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朱元璋穿越崇禎》第27章 正一教張應京
「老道張應京恭祝陛下聖安!」

張應京見朱元璋發現了他,緩步走了過來,稽首問安。

朱元璋聞言,這才想起一月前周後見崇禎心思不寧,特意請了張應京進宮作法。

當時崇禎為了顯示自己的誠意,還曾出宮迎接張應京。

只是張應京的齋醮並沒有幫他扭轉戰局,反倒是在齋醮期間,叛軍又接連攻陷山西各地,威逼京城。

崇禎失望之下,便也不再理睬他。

倒是周後一直對張應京禮遇有加,幾次親臨齋壇,很是虔誠。

朱元璋理清記憶後,知張應京只是一般的江湖術士,並非如周顛那般身負神通,已生輕慢之心。

又因他剛才偷窺自己,而且舉止傲慢,並未將皇家威嚴放在心上,便板著臉冷聲喝道:「道長你不再宮中打醮,為國祈福,私自出宮所為何事?」

張應京好似並未察覺朱元璋的不滿,一邊捋著拂塵,一邊笑道:「老道本是在宮中打醮,只因昨日正午宮中龍威大盛,老道擔心天神驚了龍威,影響了我大明國運。」

「故將此事稟告了皇后娘娘,得娘娘恩準,老道才停了齋醮事宜,離宮暫避。」

他說罷,又一臉笑容地看著朱元璋,好似在確認什麼。

朱元璋聞言,心中一驚。

要知道他正是昨日正午從崇禎的身體裡醒來,而張應京也說正午時分宮內出現了龍威,這到底是巧合,還是說張應京真的覺察到了?

想到這,朱元璋收斂怒容,道:「依道長之見,宮中龍威大盛是好事還是壞事?」

張應京沉吟了一會,看向朱元璋道:「龍威大盛本是好事,只是如今京城被圍,好似金龍被縛,需得溫養龍性,待得龍氣穩固,解去枷鎖,才能龍騰四海,天下太平。」

朱元璋聞言,眼前頓時一亮,不禁朝前走了半步,道:「張真人可有去縛解枷之法?」

張應京又看了一眼朱元璋,沉聲道:「老道這裏倒是有一妙招,可令叛軍不戰自潰,就怕陛下不敢用!」

朱元璋盯著張應京的眼睛,道:「張真人有何妙法,不妨說出來參詳參詳。」

張應京見朱元璋雖在求法,卻神態自若,好似成竹在胸,並不像之前那般彷徨無助,亂投醫之態,心中也是一緊。

他定了定心神,道:「老道聽聞去歲京城中曾有瘟疫,現今雖已消除,卻仍有些病患。若是陛下將這些人帶出城,置於叛軍之中,相信不出數日,叛軍必不戰自潰。」

「叛軍一旦潰敗,勢必逃回陝西,到時也會將瘟疫一同帶去,如此一來,陝西的叛軍也會因此受損,定然守不住城池。」

「陛下到時只需派遣軍醫救治病患,這樣不僅可以輕鬆收回河山,更能博得愛民如子的美譽,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朱元璋聽著張應京的話,眉頭不由地皺了起來。

待張應京說完,他的眉頭中間已經凸起,好似一座小山丘。

而張應京在說話時也一直暗中觀察,見到朱元璋的變化,他也調整著自己的語速和音調。

待他吐出最後一個字後,立刻閉上了嘴,不再發一言。

一時間,兩人好似石雕一般,靜靜地站著。

只有兩人對視的眼神,讓人知道他們是活人。

「陛下若是擔心瘟疫難以控制,不妨先在叛軍四周的城池施藥,這樣就可將瘟疫控制在叛軍之中。」

兩人對視良久,張應京最終因抗不住朱元璋的眼神,主動開口補充。

「嗯,張真人的法子確實有可取之處,不過此事咱還要好好琢磨琢磨,煩請張真人跟咱回宮,以便咱隨時詢問。」

朱元璋收回目光,一臉平和地道。

朱元璋的語調雖然很平靜,但張應京仍然感受到了殺意,而且是一股很濃的殺意。

他相信,若非他是正一教的掌教,若非正一教眾真人仍是豪門貴族的座上客,若非他此刻提及的是化解京城安危的方案,此刻的他,可能已經是一具屍體。

不過他心中雖有擔心,但原本沉重的心卻輕鬆了不少。

他看著轉身離去的朱元璋,又笑道:「陛下,你最近是否經常覺得心悸乏力,遇事常有膽戰心驚之感?」

本已要離去的朱元璋聽到他的話,突然停了下來。

因為張應京的話,讓他想起初次醒來時的異常心悸和這兩日的疲勞感。

最開始他還以為是崇禎的身體太過羸弱,不過昨日他聽到王承恩的話後,就覺得事情並不尋常。

後來他還曾專門檢查過王承恩送上來的茶水,卻並未發現任何異狀。

好在這種不適在他的堅持下,已經逐漸好轉,加之他諸事繁雜,隻得先將此事放在一旁。

此刻聽到張應京的話,心中雖然吃驚,卻並未轉身,背對著張應京道:「張真人可有良策?」

「老道若是沒有看錯,陛下應是誤飲了使人乏力喪膽的茶水,並無性命之憂,只要以後不再飲用,應就無礙!」

張應京看著朱元璋的背影,不緊不慢地說道。

朱元璋依然背對著他道:「張真人有心,咱記下了!」

說罷,剛要邁步離去,卻又聽到張應京的聲音響起道:「若是陛下想要恢復得快些,老道倒也有一個方子,可在正午時見效。」

朱元璋聞言,緩緩轉身,看向張應京道:「張真人有何良方?」

張應京見朱元璋轉過身來,心中的重負終於放了下來。

原來張應京早在半年前就接到了入京的命令,只是他見叛軍四起,改朝換代只是時間問題。

他擔心正一教幫助大明會受到新朝的排斥,故而一直拖延不行。

只不過周後幾次邀請,再加上他在一次偶然的佔卜中發現,原本氣數已盡的大明出現了一絲生機。

特別是這絲生機中充滿了殺戮,讓他不得不重新考慮先前的決定。

恰逢此時北方大亂,天主、聞香等教都加大了在南方的傳法力度,張應京為了維持正一教的地位,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最終決定北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