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朱元璋穿越崇禎》第97章 李岩起殺心
申湛然見朱元璋面色不善,急忙收斂笑容,躬身稟告道:「陛下,南方的糧食已經運抵京城,現在倪尚書和李大人正在分運糧食,他們怕陛下著急,特讓微臣過來回稟。」

朱元璋心思還在龔鼎孳的奏章上,微微點頭後,道:「好,咱知道了!」

說罷,又將桌上的奏章遞給申湛然道:「申卿,這份奏章你可曾看過?」

申湛然恭敬地接過奏章掃了一眼,有些無奈地道:「此事范大人曾和微臣商議過,微臣當時也覺得這份奏章有些詭異,不過因戰局緊張,微臣無暇查詢其中詳情,所以並未反對。」

朱元璋聞言,看向申湛然道:「哦,你給咱說說,這份奏章有何詭異之處?」

申湛然躬身道:「臣聽聞龔鼎孳一向謹小慎微,雖也曾彈劾過周延儒、陳演、陳新甲等人,卻都是隨眾附和,並非首倡其事。」

「而今蔣尚書深得陛下信任,許琰等人更是陛下寄以厚望之人,以龔鼎孳的性格,實不該在此時發難。」

「故臣覺得他背後必有指使之人,其目的就是不想讓陛下安定民心,好讓戰亂延續,臣也是考慮此點,才沒有反對范大人的意見。」

朱元璋點頭道:「你說的雖在理,但你要知道許琰只是一個窮書生,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咱。」

「若按你們的方案處理,他極容易被架空,壯志難酬下必會失望退隱,若隻此一例,影響倒也不算大。」

「但咱相信絕不會只有這一例,到時賢達隱退,瓦釜雷鳴,所謂的安民屯軍就都成為一句空話了。」

申湛然聞言,沉默了一會,道:「陛下所言甚是,只是京城才剛安定,叛軍尚在山西虎視眈眈。」

「若是我們因為吳德義一人,讓官紳失望,微臣擔心收復失地會更加艱難。」

「至於陛下擔心此類事情頻發,微臣也考慮過,不過微臣覺得只要我們的實力增強,可逐漸轉變態度,當不至失盡人心,還請陛下三思!」

申湛然說罷,立刻俯首在地。

朱元璋見狀,心中不禁也有些猶豫。

其實他未嘗不知申湛然說的在理,但他卻更加擔心失去了天下貧寒士子的心。

因為他前世就為此發過愁,好在他當時已經統一天下,縱使有些文人不願當官,他也可以逼他們,甚至殺了他們,以此逼迫他們為朝廷效力。

但是現在卻不行,因為現今的大明已四分五裂,群雄並立,而他真正能做主的也就只有京城一隅。

若是他現在還不能籠絡住人心,仍想和稀泥,兩者兼得,最後只會落個人心盡失,國破家亡的下場。

因為要天下安定,就必須讓百姓有地種,有飯吃。

但現在的土地大都被官紳豪強佔據,他若不將這些土地拿回來分給百姓,百姓必然沒法生活,如此戰亂也不會停止。

但若他讓官紳交出土地,那些官紳肯定不願意,自也不會再支持他。

所以為今之計,他只能選擇寒士和百姓,因為只有這樣,天下才能安定。

否則,縱使他打敗李自成,仍會有第二個,第三個李自成冒出來。

想到這,他看向申湛然,沉聲道:「申卿,你之前曾想問咱的江山是否與士大夫共治,今天咱告訴你,咱的江山與寒士和百姓共治!」

跪在地上的申湛然聞言,身體不由地一陣顫抖,隨即略帶哽咽地道:「謝陛下指點,微臣明白了。」

朱元璋見狀,點了點頭,道:「你起來回話吧!」

申湛然恭敬地叩首後,才緩緩起身。

就在這時,蔣德璟和范景文臉色沉重地走進了東暖閣。

二人行禮後,又相互看了一眼,最後還是范景文開口道:「陛下,懷柔、密雲兩地也發生了一縣兩縣令之事,現在流言紛紛,還請陛下聖裁!」

朱元璋怒極而笑,高聲喝道:「好啊,蔣卿,咱記得你才委任了五個縣令,現在就鬧出了三個烏龍,對此你如何解釋?」

蔣德璟聞言,急忙跪下請罪道:「陛下,是臣疏忽,還請陛下賜罪!」

朱元璋冷笑道:「賜罪,賜你罪這些縣令就消失了嗎?」

「這些縣令先是棄縣而逃,後又不在你的限期內到任,現在一切都好了,卻跑出來搶官,你為何不治罪?」

范景文見朱元璋發怒,而蔣德璟又難以自辯,開口勸解道:「陛下,蔣大人......」

朱元璋抬手製止了範文景後,又看向蔣德璟,沉聲道:「蔣卿,吳德義之事你處理的如何了?」

蔣德璟見問,有些尷尬地道:「臣無能,此事尚未完全處理好。」

朱元璋又追問道:「那你準備如何處理?」

蔣德璟偷瞥了范景文一眼,低聲道:「臣本準備將吳德義調往其他縣衙,不過目前尚無空缺,所以還需再斟酌。」

朱元璋搖了搖頭,道:「蔣卿,你先前一直為人才發愁,現在你好不容易從國子監挑選出三十來人,而且咱也見過,都是些可造之才。」

「但到現在你才安排了五人上任,你又如何實現你當初的設想,如何讓百姓安定?」

蔣德璟聞言,又請罪道:「臣有罪,實在是因各縣關係錯綜複雜,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臣未免影響了大局,才不得不......」

「蔣卿,你多慮了,你身為吏部尚書,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吏治問題,至於其他,自有其他尚書去處理。」

「咱記得你之前說過,想要天下安定,首在穩定民心,此言咱猶在耳,你怎麼卻忘了?」

朱元璋不待蔣德璟說完,便高聲打斷了他的話。

隨即見蔣德璟身體微顫,想到他這些天沒日沒夜的巡查各縣,心中也有些不忍。

於是他壓下怒火,沉聲道:「蔣卿,咱知道你的苦心,但是若顧慮太多,事情就沒法辦了。」

「咱記得前些天鳴冤鼓響時,李成棟倒還殺了幾個人,可自他離去後,咱就再也沒有聽到殺人的消息了。」

「但是從吳孟明給咱的信息來看,不少官吏劣跡斑斑,已不是簡單的斬首可以贖其罪,但你卻仍委以官爵,這樣吏治又怎能清明?」

蔣德璟叩頭道:「臣明白,臣一定謹記陛下的教誨,儘快更新吏治!」

朱元璋見狀,溫和地道:「好,你儘管放手去做,咱會在背後支持你的。」

「至於戰局,你根本就不用擔心,現在各路援軍已逐漸趕來,咱們收服山西等地指日可待,在此威壓下,那些豪強劣紳必不敢妄動。」

「而且只要你的幹吏到位,釐清田地,咱立刻就會屯兵駐防,到時就更不用擔心了。」

蔣德璟聞言,原本的憂愁立時散去不少,連聲應和。

朱元璋讓他平身後,又問道:「咱說了這多,你說說你接下來的打算吧?」

蔣德璟沉思了一會,道:「陛下,臣準備依據各縣縣令以往的考評和百姓的評價,淘汰掉不合適的官吏。」

「若是口碑尚可,能力不佳的則降為副職,待其他地方有缺後,再酌情安排。」

朱元璋搖頭道:「以往的考評就不用看了,那都是些糊弄人的東西,毫無用處!」

「咱知道你這幾日走訪了不少地方,就以百姓的評價做為基礎吧,要是有人不服,又無證據的,你可讓戶部核查他的田產,若出入不大,且無大惡,讓他補足往年稅款後革職便了。」

「而那些素有惡名的,不管他背後有多大的勢力,宣佈罪名後當眾斬首,絕可姑息!」

「至於吳德義,根據吳孟明的信息,實在是罪不容赦,你給咱剝皮萱草,置於縣衙之側,以儆效尤!」

「咱回頭讓吳孟明調一隊錦衣衛給你,凡是敢反抗的,就地正法,你要記住,若要刷新吏治,不殺人是不行的......」

隨著朱元璋一連串的吩咐,蔣德璟眼中頻現精光,而范景文卻滿臉擔憂。

這時,吳孟明急匆匆地走進了東暖閣。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