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朱元璋穿越崇禎》第21章 沒有什麼是一頓廷杖解決不了的
「所以按你的說法,叛軍極有可能在丁未日的寅卯之時破城?」

劉文炳已經明白朱元璋的用意,又幫著申湛然說道。

申湛然偷瞥了一眼朱元璋,笑著道:「若以宋獻策的推論而言,應是此時最佳。」

「不過他卻忘了今年乃甲申年,流年重天乾,甲乃木之正氣,於李賊並不利。」

「而且若真要說吉利,從崇禎六年開始的瘟疫,在今春結束,又有什麼能比得上此事吉利!」

劉文炳這時也發現了朱元璋臉上的凝重之色,笑著道:「不錯,若說吉利,確實沒有比這更吉利的。可笑李賊竟如此懵懂,這也決定了他必會命隕於此。」

朱元璋聞言,笑道:「你們不用寬慰咱,咱從來就沒有將叛軍放在心上。」

「至於李賊玩的那套天命之術,咱也為他布好了局。其實咱之所以放了李牟,就是要將計就計,讓李賊相信咱中了他的計。」

「至於派吳孟明等人出城,除了迷惑李賊外,更主要的是利用他的迷信心理,給他......」

劉文炳等人聽完朱元璋的安排,心中都敬佩不已。

就連申湛然也不由地躬身站立,神情恭敬了不少。

朱元璋見狀,又就裏面的一些細節與他們展開討論。

由於叛軍圍城,朱元璋已經取消了朝會。

所以直到東方大白,他們才發現竟已商討了一夜。

由於還有些細節尚未完善,朱元璋便讓禦膳房做了些早點,準備吃過後再與他們繼續商量。

沒想到突然聽到一陣哭泣之聲從乾清宮外傳來,朱元璋便讓王承恩出去查看。

王承恩去了一會後,回來稟告說是國丈周奎與田弘遇等一幫皇親因無錢捐餉,又被李璡逼迫,故而在宮外哭泣,請朱元璋做主。

朱元璋聞言,腦中立時浮現出先前崇禎求餉的情景,臉色不由地沉了下來。

他本想出去訓斥周奎等人一番,出了心中的悶氣,不過想到手頭的事情並未處理完,為這些人浪費時間不值得。

便讓王承恩以擾亂宮城為由,將周奎等人重打二十廷杖了事。

並說若是他們挨打後還不肯離去,就繼續打,打到他們肯離去為止。

王承恩愣了愣,剛要領命出去,卻又被朱元璋叫住了。

劉文炳見狀,低聲請示道:「陛下,不如讓微臣出去勸勸他們。」

朱元璋搖了搖頭,道:「你出去恐會增長了他們的氣焰,到時會鬧得更凶。」

說罷,又對王承恩道:「魏德藻和王德化可曾離開?」

王承恩搖頭道:「奴婢剛才吩咐人去,想來此刻應還未離宮,要不奴婢將他們叫來?」

朱元璋擺了擺手,道:「不用了,你去看看李若璉在不在,若在的話,把他叫來。」

王承恩聞言,道:「奴婢剛才出去時,已經問過宮外的衛士,李大人一個時辰前剛剛又出去了,此刻並不在宮中。」

沒想到他話音才落下,就見到一個小太監匆匆走了進來,說李若璉求見。

朱元璋點了點頭,讓小太監把李若璉帶了進來。

李若璉一進來,就跪地請罪,道:「末將一時失察,讓皇親驚擾了聖駕,還請陛下恕罪。」

朱元璋見他兩眼通紅,風塵僕僕,知他應也是忙了一夜。

於是上前扶起他,道:「無妨,咱知道你辛苦,勿需自責。」

說罷,又頓了頓,道:「你昨日巡查時,是否發現有人與這些皇親勛貴見過面?」

李若璉想了想,道:「昨夜在魏大人進宮後,兵部給事中光時亨在戌時初刻倒是去見過成國公,至於國丈等人,並未與朝中大臣見面。」

朱元璋聞言,皺起眉頭道:「他們真沒有見過?」

李若璉搖了搖頭,道:「應該沒有,昨夜末將擔心叛軍會在內城作亂,特意讓錦衣衛留意看守皇親勛貴的府邸,國丈等人皆是緊閉門戶,並未出門,一直到寅時末刻,才有女婢......」

李若璉說著,突然停了下來。

朱元璋見狀,知他應是想到了一些事,又追問道:「可是女婢有什麼特別之處?」

李若璉想了想,道:「倒沒有十分特殊之處,只是剛才末將想起來,成國公的女婢好似也是那個時辰出去採買,他們或許有機會見面。」

朱元璋聞言,愣了愣,隨即想起昨日下午朝會時的情景,心中便已明白過來。

他隨即點了點頭,道:「這就對了,不然以那些皇親的心性,怎敢一大早到宮裏來哭鬧。」

說罷,他對王承恩道:「承恩,去,帶一批小太監,執行咱剛才的命令。」

王承恩恭敬地應了一聲,便走了出去,隨后宮外就傳來一陣劈裡啪啦的廷杖和哀叫聲。

不一會,王承恩就進來稟報,說眾皇親挨打後,已經離去,朱元璋這才繼續與劉文炳等人商議。

約莫過了一刻鐘,王承恩又接到小太監的稟告,說禦史王章、陳良謨,給事中光時亨、時敏等三十幾個人因責打皇親,強征軍餉等事在外請願。

朱元璋聞報,冷笑一聲,道:「你去給李若璉說一聲,讓他派人守在宮門口。」

「若是那些言官規規矩矩的請願,就由著他們跪著,若是有失禮之處,立刻廷杖二十。」

原來朱元璋通過崇禎的記憶,已知這群言官早已變質,以鼓吹風骨為名,行架空皇權之事,心中對他們十分反感。

再加上剛才猜到周奎等人前來,也是光時亨等人暗中煽動,便決定先罰跪,殺殺他們的銳氣。

王承恩恭敬地應了一聲,緩緩地退了出去。

倒是一旁的鞏永固有些擔心地道:「陛下,那些言官向來固執,而且素有人望。」

「特別是王章和陳良謨,還肩負守城重任,若是他們將此事鬧開,恐會影響京城防務......」

朱元璋看了鞏永固一眼,道:「無妨,這些言官此刻心思各異,也並非鐵板一塊,翻不起什麼浪。」

說罷,又與劉文炳討論起剛才的話題。

鞏永固見狀,也不敢多言,急忙參與到討論之中。

這時,從宮外傳來幾個中氣十足的請願聲,隨即便聽到錦衣衛的呵斥,接著又聽到啪啪的廷杖聲和哀叫聲。

不一會,王承恩匆匆跑進來稟告道:「陛下,不好了,光時亨大人因接連受刑,剛才才受了十廷杖就昏死過去了。」

朱元璋瞥了王承恩一眼,不滿地道:「昏死過去就用冷水將他潑醒,繼續執行廷杖!」

王承恩見朱元璋面有怒色,忙不迭地應了一聲,又快速退了出去。

而朱元璋則好似無事人一般,繼續與劉文炳等人討論。

當廷杖聲結束後,宮外也再次恢復了平靜。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朱元璋與申湛然等商量完一個細節,趁著休息的時間,又將王承恩叫來詢問宮外的情況。

當他得知尚有二十幾個禦史、給事中跪在宮外後,便緩緩起身,朝宮外走去。

他來到乾清宮外,見到台階下烏壓壓地跪著的禦史、給事中時,臉色不禁沉了下來。

特別是他見到光時亨等人臉上閃過驚慌之色,躲避著他的目光時,臉色更加陰沉。

不過這些人中也有些身懷傲骨的,像王章、陳良謨四五人就完全無視朱元璋的臉色,大義凜然地上奏,直言朱元璋執法殘暴,有失皇家風度等。

隨著王章等人開口,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一時間,好似數百上千隻蜜蜂圍著朱元璋旋轉,嗡嗡之聲讓人心煩意亂。

好在朱元璋並非崇禎,面對禦史的連番轟炸,他既不喝止,也不反駁,只是冷冷地看著他們。

朱元璋有別與崇禎的處理方式終於引起了禦史們的注意,慢慢停了下來,靜靜地看著他。

朱元璋見狀,依然沉默不語,只是默默地看著眾人。

一時間,現場陷入死寂。

「王章,你鎮守的阜成門是否一切就緒?」

「陳良謨,咱聽聞你善守,你可有守城方略?」

「光時亨,你可知各門軍械準備的如何?」

......

隨著朱元璋的突然發問,眾禦史、給事中皆身形微顫,倉促低下了頭,不敢與之對視。

朱元璋又冷冷地掃了眾人一眼,怒喝道:「咱徹夜未眠,一直在商討城防之事,可是你們看看,你們在做什麼?」

「不關心城防,也不去安撫百姓,竟在這反對捐餉,不捐餉難道讓兵士空著肚子守城,還是讓你們去打仗......」

隨著他一頓怒斥,王章、陳良謨似乎醒悟了過來,連連告罪。

朱元璋本想就此讓他們離去,不過見時敏、龔鼎孳等人隱露奸笑,便又讓李若璉當場將他們責打了三十廷杖。

處理完這事後,朱元璋本準備回去東暖閣,王承恩卻跟在他的身後,低聲告訴朱元璋昨晚王德化找過他。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