微放下來一些,沉聲奏道:「陛下,微臣也並非說女真手中的百姓。」

「只是攘外必先安內,現今戰火不斷,數以萬計的百姓流離失所,他們同樣是您的子民,也等著您去拯救,還請陛下三思。」

朱元璋聞言,沉默了一會,又看向蔣德璟道:「蔣卿,你覺得申卿的說法如何?」

蔣德璟沉吟一會,跪地奏道:「陛下,老臣覺得申大人所言在理,天下萬民皆陛下子民,原不分彼此,相信淪落在女真人手中的百姓,也能理解陛下的苦心......」

蔣德璟說罷,又好似無意地瞥了王守林一眼。

王守林雖是一個粗人,此刻聽了申、蔣之言,心中也明白過來,不禁暗罵自己糊塗。

其實他也並非不清楚當前的情況,只是每每想到張大勇的慘死,內心痛苦不已。

又加上這幾日見識了朱元璋的謀劃,有些盲目地認為,只要朱元璋肯出手,必能救回那些被女真人奴役的百姓,激憤之下才會提議北伐。

此刻見劉文炳、鞏永固等人也紛紛附議,他急忙跪地請罪,請朱元璋以大局為重。

朱元璋見狀,這才開口道:「好,既然眾卿都覺得應該先滅叛軍,再除女真,那咱就先放女真一馬。」

「不過眾卿都要牢牢記住,咱還有一百多萬百姓在被女真奴役,來日咱定要踏平女真,以洗此辱!」

眾人聞言,又都跪下,高呼陛下聖明。

朱元璋示意眾人起身後,又看向申湛然道:「申卿,你今日與李岩談的如何?」

申湛然見問,躬身道:「今日和談與以前兩日一樣,並無甚進展,不過談判中間,紅娘子卻意外出現,指責陛下陷害李岩,一度讓和談無法進行。」

「儘管李岩多番勸阻,紅娘子只是不依,後來還是李牟出來勸阻,紅娘子才忿忿離去。」

朱元璋沉默了一會,道:「申卿,你覺得紅娘子此舉是何用意?」

申湛然道:「依微臣愚見,紅娘子此舉既是在替李岩叫屈,同時也是在提醒陛下大戰將至!」

朱元璋點頭道:「不錯,這紅娘子確實是個女中豪傑,她此舉應也是在還咱放她之情,比那李岩倒是要強上幾分。」

申湛然愣了愣,道:「陛下聖明,不過微臣覺得李岩也是個人才,只可惜識人不明,明珠暗投,倒是有些可惜。」

這時,一旁的蔣德璟也開口道:「申大人此言不差,老臣以前聽人談及此人,確實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若是能勸降他,或許對平叛會大有幫助。」

朱元璋看了申湛然一眼,笑著對蔣德璟道:「蔣卿,此事不急,待日後再議。」

說罷,又看向申湛然道:「咱讓你擬旨,派吳襄出城之事,你可處理好了?」

申湛然點頭道:「微臣已經擬旨送到范大人處,想來內閣一會就會送來。只是微臣怕吳三桂不在軍營,未必能及時出兵,會壞了陛下的大事。」

朱元璋搖頭道:「這點你不用擔心,吳三桂既已出兵,他的關寧鐵騎必然已至,只是他愛惜羽翼,不肯輕用其鋒罷了。」

「若他知吳襄出城,就當知道咱已看出他的心思,到時他縱使不下死力,也必會率兵親至,博一個忠孝的名義。」

這時,劉文炳有些擔心地道:「陛下,縱使吳三桂率軍前來,我們和叛軍的實力也只是持平。」

「若是劉芳亮真的已經率眾前來,臣怕未必有勝算,陛下是否等大同、宣府的兵馬到了之後再戰?」

朱元璋聞言,看向申湛然道:「申卿,你這幾日都在彰義門下與李岩和談,對叛軍的情況想來比咱們都清楚,對此事如何看?」

申湛然沉吟道:「宣府、大同之兵乃是降兵,縱使前來也不能指望他們能力戰,隻可作為疑兵,給叛軍施加壓力。」

「至於劉芳亮的大軍,微臣以為他們明日應不會到達。因為從談判的情況來看,李岩並沒有任何話語權,只是虛應故事。」

「這說明李賊對宋獻策依然信任,而以宋獻策的術數來看,攻城之日應在二十五日,今日才二十一日,所以微臣覺得劉芳亮可能會在後日抵達。」

蔣德璟聞言,有些狐疑地看了申湛然一眼,沉聲道:「申大人,叛軍狡猾多端,加之吳三桂來援,縱使李賊信任宋獻策,恐怕也未必會擇日攻城!」

申湛然見蔣德璟面有不滿,先看了朱元璋一眼,見他微微點頭,才笑著道:「蔣大人說的在理,不過李賊迷信天命,短期內性格不會改變。」

「再加上劉芳亮既要在保定製造假象迷惑我們,又要保持戰力以便攻城,所以保定距離京城雖隻三百來裡,他恐也需三日才能到達。」

「而根據我們的消息,劉芳亮急攻保定才兩日,縱使他當天就調兵北上,最快也要到明晚才到。」

蔣德璟剛才出言反對,是怕申湛然誤導朱元璋,使之也沉迷天命邪說。

此刻見申湛然說的有理有據,讚許地點頭後,又對朱元璋道:「陛下,申大人之言,老臣也頗為贊同。」

「只是此戰不僅關係京城安危,更關係到我大明江山,還請陛下再等待些時日。」

「因為吳三桂既已來援,相信南京、武昌等地的援軍也已在來的路上,只要等他們到來,必可將叛軍擊潰。」

朱元璋聞言,知他雖是一片忠心,卻因不通軍事,未看清當前的局勢,當即搖頭道:「蔣卿,其實咱們的援兵已經到了。」

「因為根據李若璉的情報,山西等地突然出現多處起義,應就是活動在湖南、安徽等地的援兵。」

「但他們來而不報,除了京城被圍外,恐怕也是對此戰缺乏信心,加之今日吳三桂戰敗,對他們的影響應也不小。」

「所以若是咱們不抓緊時間,打一場翻身仗,一旦援軍的士氣受損,我們的處境會更加被動。」

蔣德璟沉思了一會,道:「陛下所言甚是,老臣不才,願出城去聯絡援軍。」

朱元璋笑了笑,道:「蔣卿,此事就不用你操心了,我之所以讓吳襄出城,除了逼迫吳三桂出戰外,也是逼他加快聯絡援軍的速度。」

「畢竟他在城外,又是久經沙場之人,比咱們的人更懂得藏兵之法,讓他去找效率會更高一些,咱們還是好好研究一下明日出戰之事吧。」

眾人見朱元璋說的在理,當即拋除己見,積極討論起首戰之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